(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81)
应景纹样产生于明代。明代宫人刘若愚在其著作《酌中志》中就有描述“自年前腊月二十四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元宵,内臣宫眷皆穿灯景补子、蟒衣”,“自正旦灯景……各有应景蟒纻;自清明……俱有应景蟒纱。”可以看出,除应景补子外还有应景面料的存在,经常搭配吉祥纹样在服装中使用。
《汉书》中写道: “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自上而下地普及与自我教化而形成的民俗是传统文化的根脉与载体,应景纹样中部分纹样为民间庆祝节日而选用的具象事物,如端午节中所用的“蜈蚣”、“蟾蜍”等。通过对应景纹样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应景纹样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构成规律、艺术风格、工艺技法和我国传统民俗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纹样,是明清时期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集中体现。应景纹样多应用于宫廷在岁时节日里穿着,有“灯笼”、“菊花”、“五毒”等具象图案。明代宫廷对岁令节日十分重视,有按照节日变换服饰纹样的习俗,在服装上的体现就是应景纹样的产生。通过对应景纹样的研究,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社会环境下各方面的状况。
应景纹样虽说只是明清时期众多纹样中的一种,却具有其它纹样无法代替的寓意及审美效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景纹样的应用越来越丰富,不仅意味着统治者对岁时节日越发重视,还代表着封建王朝对于当时市井文化的包容与鼓励,有着与民同乐的重要意义,是明清时期宫廷人民精神状态、节俗文化和审美趋势的集中体现。
明代统治者视衣冠之制为文明、正统的象征,作为政治手段对其尤为重视,开国之初便重新规定衣冠之制以表现身份等级的差异。明代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借鉴了以往的冠服制度,将进贤冠改为梁冠,并创立了“补子”,以所绣图案的不同来区别官阶,赋予其特定的政治与礼仪内涵。
衣冠典制规定了帝后及文武百官的专属服饰颜色、纹样和形制,宫廷服饰时令花式规定了年节、冬至等节日中应景纹样织绣的运用,有的附属在龙纹、柿蒂、膝襕等主体纹样中,有的在补子或主花之外以暗花表现。
正月初一又叫元日,当天有簪梅花的风俗,以清代的累丝镶宝梅枝金鬓簪为例,青丝间可见岁令时节之物,这便是时节有序的应景服饰文化在饰物中的体现,表达了“顺应天时,祈福纳祥”的寓意。
在数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岁时节日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与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节日文化。延续至明代,岁时节日结合当时最优秀的刺绣技艺与纹样,形成了富含节日文化气息的应景纹样。此纹样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受到一系列影响因素而出现的产物,寄托着宫人们对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的向往之情。
从周代开始,人们逐渐有了“节日”这一概念,这源于古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渴求在精神上寻求依靠和寄托。直至汉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岁令节日活动的形成提供了环境和物质条件。从这一时期开始,年节、元宵、端午、七夕、重阳五个重大节日基本定型,之后的朝代在此基础上发展,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节俗体系。
明代服饰文化追求的是一种上接天缘、下接地气的美感,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民间,在明初多提倡廉政、廉明,这一时期,应景纹样的题材大多线条粗、图案大,更多的是突出主题,尽量贴近生活,在内容上多秉承“顺应天时,祈福纳祥”的寓意。
物化后代表吉祥寓意的应景纹样通过静物的形式在服装中展现出来,从图案的选择上可以看到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神话、历史、习俗等方面,如在明代的刺绣月兔七夕应景方补中,就可以看到七夕应景人物图案。
在明清时期服装中,纹样随岁时节日更替而变换,主题也各不相同。例如,在明代,民间元宵节举办灯会时间甚至长达十天,人们出门点彩灯、猜灯谜、吃元宵等。至清代,灯会时间虽有减少但活动规模却更大。宫廷里庆祝元宵节的最直观的体现即应景纹样的使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看重。
以明朝刺绣龙纹灯笼纹圆补为例,在应景纹样与吉祥纹样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一般下以应景纹样为主,吉祥纹样为辅。此纹样以元宵节中典型代表灯笼为主题,以应景灯笼纹样为主纹样,辅之以龙纹、祥云、莲花等吉祥纹样,而此种纹样的搭配组合使纹样更加生动立体,有静有动,显得更加喜庆热闹,有民间祥和的氛围。龙纹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寓意祥瑞,也是权利的象征,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古时有“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的诗句,可见祥云作为吉祥纹样从很早就有使用,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莲花作为佛教代表图案之一,在服饰中应用广泛,象征“纯洁”同时也寓意吉祥。这些有着积极寓意的纹样往往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与向往。
应景纹样多以人物、动物、植物、自然气象等形式呈现在服饰上,在织造面料时直接织出来,或在面料本身基础上进行刺绣,不需要采用额外技艺。在出土的文物中,应景袍料和补子中有织锦、暗花缎等面料,运用了妆花、织金、缂丝等织造手法。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明后期直至清代,应景纹样的绣法越发多样复杂,刺绣越发精致。
清代服饰在服饰纹样上多承袭明代,并在明代服饰图案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增减,从而达到汉族和满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在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合,丰富了我国服饰文化的内容。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服饰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在不断地丰富和改进,服饰文化不仅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优秀的手工技艺,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信仰。
应景纹样作为明清时期宫廷服饰中的特殊纹样,其织造工艺、纹样选择、纹样构成、颜色搭配都使其具备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随着明代官营丝绸织造的发展,中央织染机构和地方织染机构这两大系统皆服务于明代宫廷,用于制造宫廷内外服饰以及文武官员封赏等。织造技艺的加强使服饰中的华丽图案得以更好地呈现。
应景纹样的图案多选自节日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事物,运用象征法将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的素材进行联想绘制,以纹样的形式呈现在服装、饰物、用品上,最为常见的是应景纹样在补子中的应用。例如中秋节所穿服饰中“兔”的形象,即取自民间传说,以月中玉兔、月宫等具象事物直接绘制。从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十八世纪贵族藏服中可以看到“月宫”的形象,绘有玉兔在门前悠然自得,周遭祥云围绕的云中月宫的景象。此纹样脱离了平日严肃正统的代表身份地位的传统补子纹样,而是以庆祝节日为目的绘制出了吉祥又生动的纹样,传达出一种与民同乐的思想,此种和谐美观的纹样选择都使得补子更加具有观赏性与趣味性。
在纹样构成方面,明代应景服饰多采用应景纹样与其它纹样相搭配的组合形式,例如重阳节使用菊花纹样搭配宗教类纹样出现,冬至采用绵羊太子纹样搭配器物纹样等。这种纹样的构成使画面不再单一无趣,在寓意上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表达了宫廷贵族对于岁令节日的美好祝愿。从颜色搭配来看,明代应景服饰多选用明度高、色彩鲜明的颜色,红、黄二色作为底色较多,看起来浓重壮丽。而清代颜色虽也多彩但在底色选择上多见湖蓝、紫色。
应景纹样作为自明代开始延续至今的传统纹样,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直至今日依旧具有研究价值,这些纹样的图案构成极大地丰富了纹样类型。灯笼纹、五毒纹、秋千纹等作为美好生活的映照,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节日文化的喜爱与期许。研究应景纹样有利于民俗的保护,进一步了解其产生的必要性、研究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可以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更多借鉴与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