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作品中的目光
——以诗歌和山水画为例

2021-11-12 23:07
戏剧之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老叟沈周目光

(云南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一、目光或深或浅,均是心灵力量的展现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曾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其意大概是: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可见,观察一个人是否正直敦厚,观察他的目光是很重要的,透过目光能看出此人的善恶与美丑。

近几年的流行音乐中也常听到“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这是歌手林俊杰在《醉赤壁》中所唱,歌词内容虽简单,却也透出“通过眼神与目光可以判断一个人”之意。

实然,如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自人类睁开双眼,便有了目光。我们的目光或喜悦,或惊疑,或愤怒,或迷惑,都透露出我们内心的种种情绪与思索。

诚然现代美容术可以改变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或者说是目光。无论你是位高权重的大官,还是名满天下的文人,或者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你的目光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所以再口若悬河、天花乱坠的人,你只要看着他的眼睛,观察其眼神,就能洞若观火。

2013 年的畅销书列表上,柴静的《看见》大火,此书可以说是她个人的成长告白书,自她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后,她报道了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柴静对国家新闻有所关注和思考,她才会将目光投射到这些国家大事上;她的内心有人民的喜怒哀乐、幸福疾苦,她才会将目光聚焦在民生上;她的心中有着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关怀,她才会有沉重、包容、镇定的目光。因此可以说,人的目光,是人头脑意识的反映,是人内心情绪的展示,是人心灵力量的呈现。

不仅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如此,艺术作品中人物的目光更是如此。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也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作品由艺术家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审美兴趣、人生感悟而创作出来,虽各不相同,却都来源于生活,由于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往往艺术作品的矛盾会更冲突,精神力量会更集中,会更高于生活。因此艺术作品中的“目光”往往更充满了深情与哲思,包含着来自心灵的巨大的力量。

二、现代诗歌中的目光——一眼望不尽的深情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它用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同时打破了旧体诗格律形式的束缚。现代诗歌大体上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因此抒情诗中的目光往往包含着一眼望不尽的深情。

例如卞之琳家喻户晓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学者把此诗视为一首意蕴深厚、道理艰深的哲理诗,笔者却认为若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细细品析这首诗,亦不失为一首深情款款的言情诗。那如诗如画的场景,那绵长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别出心裁的主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们大可以把诗中的“你”想象成一名女子,看风景的人是一位爱慕这位女子的男子(反之亦可)。也许是阳春三月的江南,一位身段窈窕的妙龄女子嘴角含笑,正站在小拱桥上观赏着河两岸的风景。风景具体如何我们无法从诗中获悉,或许是早春烟雨朦胧图,或许是河岸集市热闹图,或许是庙会上香祈祷图,但想来是极美的,不然怎能吸引这女子注视的目光呢?桥上风景已是充满梦幻的美感,有了青春女子注视的目光,更为这幅“靓女桥上观景图”增添了几分灵气,有了淡淡的意境。

而这一幅图,落在楼上看风景的男子的眼里,更是吸引了男子的目光。这本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四方的少年郎,途经此处,觉得江南烟雨美不胜收,登高远望,却不想看到一位情窦初开、二八年华的多情女,霎时间,看风景的他眼中再无其他风景,爱慕的目光中只容得下她一人!一个耽于景色,目光含春,殊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一腔深情、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目中意羞言谁知?真是应了那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可在人生这条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虽萍水相逢却郎才女貌的场景?又有多少这样的虽一见钟情却痴心不悔的目光?

也许男子并不知道,桥上的女子起初是在看风景,却在一瞥中早已发现这个对自己充满了爱慕的目光的少年郎,于是不动声色地将余光投去。这样一个玉树临风、俊逸非凡的少年郎,哪个妙龄怀春的女子不动心呢?于是她心中的情湖涟漪荡漾。女子毕竟较男子早熟些,平静下来后,知道这样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目光是转瞬即逝的,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于是心中又恢复了平静,依然是淡淡地看着周边的风景。此时,男子的目光或许已经撤去,或许依然一往情深。谁又知道呢?

诗歌中的目光有的含蓄委婉,有的大胆直露,但无论哪种都包含了投去目光者最真、最纯、最深的情。

三、山水画中的目光——俯仰天地的哲思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主要以山川自然景色为绘画主体,画中也时常伴有文士、老农、渔父等形象。他们或是站在山中小亭中,深深目光投向山巅;或是依傍在树下,静静目光望向田野;或是泛舟于江上,悠悠目光徘徊在天地间。但无论哪种形象,他们的目光都充满着深思与探寻,似要将天地看透。

这种俯仰天地的绘画效果,不单单与画家创作时的构思与布局有关,更多的是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技法及其背后的中国人的独特空间意识有关。中国画不注重刻画具体物象,而倾向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似”,其要素不在机械地写实,而在创造意象,借助笔墨的飞舞挥写胸中的逸气,就像元代画家倪瓒所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这和求形似的西洋画是截然不同的。它的精神着重点在于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黏滞于个体形象的刻画。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画图。物体形象宛然在目,似真似幻,完全溶解在笔墨点线的互流交错之中。

正是在这样的空间意识支撑下,画家在创作时往往不受视域的限制,采用移动的视点,同时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再把在各个不同立足点上看到的画面拼接组成一个全新的画面。因此,当我们欣赏山水画时,乍一看感觉画中人在看山,再一看他仿佛又在看水,细细看他仿佛在看画中的整个天地。

例如,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的沈周就曾画过一幅《庐山高图》。图中所画景色为庐山五老峰美景,画中层峦叠嶂,高耸的山峰层层叠叠,山石突兀,直入云霄。山中云雾缭绕,起伏飘渺,幻梦幻真。山上草木丰茂,树木生长得郁郁葱葱,山顶、山腰一片绿荫丛丛。山谷间有清溪山瀑从崖壁中飞溅而出,水流击石,仿佛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水流顺势而下汇于峡谷潭水之中,一老叟正昂首挺立于溪前。初初一看,老叟仿佛在欣赏清溪之灵动,定睛一看,老叟的目光实则并无聚焦之处,他是在看这雄浑壮观的高山,浮沙般缭绕的云雾,直挂于山中的千尺瀑布,更是在俯仰宇宙,神游太虚,天地万物皆在这似真似幻的目光中。

这幅画是沈周在四十一岁那年为祝贺老师陈宽先生七十大寿而创作,因老师的先祖是江西人,又自称为“庐山陈汝言”,所以沈周以这幅精心绘制的巨幅山水来祝寿。有学者曾提出沈周在此画中刻画了庐山仰之弥高、大气磅礴的形象,是为了象征师恩浩荡,而溪前老叟是陈宽先生逍遥自在的形象化身,老叟的目光洞彻天地正是老师智慧的体现。

然,老叟的目光又何尝不是沈周自己的目光呢?若创作者自身没有这样吐纳日月的胸怀,又怎能画出目怀天地的老叟?是的,画中老叟更是沈周本人的写照。沈周一生才华横溢,家居读书,吟诗作画,曾被推荐为人才,却一生未应科举,蔑视污浊的政治现实,只愿结庐隐居,优游林泉。他站在溪边,心中除了诗画外,只有对渺渺人生的思考,对苍茫宇宙的向往。

怀揣着这样目光的其实大有人在。元代梅花道人吴镇的《渔父图》,画中远山丛树,流泉曲水,老树平坡,坡旁溪水一泓,小舟闲泊。一渔父静坐于小舟上,戴着草笠,一手扶桨,一手执鱼竿垂钓,迷蒙幽深的目光望向远方,其中夹杂了太多太多,有对时代变化的感慨、独与天地往来的轻松和看破红尘“身外求身,梦中索梦”的超然。

同样,在马远的《松寿图》中,那闲坐在石台之上的文人仰目远眺,目光亦跳脱出了红尘俗世。山水画中的目光往往是静、清、深的,在厌烦了人间俗世之后,这样的“静”让原先的世中人一下解放出来,进入了观察者的视角,生命才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跳脱出原先的被观察的桎梏,开始从人生自然走向宇宙时空。山水画中的目光充满了哲思,充满了对生命本真的探索。

四、结语

相比起《毛诗序》中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表达。诗歌中的目光是饱满而深情的,山水画中的目光是幽深而充满哲思的,都是一种生命本质力量的体现,都耐人寻味,值得推敲与深思。

猜你喜欢
老叟沈周目光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图卷
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卷
对牛弹琴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沈周油画作品
背后的目光
晨钓
神算
一部近代宁波城厢社会简史——快活老叟著《宁波闲话》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