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女艺人的从业精神探析
——以丁是娥为例

2021-11-12 23:07
戏剧之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沪剧舞台艺术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丁是娥(1923-1988),原名潘咏华,出生在湖州,长期生活在上海。她从小就口齿伶俐,聪明灵动,六岁时无意间看了戏,心生向往,但受到了母亲的阻拦。真正使丁是娥走上沪剧这条艺术道路的是在丁是娥母亲去世之后,由姑母做主,其师从丁婉娥,时年九岁。她学艺、帮师共九年的时间,之后就真正走上了沪剧舞台。她从事沪剧几十年,与同时代的石筱英、杨飞飞等女艺人共同为沪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丁是娥专工花旦、正旦,兼演老旦,其代表作有几十部,主要有《罗汉钱》《金黛莱》《鸡毛飞上天》《芦荡火种》等。

一、脚踏实地,刻苦练习

幼时丁是娥拜师后,最先学习的是敲板,由于年少,注意力不易集中,丁是娥掌握了敲慢板的技术后便有些懈怠,老师就让她练快板,她感觉力不从心,颇为沮丧,但“丁老师毫不放松,逼着我往下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做到了敲快板时,筷子也能听话。”从敲慢板到敲快板,丁是娥由放松懈怠到认真刻苦,最终帮助她在表演时不会被起伏不定的节奏所影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由此可见,只有脚踏实地,认真练习,不骄傲自满,不好大喜功,才能拥有真正的实力,获得真正的成功。

幼时的训练使得丁是娥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徒弟也是严格管束,经常在后台训话,以自己学戏和演戏的经历告诫他们,“既然来学戏,应当要刻苦、忍耐、努力,勿要认为儿戏”。即使在表演沪剧上有所成就后,丁是娥也会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在正式演出之前,她总是会认真钻研剧本,反复揣摩人物心理,练习人物动作,避免出现失误或不熟练的情况。比如,在自己编导的《压寨夫人》中饰演女主角的她,“为了使用标枪的手法便利、纯熟和美观起见,连日每天上午抽出余空,在自己家中客室练习”。

丁是娥学戏时刻苦用功,演戏时全心投入,求真求实,追求专业化。她明白“心比天高”是没有用的,只有刻苦地练习,拥有真正的实力,才能真正地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发扬传统,传承经典

“文革”结束后,丁是娥复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演出任务接踵而至,听到的大都是赞美声和掌声,但其中另一种声音点醒了她——“演一日少一日”。丁是娥意识到沪剧舞台不能只靠自己,需要一代代沪剧演员进行传承,沪剧才能永续发展。虽然她还可以演,广大观众也爱看她演,但是总会有演不动,没观众看的一天,到那时没有接班人,沪剧就会逐渐消亡。于是她逐渐不再担任主角,慢慢地淡出舞台,同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针对被耽误的中年演员,沪剧团的老演员都“深明大义,让字当头,使一批中年演员得到较多的锻炼机会,在艺术上日臻成熟,逐步拥有自己的观众”。针对有发展希望的青年人,全心全意地培养、教导他们,帮助他们打好沪剧基础,也给予他们更多的沪剧舞台。在丁是娥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扶植下,中年演员有了自己的观众,青年演员也稳步发展,中青年演员共同合作,“形成很有实力的人才梯队。这在当时上海文艺院团中是相当突出的。《芦荡火种》是丁是娥的代表作,她塑造的阿庆嫂形象影响深远。后来演阿庆嫂这个角色的,从诸惠琴、马莉莉、陈瑜、吕贤丽到程臻,沪剧舞台上代代相传,人才辈出,丁是娥的高风亮节为不断培养戏曲事业接班人树立了榜样”。

一代代的戏曲演员,是通过一出出戏,一个个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角色,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戏曲文化更是精华,保留优秀的戏曲艺术,有助于丰富国家的精神文化,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并传承下去,增强自豪感,丰富精神生活。

三、总结创新,自成一家

丁是娥提到,“继承传统是重要的,但必须发展。我的唱腔也不断有所变化”。例如,丁是娥先后几次饰演阿庆嫂,但由于每次演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她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因此每次表演时,丁是娥都会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依据新的需求,重新进行处理,以符合时代要求,切合时代主题。

丁是娥清楚地意识到,唱腔要保持原有特色,传承下来,但又不能一成不变,为此,丁是娥总结多年的演戏经验,在继承普遍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各剧种的优秀部分,结合时代特色,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了“丁派”艺术。沪剧“丁派”艺术既端庄大方,又清新明快、委婉多姿,既富含时代气息,又保留了优秀传统和自身特色,与沪剧的其他艺术流派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首先,注意运用眼神传达人物情感。这是丁是娥在七看《居里夫人》的过程中学习到的。意识到这一点后,丁是娥在《少奶奶的扇子》、《雷雨》、《寄生草》等作品中注意眼神的运用。其次,结合京剧唱腔方式,创造“快流水”的沪剧新板式。在表演革命励志剧《朵朵红云》时,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人公虽痛失爱人但仍抱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这一形象,丁是娥反复思考,将沪剧特有的行腔“长腔中板”与京剧中的曲牌“流水”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沪剧新板式。最后,借鉴话剧、歌剧等其他剧种的演唱和表演经验,形成自己的沪剧风格。她认为“作为一个演员,应该从中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多涉猎一些艺术的各个门类,勤于学习,善于借鉴,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如在《白毛女》的表演中,部分内容借鉴歌剧《白毛女》的处理方式等。

在上海发展起来的“丁派”艺术,与上海所具有的包容性一样,具有广采博取、多方借鉴、立足实际等特点。正是这种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长的态度,才使丁是娥的表演艺术不断登上新的台阶,达到新的高度。

四、立足实际,服务人民

丁是娥演技精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运用到舞台上。

她敢于尝试,勇于打破自己的形象,以使角色最大限度地贴合实际情况,为观众带来最真实的舞台观感。如在《三朵花》中,丁是娥饰演的是一个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角色,不安于本分,前期家庭美满,夫妻恩爱,后期自甘堕落,乞讨为生,可谓是大起大落。根据这个结局,结合自己的见闻和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丁是娥为角色设计了独特的造型:上半身披着破麻袋,腿上用稻草绑着旧报纸,满脸污垢,邋遢不堪。这一造型引来了很多争议,但丁是娥却不以为然,她认为“演戏首先要像,要真实。自己现在这个角色的化妆造型是丑的,但却是有生活依据的”。因此,她就这样走上了舞台,而这邋遢丑陋的形象却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诚然,现实社会反映了世间丑态,但真正把这种“丑态”搬上舞台的却并不多见,而丁是娥敢为人先,为沪剧演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同时,丁是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群众中去。作为一个演员,她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对待每一次表演,在舞台上塑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她参演过古今中外不同类型、各具风格的剧目,如饰演过《雷雨》中的“活繁漪”、《罗汉钱》中富于灵魂的小飞娥、《鸡毛飞上天》中的优秀教师林佩芬、《芦荡火种》中机智精明的阿庆嫂,还有《阿必大回娘家》中精明能干的婶娘,种种人物的塑造,都鲜活灵动,兼有艺术性和真实性,秉持着服务人民的信念,为观众呈现了身份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带给人民群众真实的艺术体验。

此外,丁是娥十分尊重热爱观众,这表现在她倡导并坚持了达十年之久的“沪剧回娘家”活动。实际上,丁是娥对沪剧的费心投入,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喜爱,更是由于广大观众的喜爱。她从业五十多年,之所以能够坚持站在舞台上,也皆是出于她对观众的忠诚和对沪剧艺术的热爱。

以丁是娥为代表的沪剧女艺人,热爱沪剧艺术和沪剧舞台,她们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沪剧艺术,石筱英的“石派”艺术讲究唱做并重,杨飞飞的“杨派”艺术贴近现实生活,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也表明她们已自觉担负起继承、发展沪剧艺术的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沪剧艺术中。她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本心,为沪剧事业的发展和沪剧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沪剧艺术史上闪闪发光。

反观如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下,虽然多数作品都带有正能量,一系列革命剧、家庭伦理剧也火爆银屏,但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及电影也层出不穷,从业者不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更多的是紧盯观众的钱包。年龄各异的追星族也盲目随从,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甚至为明星“大打出手”。实际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无厘头的喜剧,也不是琐粹枯燥的伦理剧,更不是毫无逻辑的青春偶像剧,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丁是娥等女艺人所展现出来的热爱和专注,是能够为社会输送温暖并改变人的精神的剧。

注释:

①丁是娥口述;简慧整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8 页。

②《丁是娥训徒》,《沪剧专刊》,1948 年革新5 期,第1 页。

③丁是娥口述;简慧整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125 页。

④褚伯承:《石筱英、丁是娥、杨飞飞的艺术人生》,《档案春秋》,2009 年第11 期,第33-38 页。

⑤黄叶绿:《出人出戏走正路——访上海沪剧院院长丁是娥》,《人民音乐》,1983 年第11 期,第43-44 页。

⑥褚伯承:《丁是娥的“千面风华”——丁是娥塑造的女性形象》,《上海戏剧》,2011 年第11 期,第21-23 页。

⑦丁是娥口述;简慧整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57 页。

⑧丁是娥口述;简慧整理:《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第41 页。

⑨褚伯承:《石筱英、丁是娥、杨飞飞的艺术人生》,《档案春秋》,2009 年第11 期,第33-38 页。

⑩褚伯承:《石筱英、丁是娥、杨飞飞的艺术人生》,《档案春秋》,第2009 年第11 期,第33-38 页。

猜你喜欢
沪剧舞台艺术
初中艺术教育沪剧非遗传承的实践探索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原创大型沪剧《担当》演出成功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