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致远 李 圆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因电影文化对社会大众所能产生的广泛影响力,电影产业不仅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而且能持续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文化资源与电影产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民间故事、文学戏剧等各种文化资源提供了丰富养料,进而转化为文化产业中的活跃要素;反过来,电影产业则为文化资源的传承、传播与产业转化提供了重要动力。
始终未曾中断的文明史使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自中国早期电影人开始从事电影创作起,这些文化资源即在不同社会时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或多或少的滋养,成为塑造中国电影独特面貌、气质的关键力量。经过百余年的积累,以各种文化资源为题材的电影已蔚为大观。不过,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与美国、韩国、日本及欧洲一些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电影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很不够,相应地,文化资源并未成为电影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近些年来,在IP为电影产业创造强大动力的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在优秀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及转化方面的不足尤为凸显。
陕西是公认的文化大省,其文化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不过,陕西电影产业位列全国中游。两相对照,很大程度上映射出陕西电影产业未能充分开发、利用自身丰富文化资源这一现实困境。如果观照中国丰富文化资源与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不难发现存在同样的反差。可以说陕西相当典型地体现出中国电影产业在有效开发文化资源方面的困境。因此,聚焦于陕西文化资源与电影产业的现状及困境,思考如何促进文化资源向电影产业的转化,对于探讨我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版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总体看来,陕西的文化资源有以下几大类:
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陕西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孕育出延续不断的古代文明:半坡人、传说中的黄帝、炎帝等几大部落便活动于渭河流域。随后,周、秦、汉、唐等几个塑造了中国传统文明气质的重要朝代均定都于关中。长安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多年的定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它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陆路起点。毫无疑问,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在宋以前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因此,历史上众多名人故事、诗词曲赋、传奇传说均诞生于此或与此有关。史书、文学艺术作品、民间传说以及民俗仪式中沉积了大量有待挖掘的关中历史文化。除了关中,陕西北部更多受到边塞游牧文化的影响,陕南汉江流域则有明显的巴蜀文化气质,其中,汉中因是蜀魏之争的核心地区而拥有丰富的三国历史文化。
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资源。陕西的红色革命可追溯至1928年的“渭华暴动”,早在红军长征前,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等人便在关中及陕北从事革命斗争活动,陕南则有川陕、鄂豫陕等革命根据地。党中央率领红军经过长征转战陕北,直到1948年东渡黄河,共在陕北13年。党中央在以延安为中心的地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十三年期间,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七大”等一系列重要的会议,开展了延安整风、大生产运动等重要活动,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战略部署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党中央领导人及无数革命志士在陕西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谱写了红色革命时代的精神乐章。尽管目前国家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身处新的社会现实,但那些革命英烈的生命历程及其所结晶出的精神信仰仍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因历史、地理、民族等因素的影响,陕北、关中及陕南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艺术。陕北的民歌、腰鼓、剪纸等,关中的秦腔、社火、泥塑等,陕南的民歌、婚丧祭祀等仪式,均是各自民俗及民间艺术的代表。此外,各区域的方言、饮食、民居建筑、手工技艺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共同组成了陕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宝库。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陕西戏曲的代表——秦腔。秦腔萌芽于金元时期,成型于明朝,成熟于清朝,其舞台表演及唱法对京剧产生过一定影响。整体上,秦腔的唱腔激昂、豪迈,其剧目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中改编了不少精彩故事,深受西北地区老百姓的喜爱。
饱含现实精神的文学资源。新中国成立后,陕西连续涌现出一些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作家,如“十七年”期间的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改革开放后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红柯、杨争光等,他们组成的“文学陕军”是新时期全国文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他们坚守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以西部农村生活为主要着眼点,反映时代变革。其中,路遥的作品尤为突出地实现了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改革脉搏的生动捕捉和对改革奋进精神的准确把握,鉴于此,2018年底,他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近年来,“文学陕军”不仅因一批70、80后作家的崭露头角而有了新生力量,而且因佳作频出而再次受到瞩目。作为新时代文学陕军的领军人物,陈彦的现实题材小说《装台》《主角》分别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备受关注。2020年,《装台》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获得普遍好评。
综上,种类多样、数量丰富的文化资源显然是陕西最突出的优势。中国当代电影曾涌现过不少以陕西文化资源为素材的佳作。其中,作为省内最重要的电影生产机构,西安电影制片厂功不可没。西影厂于1958年建立后,便以省内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展电影生产。如“十七年”期间的《一文钱》(商洛道情)、《三滴血》(秦腔)、《延安游击队》(革命历史题材)等。改革开放以来,西影厂异军突起,更是将陕西文化资源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宝库,推出一批精品,如革命历史类的《西安事变》《默默的小理河》《彭大将军》《秦颂》,农村民俗类的《山道弯弯》《六斤县长》《黄河谣》《陕北大嫂》《筷子客》《何班主与他的情人》《黄沙·青草·红太阳》《一棵树》《美丽的大脚》,文学改编的《野山》《人生》,戏曲类的《屠夫状元》(眉户戏)、《杏花村》(眉碗腔)、《千古一帝》(秦腔),城市生活类的《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 绿灯行》等。应该说,这一时期代表西影厂最高成就的影片——如《没有航标的河流》《老井》《黑炮事件》《红高粱》《孩子王》《猎场扎撒》《盗马贼》《菊豆》等——并非以陕西文化资源为素材进行的创作,但它们同样体现了对极具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学、民俗等)的成功开发与转化。
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电影产业新模式的出现,我国电影创作更趋多元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西安电影制片厂虽进行了集团化改组,但辉煌不再,大多数民营影视公司缺乏从事电影生产的雄厚实力,围绕陕西文化资源进行的电影创作自然难以延续。省外的一些大影视公司则主动前来寻找能进行电影化创作的文化资源热点,例如,贾平凹的《高兴》、陈忠实的《白鹿原》等文学作品先后被改编为电影,吴天明怀着对关中地区的情感及民间艺术的留恋创作了《百鸟朝凤》。
可以看出,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富矿,然而只有极小一部分曾被转化为电影作品,从中涌现的优秀作品更是稀少。历史故事、著名人物、革命事迹等均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可惜的是,电影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的互动与转化远远不够,文化IP的开发、深挖与打造任重而道远。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近些年来陕西在电视剧、纪录片等领域的生产能较好地扎根省内的文化资源,推出的一批制作精良的作品,赢得了良好口碑的同时传播了省内的历史文化,扩大了影响力,其中代表性作品有纪录片《大明宫》《法门寺》《陕北启示录》《大秦岭》《帝陵之西汉帝陵》、电视剧《白鹿原》《大西北》《光阴童话》《百年易俗》《黄土高天》《装台》等。
据统计,2019年全国各省票房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省(市、区)收入均超过20亿元。2019年,全省生产完成电影78部,居全国第一方阵,西部第一(2019年陕西电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西部第一),全省有院线350余家,电影票房收入16.38亿,位居全国第15位,是票房收入排名第6的北京(35.99亿元)的近一半。不过,在当年票房前十的国产电影中,陕西的影视公司均未参与投资或创作。
文化资源种类丰富,潜在文化IP数量繁多,却缺乏开发和利用,未能实现向电影产业的持续有机转化,这便是陕西文化开发与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境。
陕西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是造成这一困境的外在决定性因素。数据显示,近十年来,陕西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处于全国中游。根据最新统计,2019年陕西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5793.17亿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6%,略低于全国6.1%的增幅,排名全国第14名;人均国民总收入66649元,同样低于全国72000多元的平均水平。总体上看,陕西的经济产业构成以工业为主导,其中依赖于能源的重工业又占很大比重,装备制造业、轻工业增速较慢。近年来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不过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仍较薄弱。陕西省有人口3800多万,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和经济排名同样的区位,经济状况与人口总量基本对应,后者是前者的重要限制因素。另一方面,陕西省内各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省会西安的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多,其人口占比同样接近三分之一;其他城市的经济及人口体量均较低,整体的城市化水平不高,且较为分散,未能像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那样形成城市集群效应。
受限于经济及人口总量,陕西电影产业体量偏小。目前,陕西省有各类影视制作机构1400余家,虽在数量上具备一定规模,但其中民营企业占了85%以上,规模都不大,有能力进行大片创作的影视公司很少。众所周知,电影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所需资金投入巨大,小成本电影的投资即需数百万,大片则要数千万乃至数亿的投资。受资本限制,陕西大部分影视公司主要从事创作周期短、成本低且收益快的影视作品——如广告片、网络大电影、电视剧、宣传短片等——的创作。
影视公司规模不大反映出陕西电影产业链不够完善的问题。陕西的电影生产行业在策划及剧本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不过由于缺少足够资金的支持,前期的创意很难较顺畅地通过省内影视公司转化为在全国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作品。其次,陕西的电影产业在空间布局上未形成“聚集效应”,而集聚发展是现今各类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影视基地建设为例,虽然近些年建有一些影视基地,但规模较小,产业影响力微弱。对此,可以用浙江省横店影视城做一对比。截至2017年,横店影视城已累计接待影视剧组1700多个,有2100多部中外影视作品在此拍摄,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发展为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是中国影视生产的重要基地,产生了强大的产业联动发展效应。2019年,横店影视城共接待中外游客1918万人次,接待电影电视剧组310个,并不断实现产业升级,“从品牌、产品、市场、管理服务、企业文化上着力推进横店影视城向观光、休闲、体验复合型度假目的地转型,追求旅游业与各个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同年,横店影视公司的营业收入达28.14亿元,增幅3.27%。除了缺乏具有龙头型的影视产业基地,从事不同业务的影视公司之间未能建立起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无法形成更强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外,陕西影视公司的商业化运营与市场推广等能力普遍不足,且对影片的舆论宣传和媒体推广等环节不够重视,限制了票房收入的增长。
影视人才不足也是陕西电影产业生态的重要限制因素。对于任何行业来说,人才都是核心的竞争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电影制片厂曾创造过中国当代电影的辉煌,成为中国电影界关注的焦点,其生产出的电影作品代表了当时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准。造就这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当时西影厂拥有一大批在导演、摄影、录音、灯光、剪辑、美术等创作领域具有突出能力的人才。而随着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市场开始在电影资源配置中发挥强有力的导向、调控作用,这些优秀电影人才纷纷流向北京、上海等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的东部大城市,造成了西影厂的逐渐衰落。二十多年来,影视人才流失的局面一直未能扭转。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显而易见:人才缺乏,使得影视公司缺乏创作活力,实力不济,导致影视产业萎缩,电影生产环节并无起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向电影产业的转化更是无从谈起。
电影产业生态的不健全反映出各级政府对电影产业的重视度不够。在中国当下的电影管理制度下,政府仍是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于经济不发达省市和地区而言,这种影响更为突出。如果政府能积极发挥监督、服务职能,积极培育电影市场,补足电影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重视电影人才的创造作用,相信会为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017年,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的《陕西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要把西部影视文化产业园作为“十三五”期间影视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其中丝绸之路国际电影城便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2019年7月,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该项目将“以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为核心,将充分融入丝路文化和影视元素,重点建设秦文化演艺馆、丝绸之路美术馆、丝路电影科技馆、丝路电竞馆以及数字影视创意基地等,打造面向世界、面向‘一带一路’、面向未来的全国顶级文化旅游项目”,预计运营后年游客量达1000万人次。
陕西是我国内陆改革开放的高地,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在当下“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部署中,陕西在我国未来发展空间的拓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充分挖掘陕西的文化资源优势,不仅是推动陕西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发力点,还是提升陕西乃至西部文化产业品质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背景下,尽快建立起文化资源向电影产业的有效转化路径,便显现出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针对上述发展困境,可以从政府布局引导、影视公司完善产业链、影视人才培养和创作队伍建设三大方面入手去构建陕西文化资源向电影产业转化路径:
第一,各级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科学前瞻,宏观布局,引导电影产业发展,注重电影文化建设,大力推广和传播文化资源。
鉴于经济相对不发达、产业生态不健全的状况,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足够重视电影产业的带头引领作用,深入调研,以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规划为电影文化建设和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引。具体而言: (1)打造影视产业聚集区。通过空间合理布局和功能准确定位,联合陕文投、曲江影视集团、陕西广电影视公司、西影集团等实力较强的影视制作公司的力量,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影视生产基地,在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同时带动省内中小影视公司的发展; (2)促进产业链的完善。针对本省电影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政府可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或扶持开展相应业务的影视公司进行弥补和完善; (3)整合各方资源为电影产业服务。鼓励影视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推动休闲、旅游、娱乐等相关产业与电影产业的融合,注重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电影文化环境的建设。在建设电影文化环境的过程中,政府可着重在两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一是举办、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电影节。通过举办电影节,可以开展与之相关的多种文化活动,拉近公众与电影的距离,培育其电影热情,丰富其文化生活。2014年“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创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陕西这方面的不足。该电影节在西安与福州两个城市轮流举办,旨在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丝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弘扬丝路文化,为“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人文条件。从已举办的几届来看,该电影节在加强丝路沿线国家电影合作、投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面向公众开展了经典电影回顾展、电影海报展、影视沙龙等系列活动,使电影文化逐步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二是着力优化影视创作环境,培育电影市场。良好的创作环境是催生优秀电影作品的土壤,是培育健康电影市场的器皿,也是建设繁荣电影文化的重要基础。鉴于此,政府可在创作条件、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影视公司以支持、倾斜,激发省内影视公司在电影创作上的主体积极性。同时,推动省内影视公司与沿海电影产业发达地区影视公司的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吸引省外资金参与本省电影产业发展。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省内文化资源的宣传与推介,重视地方文化IP的开发与保护。政府可联合多方力量,推动成立专门从事陕西地域文化IP影视研发的机构,专注于省内地方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及电影转化评估等工作,建立优质文化IP数据库,为后续的电影创作提供帮助;政府应以主旋律电影为切入点,重点打造一批以本省各种优秀文化资源为题材来源的电影作品,对其创作进行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应重视那些以省内文化资源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加大对本省地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地域文化走出去,从而使更多省外的影视公司了解本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扩大文化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资本投入本省的电影产业发展。
第二,影视公司应以省内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挖掘力度,注重内容生产和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电影产业相关产品,积极寻求多方广泛合作。
影视公司是电影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处于电影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影视公司应加强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式发展,形成集聚效应。集聚式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垂直方向上的凝聚,为实力较弱的影视公司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影视公司的横向联合,推动影视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其中,实力雄厚的公司机构尤其要发挥领头作用,努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白鹿原影视城便是一个较成功的案例。该影视城由陕旅集团斥资6亿人民币打造,于2016年建成,占地1050亩。为了将小说《白鹿原》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影视城根据小说中空间及场景描述,实景还原建造了白鹿村、滋水县城等建筑群,成为电影、电视剧拍摄的主要取景地。随着《白鹿原》电影、电视剧的热播,大量游客慕名前去游览,该地成为陕西最知名的以影视基地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化产业引领项目。后续建造了明清关中古城镇、游乐场等区域,并打造大型实景特效演出,为游客还原关中民俗风貌,体验电影拍摄场景。通过这些举措,白鹿原影视城已被打造为一个集影视创作、文化休闲、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主题景区,集中展示了关中地区的建筑、宗法、村落布局和居住、饮食、曲艺等民俗文化。
除了打造能产生产业聚集效应的影视基地,具有实力的影视公司还应利用自身品牌效应,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模式,搭建影视产业服务平台,在合作共赢中发展壮大。对此,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和西影集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成立于2010年8月,作为全国首家影视版权交易机构,该中心发挥项目孵化、融资支持、影视发行、版权评估、版权登记、版权仲裁等专业服务职能,推动建立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新型影视产业运营机制,同时设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基金,为影视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形成了以版权与金融对接为核心,覆盖影视版权、图文版权、动漫游戏版权等领域的全版权运营布局。西影集团则在创作人才培养和电影文化建设方面探索创新途径:2016年成立剧本原创中心,创办编剧人才班,旨在打造影视创作创意方面有影响力的平台;2019年开始建设以西影厂老厂区为核心的电影产业园区“电影圈子”,该园区包含电影博物馆、电影艺术体验中心、胶片电影工业馆等场所,集展览参观、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为城市生活注入了良好的电影文化气息。
这几个案例带来的启示在于,如果陕西影视公司能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紧扣现实发展需求及趋向,对文化资源进行多元的开发与转化,联合资本市场的其他力量努力打造电影产业中的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内容,必将促进陕西电影产业的跃升。
第三,重视电影人才培养,大力扶持青年电影人才,鼓励电影创作者围绕省内优秀文化资源展开创作。
电影人才是电影产业的主导性因素,如果缺乏人才,即便资金充足、产业链完善,电影产业也难以长足发展。电影创作涉及多个环节,不仅需要多方人才——编剧、摄影师、导演、表演、录音师、剪辑师等——的全力合作,而且对创作者提出了相当高而广的艺术素养要求,需要他们对社会生活、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深刻的感知、认识和思考,还需要他们在叙事技巧、影像营造、视听表达等艺术形式方面具备成熟的手法。缺乏足够的优秀电影人才一直是制约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陕西电影产业来说尤其是一个突出困境。
加强陕西影视创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挥高校影视专业人才教育方面的优势。陕西的高校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不少高校都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与影视创作有关的专业。考虑到电影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难发现,高校影视专业应努力培养以影视创作为主、熟悉影视制作技术、兼具广阔文化和艺术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高校应重视将省内各种文化资源的了解、开发与运用纳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科研项目中去,培养师生对丰富文化资源的熟悉感和认同感,在源头确立专业人才扎根、围绕省内文化资源开展电影创作的导向;不同高校应结合自身(区位、资源、师资等)优势,大胆改革,凝练、打造特色化影视教育,结合电影产业的最新发展,适当改变传统影视教育大而全、宽而浅的状况,探索更为专业化、精细化创作人才——如电影录音、电影美工、电影照明、电影拍摄、电影剧本创作等——的培养方式。
另一方面,影视人才队伍建设有赖于政府大力推动高校、业界之间的联动合作。政府可以联合实力雄厚的影视公司、机构,通过设立区域性或专门性的电影、微电影创作比赛、电影创作班、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挖掘电影人才,对其给予资金、创作政策上的支持;高校与业界之间也应积极进行资源整合,为影视专业学生参与电影创作提供实践机会,使其熟悉电影产业各环节的同时提升其创作能力;规模大的影视公司应积极出动,吸引省外优秀电影人才前来开展电影创作,提升创作质量;对于愿意来省内工作、创业的各种影视人才,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保障。电影人才队伍只有在质和量两方面均有所提升,才能切实转化为陕西电影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为陕西电影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创办使我国有更多机会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西安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电影合作、产业互融互通的重要窗口。借电影节这一平台,近年来以丝路为主题的电影创作备受瞩目,陕西西安已成为中国丝路电影创作生产的高地。对于陕西电影产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然而,电影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健全的电影生态,与地区经济的支撑、政府的合理布局与积极引导、文化环境的培育、电影文化的建设、优秀电影创作者和影迷的支撑等方面均息息相关。因此,政府、影视公司、高校等多方力量须有机联动,共同发力,推进影视产业强省建设。如果陕西能在这方面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且具有示范性的路径,将会对其他省乃至整个国家电影产业的提升产生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打造中国电影的文化影响力。因为,陕西文化资源与电影产业之间的不均衡关系,正是中国文化与电影产业之间关系的典型性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