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编排分析

2021-11-12 18:57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队形选材舞蹈

刘 晶

(漯河市文化馆 河南 漯河 462000)

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目标便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此时的群众文化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和内容,朝着多元化方位发展。之前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扭秧歌等项目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方式,但是随着民众审美水平连年提升,广场舞和街舞等舞蹈活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如今的群众文化舞蹈编排中,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实现突破创新,如此才能满足民众自身对舞蹈的需求,继而达到愉悦受众身心、提升全民素养的主要目标。

一、群众文化舞蹈的内涵简述

群众舞蹈是基层群众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群众舞蹈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还可以充分的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也可以完美彰显出我国国民崭新的精神面貌。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馆在辅导群众舞蹈编排和创作的过程不能盲目操作,要立足于群众文化需求,精心创编舞蹈,要尊重选材的原则并合理规划舞蹈结构,要展现出群众文化的特点,还要让群众乐在其中,接受艺术熏陶。

群众文化舞蹈拥有着两种性质,其一是娱乐性,其二是演出性。群众文化舞蹈活动,其演出形式别具一格,演出内容活泼热忱,其中,集体舞颇受欢迎,在公开性场合中进行表演,人们参与到集体舞中,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放松心情。需要注意的是,群众文化舞蹈活动和其他舞蹈活动,在形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所以群众文化舞蹈有其特殊性。因为群众文化舞蹈既普遍、又特殊,所以可以在群众中快速得到普及和推广,日渐成为了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群众文化舞蹈活动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要基于大众化需求进行创作,曲目风格和动作编排均要遵循“通俗易懂”的基本原则,使得民众可以快速接受。唯有满足了民众审美需求,群众文化舞蹈活动的开展才能愈加顺畅和高效。

二、群众文化舞蹈特色介绍

群众文化舞蹈可以体现出文化特色,也可以体现出民族特点。群众舞蹈是一门艺术,紧跟时代步伐而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让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得以提升,并且也助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舞蹈属于人们的一种本能,群众文化舞蹈选材甚是广泛且和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可以完美呈现出一个民族的特色和一个地区的特色,并且还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以及生活状态等,从之前的扭秧歌发展到现在的广场舞、街舞等,无一不体现出了群众舞蹈强大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三、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编排流程分析

(一)合理选材

舞蹈选材环节至关重要,决定了最终舞蹈作品的成败。因为国内各个地区的舞蹈特色各不相同,所以进行群众舞蹈选材时,务必要按照地区特色去操作。群众舞蹈和专业舞蹈,二者的编排存在较大差异,前者要侧重于贴近群众生活,不能过多地突出专业性,所以那些高难度和专业性强的舞蹈动作,并不适合于群文舞蹈创作,期间可选用能够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舞蹈题材,由此便可通过作品去吸引受众参与,最终引发受众共鸣。譬如《川中大乐》舞蹈作品,此舞蹈源自蓬溪县,因为该县是革命之乡,展现出了浓浓的四川风情,也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了很好的发扬,被巴蜀人民所追捧。

(二)道具和布景的使用

舞蹈道具和布景设置的过程中,要以吸引观众为目标,不能哗众取宠,抑或是掩埋了舞蹈本身的艺术魅力,唯有科学使用舞蹈道具和布景,才能强化舞蹈演出效果,也才能够将编舞者的意图、理念体现出来。舞蹈道具和布景并非必须要使用的,一旦涉及到使用,务必要深思熟虑,侧重分析材质和规格以及类型等。好的布景可以让观众很快地了解作品意图、选材背景、核心思想。舞蹈道具让舞蹈动作“如虎添翼”,但是道具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在表演中过多地依赖。

(三)音乐设置

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一经确定后就要考虑如何设置音乐。音乐选择可谓至关重要,因为音乐节奏决定了动作的律动形式和整体队形的变化,要求音乐和舞蹈动作相辅相成、配合到位,如此方可演绎出完美的舞蹈作品。需要注意的是,音乐一定要和主题相贴近,要从听觉上给予观众震撼,还要表达出舞蹈动作所要诠释的情感,目的就是为了以舞传情。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相配合后,会将抽象化的舞蹈作品予以形象化的展现,给予观众联想的空间,打造出有着绝佳艺术境界的舞蹈作品。

(四)动作编排

舞蹈题材和道具以及布景、音乐等相继设置妥当后,接下来的重要一环是编排舞蹈动作。进行舞蹈动作编排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分析整个舞蹈作品的结构,要求编排人员仔细分析所选用的舞蹈题材以及与本作品紧密关联的素材,要想将大众喜闻乐见的元素融入到舞蹈作品中,那么一定要深思熟虑,保障此类元素拥有充足的艺术气息。素材涵盖了对舞蹈基本元素动作和组合动作的选择,所以选择好后务必要构建出一整套的舞蹈框架,并且还要确保素材和主题紧密关联。

舞蹈动作可以诠释出作品要表达的意图,动作是舞蹈这门艺术的独特表现方法。编排舞蹈动作期间,首先是要掌握表演者的舞蹈能力,还要掌握群众对于舞蹈活动的需求,基于此才能编排出科学合理的舞蹈动作。由于群众文化舞蹈有其独特属性,所以即兴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应用即兴表演必然会得到意外收获,不仅活力十足,还能够充分地诠释舞蹈作品的真谛。使用即兴动作,将所有动作串联起来,便可构成完整的舞蹈框架。

在编排群众舞蹈时,编排思维不能固化,过于理性必将会削减最终的舞蹈表现效果,也很容易让观众反感。此时通过即兴舞蹈便可很好地处理该类问题,要求编舞人员按照自身感觉让身体自由有节奏跳动,不断探索舞蹈奥妙,期间还可以引导广大舞蹈演员,通过领悟题材和音乐,将自己的感受用动作去表达出来,演员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形成默契,如此便可从根本上提升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的整体水平。

(五)队形编排

需要注意的是,舞蹈队形属于舞蹈作品的构图,它是传递舞蹈思想感情的重要模式,因为群众文化舞蹈的参与者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队形不宜太过复杂,舞蹈表演者可按照场景的不同、情感的需要等去合理改变队形,以不同队形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譬如横线队形较为平稳,S 队形就充满了动感。群众舞蹈队形的选择方面,要基于表演者数量、舞蹈大小去定夺。

四、群众文化舞蹈编排应遵循的原则

(一)舞蹈作品要有亲和力

群众舞蹈作品选材方面一定要紧贴百姓生活,务必要有亲和力。群众舞蹈动作所呈现出的形象、所表达出的情感,都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为之所动。东北大秧歌就极具代表性,其中的小人物贴近百姓生活,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这些深入人心的形象都可以表达出群众之所想。群文舞蹈和专业舞蹈有别,专业舞蹈动作优美且高雅,但是和群众日常生活相距较远,所以在编排群众舞蹈作品时,一定要让作品有亲和力,这样才能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可。

(二)舞蹈作品要“平民”化

以舞传情是舞蹈的主要特点,舞者通过舞动身体来诠释自身情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目的,这是其他艺术无法达到的效果。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编排的过程中,不必进行十分强烈的情感抒发,只要真挚、动人即可,表达出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譬如建国初期的杰出舞蹈作品《红手绢》,此舞蹈作品将农民在改革开放后的喜悦之情进行了酣畅淋漓的表达。由上可知,只有舞蹈作品的内涵紧贴人民群众,基于群众现实生活去创作,内含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能够引发群众情感共鸣,也才能称得上是一部完美的舞蹈作品。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舞蹈创作中,因为艺术源于生活。

(三)舞蹈作品要有地域风情

舞蹈风格是作品的“门面”,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编排时,切忌遗漏地域性特征。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艺术,均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点,不同地域特征组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地域特征表现得越突出,那么民族特点就愈加鲜明和浓厚。譬如东北地区的老百姓,他们参加的群众文化舞蹈,大都具备着浓郁的关东风情;贵州地区的群众文化舞蹈,苗族风情十足。所以各地区的群众舞蹈编排,一定要立足于地方特色,继而展现地域风情,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并让外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四)舞蹈动作要易于大众学习

群众文化舞蹈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特征便是通俗易学,要求舞蹈动作既要通俗,还要易于大众学习和参与,最为常见的就是广场舞和集体舞以及交际舞等项目,这些舞种简单通俗,感染力极强,所以我们在进行群众舞蹈创作时,舞蹈动作的设计不能太过高难,否则会降低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亦会阻碍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任何一个群众文化舞蹈作品,在编排时均要秉承基本原则和流程,舞蹈编排人员需要掌握群众文化舞蹈的意义和真谛,如此才能做到精准选材,之后在具体编排的过程中要能够实现让动作去诠释主题和情感,并非只是简单地做几项动作,而是要把握好音乐节奏,随着音乐舞动身姿,按照音乐律动去改变动作节奏以及舞蹈队形。毋庸置疑,艺术源于生活,群众文化舞蹈亦如是,我们在进行舞蹈编排期间,要将地域风情、生活元素统统融入其中,赋予舞蹈作品强劲的亲和力、感召力,要通俗易学,让群众舞蹈走入平民百姓家,如此方可创造出优质的舞蹈作品,继而吸引受众参与,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队形选材舞蹈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冰上舞蹈搭档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我和舞蹈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彩练当空舞、六机楔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