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大歹小学坐落于青山环抱、古木苍翠、风景优美的苗族村寨大歹村脚下,学校前身是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教学点。教学点只有一、二、三年级。四至六年级需到 20公里外的从江县城关三小、城关四小以及大融小学去上学,孩子们上学路途不仅远,而且上学路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家庭负担,再加上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很多适龄儿童早早辍学失学,这也导致大歹村成为了贵州教育的“最洼地”。
2019年,大歹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歹村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并且能够在此读完小学,小学教育的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在这样的新情况下,大歹苗族小学生的生活教育现状如何,有什么特点?面对这样的现状,该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大歹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保障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常识性的解答。
1、全班第二名的苗族女孩PMJ
PMJ读三年级。由于这段时间是农忙季节,她的家人让她向老师请假,留在家里帮大人干农活。
问:“小妹妹,你的学习情况如何呀?”
PMJ窘迫道:“我……”
问:“没关系的小妹妹,你们有哪些学科呀?”
PMJ:“我们有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
问:“那你上个学期的语文、英语、数学考多少分呀?”
PMJ:“语文考25分,数学考25分,英语62分。”
问:“那你的科学呢?”
PMJ:“我们科学没考。”
问:“你在你们班上第几名呀?”
PMJ:“第二名……”
PMJ的学习成绩全班第二名,仅仅从分数来看,这样的成绩跟城里的同年级的学生比起来,算是较差的成绩,但是在PMJ所在的班级,她已经是第二名的好成绩了。姑且不论分数高低,只论排名,PMJ的学习在班上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但是父母亲并没有让她继续保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是以家里的活路为主,什么时候忙不过来,PMJ就什么时候被迫中断学习进程,父母亲并不在乎她的学习成绩好坏,也并没有考虑这样的安排是否会影响她的学习。
2、被哥哥关心的PZN、PNN
同样在大歹村四组,我们偶遇到了特别懂事的兄弟俩PZN和PNN。哥哥PZN,15岁,在大歹小学读六年级;弟弟PNN,12岁,在大歹小学读四年级。每天他们都会走长达三四十分钟上下学,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吃早餐上学,下午放学就得回家帮忙干活,如捡柴、生火、做饭、赶鸭等等。
问:你爸爸妈妈回家会问你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吗?
PZN:我爸妈他们不管,我哥会管。他打电话或回家的时候,就会问我和弟弟写完作业没有,考试考了多少分?
问:你大哥今年多少岁了?
PZN:今年29岁。
问:你哥上过学吗?读到几年级?
PZN:大哥读到初三。
问:大哥在家,还是出去打工了?
PZN:他在外面打工,很少回家。
PZN、PNN的爸爸和大哥常年在外打工,农忙和过春节时才回来。父亲极少打电话回家,即使打电话也不会问PZN、PNN的学习成绩。虽然有母亲陪伴在家,但是母亲由于忙于活路,早出晚归,再加上母亲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因此,母亲从来没有过问PZN、PNN兄弟俩的学习情况。幸好,家里面还有读过初三的大哥会时不时地询问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可以这么说,大哥是唯一能够让PZN、PNN兄弟俩感受到的关心他们学习的家里人了。
3、幸运苗族女孩PNJ
PNJ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她正在读五年级。上学期,她的考试成绩如下:语文49分,数学59分,英语70分。笔者以为她的英语成绩应该可以排到班上前几了,但她说她们班同学的英语考到九十几甚至一百分。
问:你是住校还是每天放学后就回家呢?
PNJ:住校呀,星期五才回家。
问:那你会请假回家吗?
PNJ:家里有事情就请假回去。
问:一般是什么事情呢?
PNJ:爸爸妈妈叫回来养鸡、喂羊。
问:你经常请假回家吗?
PNJ:也不经常,就请假了一次。
问:你在家一般是做什么事情呢?
PNJ:给自己洗衣服、绣花,晚上喂鸡、煮饭、扫地。
问:你放学回家做作业吗?
PNJ:做作业呀。
问:爸爸妈妈干活回来会检查你的作业吗?
PNJ:他们不检查,就是叫我好好学习。说我们现在读书都不像他们那时候一样,他以前学习好想读都读不了,现在就只会一点点侗话。
问:那他们经常叫你请假回来帮家里干活吗?
PNJ:我爸爸不叫我回家干活,他有时还送我上学。
虽然PNJ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拔尖的,但幸运地是她处于一个重视学校教育的家庭,父母亲不会轻易让她中断学习请假回家帮做农活,父亲还经常用自己的读书经历教育PNJ,希望她能珍惜现在的有利条件好好学习。
综合上述个案可以归纳出大歹村的少年儿童在生活、教育、情感等方面,呈现如下特点:
1、家务、农活繁多,没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歹村的少年儿童,基本上都被当作半个劳动力在使用,生火、煮饭做菜、喂猪喂牛、喂鸡喂鸭是日常事项;农忙时,和大人一起到坡上干活更是常事。他们回到家放下书包,就要开始做家务、帮忙农活,家里没有一张用作写字看书的桌子,没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2、学习上缺乏指导
大歹村父母亲总体教育文化程度偏低,他们大多数处于半文盲或文盲状态,大部分父亲读过小学,而母亲基本不识字。父母亲教育文化水平地的现实直接导致父母亲对孩子学习的不重视。许多父母亲认为不读书并不影响生活,从而忽视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有一些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又碍于自身的教育文化水平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会在生活上照料孩子而已。于是,孩子们回到家中得不到有效的辅导,一些学些能力较差的孩子就会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完不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于是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3、孩子与家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较为缺乏
大歹村的适龄儿童几乎都有母亲陪伴身边,家里的兄弟姐妹也较多,但是孩子们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却缺少情感上的沟通。大多数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不会问孩子在学校、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和挫折,孩子也不会与家长分享他的开心、失望、伤心。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会过多沟通,最多就是偶尔问下学习情况,不会过问生活上、心理上、情绪上的事情,孩子们的心事反而更愿意向同龄人倾诉。
如何让大歹苗族小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让他们的生活、学习、情感得到充分关注,这是家庭、学校、社会、相关部门各个层面都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相关部门四个方面充分调动,团结合作,才能营造一个关爱大歹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保障体系。
1、减轻孩子的劳动负担
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的家务事项之余,应尽可能地保证孩子的正常学习时间,不能随意地中断孩子的学习活动,督促孩子上学和完成作业,为孩子营造一个能够专心学习的家庭氛围。
2、加强亲子互动和沟通
大歹村的夫妻一般都不会双双外出务工,妻子通常都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但是由于家里的农活繁重,家务琐碎,再加上母亲几乎没有文化知识,一方面,孩子们的学习母亲帮不上忙;另一方面,亲子之间的沟通也极为困难,孩子们的心事母亲不易察觉,也关心不到。外出务工的父亲虽然会与孩子打电话或视频通话,但是通常问的都只是简单地几句,不会过多地深入到孩子生活、学习、情感的细节。因此,应该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父母除了对孩子日常的生活照顾、安全照顾外,更应该关系孩子的情感、心理的变化和成长。
1、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学校是大歹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和教育场所。在家庭教育较为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成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精准的教育、辅导和解决。老师除了关注儿童的学习成绩外,还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积极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心理变化,有效地预防、排除儿童成长道路上的不利因素。
2、加强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学校应该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让儿童尤其是家长切实地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改变家长忽视儿童教育的态度,让儿童被动接受教育、教师上门劝学,转化为家长主动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只有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大歹村的教育环境才会彻底地改变,大歹村也才会实现教育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