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歌谣的生态智慧和现实意义

2021-11-12 11:45陈缘缘吴广平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先民歌谣智慧

陈缘缘 吴广平

《说文解字·言部》曰:“谣,徒歌也,从言肉声。”段玉裁注:“徒歌曰谣。《魏风》毛诗传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又《大雅》传曰:‘歌者比于琴瑟也,徒歌曰谣。’”由此可见,歌谣包含歌与谣两种形式,合乐为歌,徒歌为谣。而原始歌谣主要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前的原始时期,是人们在当时的生活过程中创作的民歌、民谣。它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一种最早的民间文学样式。原始歌谣在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属于口头文学创作。因为这样的特性,每一次的流传中人们都可以对歌谣进行再创作,原始歌谣在使用和流传之中不是定性的、固化的,是一种“活态”的音乐和文学。但也因缺乏文字记载,在漫长的时间推移中绝大部分歌谣已经失传,现今保存下来的原始歌谣数量很少,其中较为可信且具有代表意义的有记载于《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郊特牲》中的《蜡辞》,《周易》中的《屯·六二》《中孚·六三》《归妹·上六》以及《吕氏春秋·古乐》中的《候人歌》等。这些流传至今的歌谣大多节奏轻快、内容简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思想,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意蕴。

一、原始歌谣的生态智慧

如果把整个人类进化过程比作一个人成长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原始时期就相当于人的婴儿时期,无论是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还是制作工具的水平都比较低。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靠自然养育,也受自然影响和制约。面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和喜怒无常,人类不断探索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原始歌谣中蕴涵了先民的许多生态智慧,主要有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智慧,利用自然、获取资源的智慧,男女婚配、繁衍后代的智慧。

(一)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智慧

记载于《礼记·郊特牲》的《蜡辞》(又作《伊耆氏蜡辞》),相传为伊耆氏(指神农氏或帝尧)时代的作品,简单直白的语言反映了原始先民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智慧。歌谣的内容如下: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便通过想象把一切归结于神灵的作用,笃信万物有灵,由此产生了祭祀神灵和先祖等活动。蜡祭,又称腊祭,是古代年终的一种祭祀活动,古人每年腊月(即农历十二月)祭祀百神,在祭祀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歌颂蜡辞(又称腊辞),感谢众神灵一年来对农作物的福佑并为来年的丰收祈福。这首《蜡辞》记录了伊耆氏部落在蜡祭(腊祭)过程中祈祷的内容:“土反其宅”是“祈祷消除地质灾害”,“水归其壑”是“祈祷消除洪水灾害”,“昆虫毋作”是“祈祷消除动物灾害”,“草木归其泽”是“祈祷消除植物灾害”,四句诗是四句祈祷,是四道命令。

原始时期没有大棚作业、温室栽培的条件,必须顺应时节的变化耕作。因此,不难发现整个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都贯穿着四时思维,即作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人们在不断地观察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也是农业得以长足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这首《蜡辞》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顺应四时劳作的现象。蜡祭在十二月举行,这时已经到了一年将尽的严冬,许多动物不再在外面活动,开始了漫长的冬眠,许多植物已经枯败凋零。恶劣的气候条件已经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人们请自然万物各归其所,就意味着他们准备结束一年的劳作,休养生息,蕴藏力量,以待来年,是依照时节行事、顺应自然规律的体现。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原始部落葛天氏的一场盛大的歌舞会,不仅再现了人们在一起欢庆的场景,也透露出了当时人们对待农业、对待自然的观念,传递了与《蜡辞》类似的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智慧。歌谣的内容如下: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这段文字记载的就是古代葛天氏部落开展大型音乐舞会的场景,规模较大,演奏内容也比较复杂,可以看出原始歌谣已走向成熟。而他们演奏的形式是三个人一边拿着牛尾,高抬着腿;一边演唱着部族间流传的歌曲。这组歌谣共八阕,即八首,包括《载民》《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

虽然只剩下歌名,具体的歌词已经失传,但从歌谣的名称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自然生态思想。“遂草木”意即顺遂草木生长,体现出要尊重自然物生长规律,利用自然物来生存。“奋五谷”中的“奋”是茂盛之义,“奋五谷”即为五谷繁茂生长,体现出采集农业向种植农业的转变。“敬天常”中“天”就是自然,“敬天常”就是遵从自然规律,根据四时规律来安排生活。“依地德”中的“地”主要指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依地德”即因地制宜,依靠所居住之地的自然条件来生存。《吕氏春秋·古乐》记载的这八首原始歌谣的名称,很好地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

(二)利用自然、获取资源的智慧

人虽受制于自然,但不代表人类就该选择被动地生存,就该遵循优胜劣汰的大自然法则。人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求得与自然更和谐的关系。《吴越春秋》中的《弹歌》和《山海经》中的《逐魃辞》就生动地反映了先民利用自然、获取资源的智慧。《弹歌》内容如下: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大多数学者认为《弹歌》描写的是古人制作工具进行狩猎的全过程。“宍”,即古“肉”字。《说文解字·肉部》:“肉,胾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说文解字》将“肉”解释为“胾肉”,这里泛指鸟兽等动物。《弹歌》这首原始歌谣描述了原始先民砍伐野竹、连接野竹(制作弹弓)、射出弹丸、攻击鸟兽的全过程。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常常受制于自然,但为了生存下来,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于是作为灵长类动物中最具智慧的代表,学会制作工具成为人类制胜于其他动物的关键。这首《弹歌》虽然内容简短,但生动地反映了原始先民制作工具猎取动物的过程。聪明的人类通过积极的努力,从自然中取材制作工具,攻击与之搏斗的动物,以获得食物来源。这体现出了原始先民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获得生存资源的努力,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

《逐魃辞》相传是黄帝时的一首巫术咒语歌,内容如下:

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在这首原始歌谣中,原始先民命令女神旱魃回到北大荒去,然后先清除水道,后疏通大小沟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旱灾和洪灾对农作物收成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先民抵御旱涝灾害、征服自然的愿望十分强烈。这首《逐魃辞》展现了人们欲驱逐带来旱灾的女神旱魃,发挥自身力量疏通水道、大小沟渠,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害,获取资源的智慧。

《吕氏春秋·古乐》第八首歌谣《总禽兽之极》也体现出类似的想法,其中的“总”是聚合的意思,“极”是终极的意思,这里表达的主要是捕捉和驯服禽兽以发展家畜业,让各种禽兽为人所用的愿望。

无论是《弹歌》《逐魃辞》还是《总禽兽之极》,都传达了人们受到大自然制约,想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以求得生存和生活资源的心理。这就表明,原始先民已经意识到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肆意破坏大自然,而是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整个大自然的良性循环,达到生态圈平衡,从而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

(三)男女婚配、繁衍后代的智慧

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固然重要,但如何繁衍后代以维系整个人类族群的长远发展也是人类生命中的大事。《周易》作为一本儒学传世经典,包含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也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其中《屯·六二》和《归妹·上六》两篇就反映了原始时期人们对生育、繁衍子嗣的思想态度。《屯·六二》内容如下: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屯·六二》描写的是原始先民抢婚(抢亲)的习俗。“屯如”是艰难的样子;“邅如”是徘徊不前的样子;“班如”指在原地打转的样子。“匪”通“非”。一群男子骑着马去抢婚,行进途中道路泥泞曲折,行进十分艰难,走到半路上有些徘徊不前、犹豫不决,后来根本行进不了,在原地打转。他们不是强盗上门来抢东西的,而是来抢亲的。姑娘坚贞不屈,不肯结婚生孩子,十年以后才同意结婚生孩子。“屯如,邅如;乘马,班如。”这几句细腻地描写了抢婚男子内心的矛盾纠结。“匪寇,婚媾”则交代了他们骑马出行的目的是为了抢婚,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维系一个家庭乃至部落的繁荣兴盛。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向后繁衍才能延续生命,原始时期的人们就十分重视后代的繁育。

《归妹·上六》内容如下: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这首歌谣反映的也是男女结合繁衍后代的问题。其中的“女”指未婚的少女;“承”指托着;“筐”指奁具,是用以装载陪嫁物品的器具;“士”是未婚小伙的代称;“刲”是刺的意思。这首歌谣的意思就是新娘提着的篮子里没有果实,新郎杀羊却没有流出羊血,男子不能受益。

古代订婚嫁娶仪式上,女方出嫁需要一定的嫁妆作为陪嫁,男方则刺杀一只公羊以羊血祭之。而在《归妹·上六》中女方筐中没有陪嫁,男方刺羊也未放出血,意味着此女不能生儿育女,男方没有血脉继承人,所以“无攸利”,即没有好处。生儿育女是当时人们生命中的大事,尤其对于男性来说事关家族兴旺。这首歌谣就充分体现了古人对繁育后代的重视。

无论是《屯·六二》还是《归妹·上六》,都不难看出先民对繁衍后代的重视。繁衍生殖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既是生命的本能,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体现着生命的重要价值。同时,繁衍生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生命健康、各机能健全的表现。结婚生子是生命与血脉延续、生命生生不息,维持人类族群生态稳定的重要保证。

二、原始歌谣的现实意义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中指出:“当前大多数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我们把征服自然看作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常因为我们的错误行动而破坏了自然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多样性锐减、自然资源枯竭、水土资源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面对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不及时止损,地球只会越来越不堪重负,人类将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困境。原始歌谣中蕴藏的先民对自然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是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对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如何维系与大自然的关系、保持生态的平衡仍然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借鉴原始歌谣的生态智慧,有益于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长久发展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保护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满足子孙后代生存繁衍的需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大自然在不断提供产出的同时得以休养和恢复。如今,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忽视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不给自然以调整休养的时间和空间,围湖造田、过度捕捞、滥砍滥伐、大肆兴建工厂都让大自然无喘息之机。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天空早已不似从前那样湛蓝,大量江河湖海因为人类带来的破坏而干涸,污染不断加剧。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在索取的同时没有给大自然自我调节恢复的时间。而反观《吕氏春秋·古乐》所载葛天氏时代的歌谣和《礼记·郊特牲》中所载的《蜡辞》,原始先民都极注重大自然的自身休养,一直信守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契约,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的同时也给大自然休养生息的时间。现在我们要保障我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吸取原始先民的生存智慧,不能不顾一切地向大自然索取,也要让大自然有休养喘息的机会,这样大自然才能有生机、有活力,重新孕育生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物产,以维系整个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长期为人类造福。

(二)借鉴原始歌谣的生态智慧,有益于生物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不断进化,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日益革新,人们朝着摆脱受制于自然、化被动为主动的方向发展,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复杂庞大的群体,不再受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威胁。于是,人类以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之上的傲慢姿态,对其他生物进行肆意捕杀、掠夺、伤害,甚至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站在了对立面,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多种动植物走向濒危,生态平衡被打破。我们如果还不及时止损,很有可能会陷入一场生态危机。人类亟须改变对待自然界其他生命的态度,停止对自然生物盲目侵害的行为,与他物和解,找到与之和谐相处的新平衡点。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以原始歌谣的形式传达保护自然、善待其他生物的观念。从《吕氏春秋·古乐》记载的歌谣名就能看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人们需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依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在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之余,不刻意危害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让地球成为百花齐放、万物共存的乐园。

(三)借鉴原始歌谣的生态智慧,有益于绿色消费

如今,健全的社会体系让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人们各司其职,大部分人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不直接与自然打交道。但我们却从来没有失去与大自然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我们依然从大自然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资源,只不过我们改变了作用于大自然的方式,从直接获取变成了间接获取,消费的力度影响了生产者改造自然的强度。

电商经济的发展和直播带货的广泛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部分商家、主播的不合理引导导致消费者冲动性消费和盲目消费,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消费者没有节制的消费行为和花样百出的消费欲求,使得生产者不断向自然界索求资源,最终过度的消费导致过度的生产,造成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而原始歌谣传递的是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从《逐魃辞》《蜡辞》等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生存资源的渴求,原始社会生活生产资源来之不易,自然人们对其格外珍惜,了解这些有助于人们更加珍惜已有的资源,形成绿色的消费观念。

原始歌谣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再现了原始先民的生活图景,蕴藏着原始先民顺应自然、追求和谐的智慧,利用自然、获取资源的智慧,男女婚配、繁衍后代的智慧。原始歌谣的生态智慧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无论是持续发展还是生物保护,无论是绿色消费还是人口繁衍,我们都能从原始歌谣中找寻到古老的生态智慧源泉。

猜你喜欢
先民歌谣智慧
甜甜的歌谣
捉蛐蛐儿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