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浅析中庸思想下孔子的文质观

2021-11-12 11:45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质品性中庸

任 婕

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重要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中国批评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庸思想贯穿孔子人生的始终,在文质观中体现尤为明显。

一、“文质彬彬”与“和而不同”——孔子的文质与中庸

孔子文质说的提出见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他认为“文”与“质”要二者兼备,要相辅相成,配合得当,才能达到“君子”这一和谐的状态。孔子作为第一个正式将“文”与“质”对举的人,这种要求文质兼备的主张,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孔子一生主张“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德行,事情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要恰到好处。“仁”与“礼”的思想也与中庸关系密切。“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仲尼燕居》)真正的君子既有仁心又能遵循礼法,以仁心循礼者,是为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章句》)可见,孔子主张文质并举,仁礼并存,不偏不倚,这正是中庸之道的体现。

二、文质并重——文章的文采与内容

许慎《说文解字》中有言:“‘文’, 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孔子的“文”可理解为文采、文辞。他一方面重视“文”的作用,赞美言之有道,一方面反对不诚实的花言巧语,反对“虚文”。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重视言辞的同时,又反对言行不符、言过其行。可见君子既要做到言之有理,又要避免言过其实,不偏不倚,才符合中庸之道。

“质”在《说文解字》中为:“质,以物相赘。从贝,斦声。”孔子的“质”可理解为内容主题。孔子强调“文”的作用,也强调“质”的作用。《论语·卫灵公》中有言:“辞达而已矣。”此处所谓“辞达”正是指言辞恰到好处地表达内容,言之有理,中心明确,又不言过其实,拖沓冗长。文章中辞采的作用在于充分表达思想主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文章的形式则在于完美体现内容,条理清晰。文章内容的表达离不开形式,思想价值体现亦离不开文采。同时,文采与形式又和谐统一,构成完整的文章整体。这样的思想同样展示出中庸的成分,深切地影响了其弟子及后人。

孔子的文质说为其弟子及后人所继承并发展。《论语》中记载子贡与棘子成曾产生争论。二人争论的重点就在于“文”与“质”的关系。棘子成认为君子有优“质”即可,无需表面仪式。而子贡则引虎豹与犬羊相较,以“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反驳前者的言论,点名“文”的不可或缺。子贡所言“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充分继承了孔子的文质思想,强调了文与质的不可分。

孔子强调文质并重,又对“文”提出具体要求。文章的辞采与形式都是文章重要的成分,忽视文章的文采会使之读起来艰涩拗口,索然无味;忽视文章的形式,会使之条理不清,徒有其表。文质二者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共同为文章表达而服务。这样的观点正体现了其中庸思想,“文”与“质”作为矛盾双方,应该在能掌握好各自分寸的同时,又能不偏不倚、和而不同。

三、仁礼合一——君子的行为与品性

孔子对“文”的理解并不局限,大到礼乐仪式、典章制度,小到文章、文采,又不仅限于此。“文”同样可指人的外在言谈举止、礼节仪容。“质”同样也并不单指文章的内容,在《论语》中也曾用“质”来表示人的思想品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并不单指文章需要做到“文质彬彬”,还对君子的个人修养提出要求。由此观之,孔子的文质观又包含了新的含义。

“礼”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对君子行为的规范要求。前文中提到的子贡与棘子成的文质争论,从君子人格修养的角度来看也有了更深的含义——君子之质是皮,君子之文是毛,君子的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礼仪表现出来。熟练掌握礼仪本身也是君子富有涵养的体现。可见君子之文十分重要,“礼”不仅是君子内在品性的体现,更是君子证明自己的方式。

“仁”作为孔子另一核心思想,与“质”息息相关。有“质”的君子应当能够做到“仁者爱人”,以“文”表现出来即以忠恕之道侍奉君主、父母,与人相处。《论语·里仁》有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道德高尚,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为“仁”,即为“质”,即为“修身”。可见君子之质是君子之文的根源,质先于文,无质之文如同无源之水,随时可能改变或断绝。刘宝楠《论语正义》中有言:“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能立能行, 斯谓之中。失其中则偏,偏则争,争则相胜。君子者,所以用中而达于天下也。”可以说一个人内在的品性就是质,他的言谈举止等外在表现就是文,二者缺一不可。身为君子,要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不偏不争,中正平和。

孔子强调的君子人格修养文质并重,君子内在的品性和外在的仪容言谈都十分重要。君子没有“仁”的品性便不能算是真正的君子,有了“仁”的内心却不能以“礼”表现出来,同样也算不上君子。唯有文质统一、内外相合,然后进退有度、谦谦有礼,方为君子。

四、“不偏不倚”——时代中体现的中庸文质

在春秋战国时期,像儒家这样提倡文质并重的人极少,受时代环境影响,多数人都认为“质”胜于“文”。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无不飞快地转变着。经济发展,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争霸,广招贤士,士阶层兴起,百家争鸣。思想家们四处游说,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希望为国君所采纳,故对主题思想的实用性要求极高,而将言辞作为其表达思想的附属品,先“质”而后“文”,即“质”胜于“文”。

墨家与儒家作为当时两大显学,对文质看法却大不相同。《非乐》篇有言:“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而是由于他们“不中万民之利”,即实用性不足,不能切实解决百姓的问题。墨家的思想明显体现出实用性,虽并未否认“文”的价值,但讲求文艺要服务于功利的目的,否则便如空中楼阁,再美也是无用的,从根本来讲是“质”先于“文”。

同时期道家是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大门派,以老庄为代表。但是道家更看重内在客观规律,与儒家不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第八十一章)老子强调尊重客观规律,道法自然,明显体现出对事物本身即“质”的重视。而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身的理论。“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胠箧》)庄子崇尚人的原始天性,反对后天的艺术创造。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是天然的、不依赖于后天雕琢的,同样崇尚自然。这也是“质”胜于“文”的体现。

战国后期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在文质观上也与儒家不同。“国用《诗》《书》、礼、乐、孝、弟、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国。”(商鞅《商君书》)商鞅认为那些讲诗书、善辩的人只会对法治、农战起破坏作用。“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韩非《韩非子·问辩》)韩非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尤其看重内容,即重“质”而不重“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孔子坚持自我,始终认为二者并重,这正是其坚持的“中庸”思想的体现。

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为儒家代表思想之一,充分地展现在其文质观中,无论是就文章的形式与内容而言,还是之于君子的行为品性,两者兼顾始终是孔子力排众议所坚持的。“文质彬彬”的观点也为后来的批评理论发展提供了辩证思想的基础。其对君子的要求,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人们,更是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文质品性中庸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赋迹赋心说”探源
浅谈儒家哲学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