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捷 杨 静 柯 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自十八世纪工业革命至今,人类社会在三百年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随着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许多人都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寻求问题解决之法。美国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秉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思想,呼吁人类重塑生态文明,对现今生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纵观加里·斯奈德所有包含生态意蕴的诗歌作品,它们所反映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在紊乱的生态系统之下,万物能否以及怎样重新栖居与大地之上?该主题包含两层内容,即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可行性。在此之前,大部分生态诗人作品的主题表达仅仅停留在对生态遭受破坏的遗憾之上,而加里·斯奈德则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困境,他拓展自身的视野,将目光投注在世间万物之上,从其中获取力量。同时他也搜集历史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从其中获取经验、学习方法。总的来讲,加里·斯奈德在探讨万物重新栖居大地可能性和可行性的过程中,从万物本身和人类历史发展中探寻道路。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作品中很少会融入自身的私人情感,他提倡以文学表达所有人的自己,也即表达公众的诉求。遵循这一理念,他的诗歌常常记录人类的堕落和自然的苦难,将问题直白的剖开来,并振作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决念。虽然他仍旧有少量作品表达了自身对现状的彷徨和悲观,但整体上看,他的作品均是希求在破败的自然和荒芜的人类精神之中探寻希望,以星火照亮前程,而这些均来源于自然万物重生的力量。
除此之外,加里·斯奈德还通过对历史的探索找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其研究领域涉及到了东、西方多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他认为很多古代文化都具备生态与文化并重的特点,并列出了符合这一特征的22 类人。他从东西方思想中汲取养分,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态观念,并依托神话形象、文化形象等进行自身思想的传播。加里·斯奈德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提及到了印第安人、东方人和其他地区的土著民族,他们都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他们的生活模式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指导,帮助现代人更好的了解自然,并找到一种符合当前时代环境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加里·斯奈德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生态思想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他自幼形成的对自然的亲近之情,这种情感驱使着他融入到大自然之中,对其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并获得感悟与经验。其二则是对以印第安人为主的土著民族生活观念以及亚洲生态智慧的提炼、整合与吸收。同时,加里·斯奈德涉猎广泛,研读过大量的生态学、生物学专业著作,这使得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特征。
在多种思想、理念以及自身情感的融汇之下,加里·斯奈德的生态观呈现出两项特点:其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相互补充。加里·斯奈德对大自然中存在的灾害、暴力以及食物链等具备清楚的认知,且将其中很多内容都融入到了自己的诗歌作品中,这体现出他的理性思维。同时他也具有感性的一面,他认为人在认知自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心灵的追求,从自然进程中感悟崇高,获得净化。上述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否则只会将人指引到极端的境地。其二,加里·斯奈德诗歌表达生态思想的方式十分丰富。在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法的过程中,加里·斯奈德了解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样式均被其化用到自己的诗歌之中,用于阐述一个鲜明的主题。例如,他通过印第安人熊神崇拜的深化故事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通过日本俳句来表达自身对自然的感悟。这些表达方式的应用往往恰到好处,能够将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准确的表达出来。
与加里·斯奈德同一时期的很多生态作家或是诗人基本上都是他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暴行进行批判,表达自身对现状感到痛苦,或是预言未来将发生更大的生态灾难。而加里·斯奈德则将自身文学创作的重心集中在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方面,即通过对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究万物重新栖居大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且他将自身的生态思想进一步延伸到了生态文明实践的层面的。加里·斯奈德文学作品最常出现的主题有以下几个:自然受难是我们重新栖居的原因;人与自然万物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融为一体的和谐关系是重新栖居所追求的目标。加里·斯奈德所认为的重新栖居是指少数人从工业社会中走出来,重新回归土地或地方,这是人类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必然需求,而且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重新栖居的受众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加里·斯奈德主动承担起倡导重新栖居生态实践观的重任。
此外,加里·斯奈德还倡导在生物区域或是生态系统内栖居,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人、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深层的、广阔的联系,自然和万物为人类注入了强大了的精神力量。而想要重建这种联系,则需要在一个地方生活、工作,不同的人形成社区,依托社会生成文化。在社区运行的过程中,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将形成地方认同感,共同创造属于群体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环境,成为大地的栖居者。加里·斯奈德曾引用禅师道元的话,“当你找到你所在的地方,实践便开始了”,人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美国起始于荒野之上,拓荒这种活动贯穿于其国家前期发展之中,因此荒野在该国文学作品中代表的是一种开放、自由、原初、美好、天然的意象,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原始生态的敬意。加里·斯奈德的很多诗歌作品都试图重建人与自然和谐联系在一起的荒野实践。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显然已经失去了对自然的尊敬,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加里·斯奈德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态思想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万物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应抱有尊重自然的态度,打造同生共荣的生态模式,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加里·斯奈德的很多诗歌中都表达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地方感”,即人类对自身所处区域具备深刻的认知并形成归属感。此处提到的“区域”并不是人类所做的划分,而是从生态概念上,遵循以自然为最优先的规划原则,将人同样纳入到自然生态体系中,鼓励引导人们去探索自身的归属之地。茫然、盲目是很多现代人的状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他们随遇而安的扮演着一个角色,按部就班、日复一日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缺少精神上的归属和慰藉。加里·斯奈德的生态思想为他们指明了道路,即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会自身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寻求心灵的净化,遵从自己的本心。
加里·斯奈德诗歌作品所体现出的生命观是万物平等,他认为世间万物,即使是没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生存的权利,这种生命观背后所隐藏的是他疗救人类文明的责任心。对于现代人而言,也应该对生命怀有尊重、敬畏之心,善待自己的同类、动物、植物,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加里·斯奈德的生态文学思想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应适当的参考、遵循其思想观念实施保护性措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