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复合词“俯仰”的语义演变及认知分析

2021-11-12 11:45邵靖涵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反义语素低头

邵靖涵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的反义复合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是一类特殊的复合词,在结构和意义上都与一般复合词不同。例如,由名语素构成的左右、前后、上下,由动语素构成的行止、去就、呼吸、死生,由形语素构成的长短、好歹、多少、反正、高低等等。反义复合词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数量,增添了汉语词汇的门类。《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255个反义复合词。国内对于反义复合词的研究主要是对它的语义演变集中进行描写,而缺乏对它发展的内在动因或规律的解释。从认知角度研究的文章也缺乏系统性的描写。本文借助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语料,以动语素构成的“俯仰”为例,从历史角度对它的语义发展进行描写,从认知角度对它内在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同时也能为其他反义复合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

二、“俯仰”成词及语义演变

(一)“俯仰”词汇化

“俯仰”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但是对于其的具体研究比较少。“俯”和“仰”是一对表示反义关系的动词,“俯”表示低头,面向下;“仰”表示抬头,面向上。最初,“俯”和“仰”是相对单独使用的,这种情况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例如:

(1)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

(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孟子·尽心上》)

(3)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庄子·寓言》)

由于“俯”和“仰”是相对使用的,单独出现时如例(1)(2)仰在前俯在后,例(3)俯在前仰在后,可以看出先后顺序比较随意,没有规律。然而“俯仰”连用出现在先秦文献中时,一般是俯在前仰在后。例如:

(4)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礼记·乐记》)

(5)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左传·定公十五年》)

(6)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庄子·天运》)

其中,例(4)“俯仰”与“屈伸”连用,两者都是反义并列式词组,结构松散,尚未成词,只是将“俯”的意义和“仰”的意义简单相加。

处于反义关系中的词组,要想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意义,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偏义复合,也就是说词组中只有一个词的意义起作用,另一个词的意义脱落或者虚化,只起音节的陪衬作用或语义的反衬作用。例如“行止”“买卖”等词都是采用偏义复合的方法融合成一个词。如果用认知理论来解释的话,偏义复合其实就是部分代整体的一种转喻,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而对于两个词意义的选择,则是转喻机制中的认知突显原则在起作用。另一种就是两者意义融合成一个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抽象的意义。但不是两者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进行了融合和抽象,凝固成词,也就是两者的上位概念。“俯仰”到了汉代才实现了真正的词汇化,“俯”表示低头,“仰”表示抬头,凝固成词后,转指它的上位概念“行为、举动”。例如:

(7)范雎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8)浩周之还,口陈指麾,益令议者发明众嫌,终始之本,无所据杖,故遂俯仰从群臣议。(《三国志·吴志·孙权传》)

(9)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蜀志·蒋婉传》)

上述例子中,“俯”和“仰”由表示低头和抬头两个相反的意思融合成“行为、举动”的意思,虽然它们的意义相反,但是却有着共同的上位概念,是一种部分代整体的转喻。从人们的认知角度来看,是转喻的认知原则即突显原则在起作用。世界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们往往会选择易于感知的部分来代表整体,我们称之为转喻。它就是推动“俯仰”词汇化的内在动力。

“俯仰”表示“行为、举动”这一语义在后世文献中依然存在。例如:

(10)孝珩自陈国难,辞泪俱下,俯仰有节。(《北齐书·广宁王孝珩传》)

(11)善之通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风流酝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听者忘倦,由是为后进所归。(《北史·元善传》)

(12)选用之法,三科而已:曰德也,才也,劳也。今选曹皆不及焉;考校之法,皆在书判、簿历,言词、俯仰而已。(《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13)“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宋·苏轼 《灵壁张氏园亭记》)

(二)“俯仰”语义演变

汉代以后,反义复合词“俯仰”除了表示“行为、举止”的意思,还衍生了“周旋、应付”等义。例如:

(14)尽椎埋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史记·货殖列传》)

(15)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汉书·司马迁传》)

(16)丈夫舒卷要宏达,世路俯仰多拘牵。(宋·曾巩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

(17)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清·龚自珍 《秋心》诗之二)

例(14)中,“俯仰”不能解释为随着形势而抬头、低头,《汉语大辞典》将它解释为周旋、应付。

由于“俯仰”伴随着抬头、低头的动作,所以在古代常常被形容为臣子对君王行“俯仰之礼”,所以很容易衍生出一个新的语义,那就是迎合的意义。这意义在后世文献中也有体现,例如:

(18)睿自以信受素薄,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梁书·韦睿传》)

(19)况乃亲由亵狎,恩生趋走,便僻俯仰,当宠擅权。(《北史·恩幸传》)

(20)是时,昆仑抱璞公、南海玄珠子、永昌从革生,皆能济人,与世俯仰,曲随人意。(元·陶宗仪《南村辅录卷一三《宝传》)

(21)遐叔显然贫穷,却又是不肯俯仰人的,因此两下遂绝不相往。(《醒世恒言》)

以上例子中的“俯仰”都不是抬头、低头的具体动作,看似简单的动作,但是和臣子对君王行礼时的动作内涵是相似的,“俯仰”是具体的、可感知的,而迎合是抽象的,用“俯仰”来隐喻“迎合”,实现了从具体域到抽象域的投射。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能力提升,往往就会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魏晋之后,“俯仰”衍生了新的意义,表示“时间短暂、转瞬即逝”等。例如:

(22)若不及今日为国斥境,俯仰年老,而仇敌更强,欲刎颈谢责,宁有补邪?(《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23)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北齐书》)

(24)田巴云:“百年之期,未有能至。”王逸少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唐书·姚崇传》)

(25)公乃悯而恻之曰:“此固非难也。”俯仰之间曰:“吾得之矣。”(《桂苑丛谈》)

以上例子中的“俯仰”表示的都是时间短暂的意思,抬头和低头都是一瞬间的事情,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动作,而时间也可以表示一种意义上的短暂,是抽象的。所以“俯仰”和时间具有相似性,可以用具体的“俯仰”隐喻抽象的时间,从具体域投射到抽象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汉语词汇中,用动词隐喻时间短暂的有很多,比如“呼吸”等。可以看出,这一隐喻模式具有普遍性。

南北朝以后,“俯仰”一词又出现了新的意思,表示“思考”等语义。例如:

(26)(宇文)化及默然,俯仰良久,乃瞋目大言曰:“共你论相杀事,何须作书传雅语!”(《北史·李密传》)

(27)而乃裴回俯仰,久之不决。(宋·欧阳修 《序》)

(28)俯仰今昔,不觉泪下沾襟。(明·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29)“ 庾信来自江南,郁伊多感,鉴察成败之由,俯仰身世之故,盖变风之流也。”(谭献 《古诗录序》)

“俯仰”是表示具体的动作抬头或者低头,当人们思考的时候多数伴有抬头或者低头这一具体动作。转喻主要是以某一事物的特点替代该事物,而转喻机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认知突显原则。由于思考是一个抽象的动作,根据认知突显原则,选取一个易于人们感知的具体动作来代表它。“俯仰”易于人们的视觉所感知,用它来转喻代表“思考”,有利于人们理解。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写与分析,可以看到“俯仰”不是“俯”和“仰”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通过转喻机制词汇化后,又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衍生出其他语义。本文不仅对“俯仰”的语义演变进行了描写,还揭示了演变的规律,为其他反义复合词的研究提供了经验。

猜你喜欢
反义语素低头
《通用规范汉字表》非语素字统计与思考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抬头看书
这山望着那山高
浅谈“音节语素化”现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低头族”克星
新闻眼:低头的意义
使用广泛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