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芝 张元
(江苏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理论内化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居于主导主体地位,因而是决定学生理论内化的程度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思政课理论要从课本通达学生内心,必须由教师主导建构合适路径,采取合适方法,为理论和学生内心之间搭建合适的传输通道、提供一定的传输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希望大学生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真信”才能“真用”,于是理论的“真信”问题就成为高校思政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真信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课堂理论讲解之外,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帮助学生解决真信问题的重要渠道。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自身的实践,理论被学生的接纳程度就会偏低。而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社会实践,对真理达到深刻理解从而真正接纳,这个过程称之为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进行回归。
实现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回归,是思政课程理论内化的必然条件。在自然科学领域或者一些社会学研究领域,一个理论只要被可重复进行的实践或实验进行检验,这个理论就成为真理,就能够被其他研究者自觉采用。高校思政课理论是帮助学生个体树立正确三观,而每个个体对这个世界、人生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注定了思想政治理论和其他理论不一样,即使是真理,个体都会产生需要经过自己的实践来进行证实的强烈愿望,只有被自己的实践证实才会对其“真信”进而才能进行自觉内化。中小学由于是应试教育,思想政治理论不涉及到内化问题,因而学生想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检验真理的愿望不会这么强烈。大学阶段则不同,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大为增强,对理论不会一股脑儿照搬全收,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只有经过自己检验是真理的理论才会对其产生“真信”。因而,思想政治理论需要实现两个层面回归检验其真理性,第一个层面是党领导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检验并用来指导实践,这是组织层面实现的理论向实践回归;第二个层面是学生个体来参与,由学生个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进行体验,包括检验和指导,这是个体层面实现的理论向实践回归。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进行回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人人通过实践参与理论检验的可能性增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极大解放了个性,提升了个体思维的主动性和批判性,对一些观点和理论不再是盲从;(2)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元的社会思维模式,同样降低了个体对社会领域真理盲从的可能性;(3)理论产生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物质基础和国际格局在发展变化,年轻一代有较强的对在新的环境下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渴望。总之,在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回归过程中,包含了个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用真理指导个体实践的两个过程。
理论向实践回归之所以能够实现内化,是因为实践触发了个体感受系统。任何具体的人都首先是丰富情感的感性动物,感性认识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基本层次,利用感性作为交流入口则会提升交流的畅通程度。理论要被个体接受和内化,有必要回归到个体的感性层次,通过改变和强化个体的感受体验,从而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效果优良的实践项目之所以起到了改变和强化个体的感受的作用,是因为这些实践能够触发个体自身的感受系统,有助于个体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到一些现场进行参观,个体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过去停留在教材和新闻报到里的党的方针政策,从而才能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自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站位。
社会实践是实现理论向个体实践回归的最佳路径,但是囿于课程性质、学时和经费等原因限制,理论教学依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社会实践只是课程教学的补充手段,因而理论教学环节也必须要考虑实现理论向个体层面的实践回归。思政课理论教学环节通过一些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一定程度上实现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进行回归。
第一,创造和现实实践相似体验的理论课堂。如前所述,实践之所以能有效帮助个体实现理论回归,是因为实地参观考察方式可以帮助参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从而触发其感受系统。实践是通过创立体验情境方法触发个体的感受系统,理论思政课理论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不同内容打造情境体验场,通过触发学生的感受系统来实现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可以适当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历史事件或者现实事件发生的场景用言语或者其他教学手段进行生动阐述,通过语言的方式创立体验情境;可以适当播放典型的音视频,合适的音视频最易创造情感体验情境,能较易让学生代入,通过音视频的立体方式创立体验情境;关注学生的现实思想,紧密结合他们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关注他们所思所想,能较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通过关注学生自身现实思想方式创立体验情境;组织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具有较为完整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的方式创立体验情境。
第二,将课程考核和学生的现实表现相结合,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实践行为。一般情况下,高校思政课的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但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是否实现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些情况都没有作为考核内容。只要掌握了某个知识点、遵守教学各环节规则等要求就有可能获得高分,考核成绩和现实表现之间就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面人”的情况。当然,学生的现实思想表现体现在方方面面,完全列入到考核范围不太具有操作性,但是适当的行为限制可以作为思政课考核的扣分要素。要大力提高平时成绩在期末总评中所占比重,将学生的实践表现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模块中:要严守课堂阵地,严肃课堂纪律,考察学生课堂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专项模块进行考核;另外对学生课堂外的表现进行引导管理,如果学生某学期实施了违背学校纪律、社会规则及法律等限制或禁止的行为时,实施了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时,该学期的思政课考核成绩要进行相应的扣分。这样把学生现实表现列入到考核范畴,督促学生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完成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回归的两个层次,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三,采取情理交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要“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规定,“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所以思政课理论教学不能因为感受系统触发重要而将教学仅仅停留在感受教育这个层次,否则就会导致课堂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违背了中央对高校思政课理论教育的要求。再则,只触及感受系统,可能有助于抬头率提升,但是高校大学生这个群体相对其他低年龄群体来说,思维方式相对理性,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证明和理论深度,不能以理服人,是不能最终提升点头率的。因而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需要采取情理交融方法,既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感受系统,又要把理论讲深讲透,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有用通俗的话语把理论讲深讲透的能力,因而思政课教师需要苦练理论内功、提升理论水平,“思政课教学只有‘深入’才能‘浅出’。仅仅熟知教材的知识点是不够的,应当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背后的理论深度,以现实生活为案例讲解理论和知识点,使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思政课理论教学环节也需要采用一些恰当体验方式来触发学生的感受系统。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就必须要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如何触发学生的感受系统就成了课程的手段方法改革必须考虑的着眼点。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2017 年3 月12 日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到高校调研,了解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到”,思政课理论教学抬头率低的主要原因由于教师所讲内容没有触发到学生的感受系统,没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思政课必须全程要注重实现理论向个体层面的实践回归,就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在其中的作用来说,理论环节通过创立体验情景初步搭起理论和实践连接桥梁,实现初步的回归;而实践环节则通过实践活动让理论完全落地,实现理论向个体层次实践的真正回归。思政课不管是理论环节还是实践环节,都应坚持情理交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既要注意提高个体的理论水平,又要注意触发个体的感受系统,实现思政教育理论的高水平内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在思政理论课程中具有基础地位,具有理论密集、理论性强的特点,与其他课程相理论内化更难,因而课程实施理论向个体层面的实践回归尤其显得必要。而本门课程在很多高校没有社会实践课程,因而实现理论向个体实践回归的任务必须全部要由理论教学环节完成,这必然会颠覆“原理”授课重理论讲解的传统范式。因而,“原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思路必须要进行进行创新,理论的深入讲解和触发感受系统的情景体验应该并重,两者相结合构成的情理交融方法应成为课程的核心方法。为了实现这一方法,“原理”课程课堂理论教学需要进行一些变革。
第一,教师需要提升原理课理论的讲授水平,对理论进行深入和浅出两种形式的再加工分类型输出。情理交融的首要前提是讲好理论,教师既要将理论讲深讲透,又要让学生理解领悟。“原理”课理论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很多理论学生高中阶段就有所了解,如果对这些理论只进行解释性讲解,难免会落入高中知识的俗套,难以激起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对课程理论分别进行深入和浅出的加工,以展示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的不同。对于简单且重要的理论,需要深入式地讲清理论的内涵、外延、与相关理论的联系,让学生在高中水平的基础上收获理论水平提升的成就感;对于难点且重要的理论,需要浅出式地讲解理论本身的内涵,让学生在高中水平的基础上收获理论豁然开朗的成就感。如“哲学主要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模块内容相对简单,如果只是对这些派别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进行解释性讲解,学生索然无趣,但是如果抛出如“唯物主义都是对的吗?唯心主义都是错的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两个主要哲学派别进行一些深入思考和讲解,则能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一内容既是高中课程教学难点,也是大学课程教学难点,但在讲解时对这一对概念含义分别紧扣“正确性和条件性”两个关键词语进行讲解,再辅之以案例进行强调,就能达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理论的核心要义。
第二,课堂需要不断触发学生感受系统,建构体验式教学模式。如果说讲好理论是情理交融教学方法的前提,那么激发学生的感受系统对理论进行感悟理解则是情理交融教学方法的落点,也是理论向个体层次实践回归的关键点,因为这样理论通过学生的感受系进入到学生个体内心,因而理论内化才能成为可能。针对“原理”课理论性强的特点,通过创立体验情境对理论所揭示的方法进行体验,从而达到实现理论内化的目的。如对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原理理论的内化问题,可将重点放在此原理所揭示的方法论意义上: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两个方法如何正确运用,理论的内化才得以完成。这就必须要创立精心设计的体验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掌握这些方法如何运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如中国女排和世界篮球巨匠科比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和方法有初步感悟。实际上,“原理”课程目标本来就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原理”课程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回归可以通过训练学生对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来进行,体验教学法应该成为“原理”课新教学方法范式的核心方法。
第三,关心学生的现实实践表现,是“原理”课理论的实践观的重要体现。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因而将学生的部分实践表现列入课程考核亦是遵循了课程内容要求。平时成绩可以设置现实表现模块,对受到学校、学院表彰的思想素质表现好的行为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扣分,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强化理论向个体层面实践进行正确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