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淼
1987年5月31日,中华诗词学会正式成立。由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中华诗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已经走出低谷,经历复苏,走向振兴,初现繁荣。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普及与提高并行,诗词工作在稳步前进,诗词创作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创作水平在逐步提高,诗教工作成效显著,诗词活动异彩纷呈,也陆续产生了许多令人振奋的优秀作品。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当代诗词事业又掀开崭新一页。这份杂志目前每期发行量近三万份,主要订数既没有官方摊派,也不仰仗广告促销,都是读者自发去邮局订阅的。从这一侧面,也可以反映诗坛民意,同时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展示了这一传统诗体在新时代的群众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网络诗词更为活跃,用手机、微博创作诗词、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年轻人的加入,为旧体诗词创作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诗词的热度正在持久上升。
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情、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精神,体现着时代风貌。美国学者马斯洛说过,无论人类的文化背景如何不同,作为宇宙间的万物之灵,它总有一种共通的、永恒的情感,成为人类终极的价值标准,那就是悲悯、善良、奉献,以及对信念的坚守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中国梦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中国梦对世界来说,就是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一位诗人的心里,都有温柔敦厚的琴弦,不管他采用新诗的形式,还是采用中华诗词的形式,都会深情地弹奏兴观群怨的乐曲,以优美的作品歌唱人间的真善美,以增进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中华诗词汇入新时代的浩荡洪流,接受新的审美质素,开拓出新的境界,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活力。尽管新诗和诗词两种诗体互相争论和辩诘之声不绝于耳,但是两种诗体并行不悖、共存共荣、比翼齐飞的现实发展,也给我们的诗坛营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诗歌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民族心灵史。可以说崇尚新变的诗歌(无论诗词还是新诗)每次都是勇敢地冲在时代思潮的前面引领风骚。无论怎样风雨如磐,怎样曲折坎坷,总是在时代脉动的第一时间传递心灵的火焰和思想的光辉。
我很不赞成这样一种说法:传统诗词今天之所以还有一席之地,是拜新诗缺陷之赐。似乎只要新诗大力发展,就可独霸诗坛,传统诗词则会销声匿迹,无立足之地了。这种认识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不懂得中国诗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中国诗歌史上,诗的多种体式以及词、曲等形式是逐渐丰富,且共同存在的。新诗产生了,并不意味着传统诗体就要消亡,而是中国诗歌园地里多了一种新花,诗坛多了一个表现形式,中国诗歌体式则更丰富了。我们现在常说鲁迅、郭沫若等一批大家,开始以新诗出名,后来又主要写旧体诗,似乎很奇怪,其实从中国诗歌发展的特点看,这是十分正常的,新体诗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无论新体诗、旧体诗,都是他们可以使用的形式,我们也期望今后这样的诗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