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传统期刊编辑的研究与转型发展

2021-11-12 02:17袁青鹏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4期

袁青鹏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北京 100045)

数字化时代是一个由技术驱动的时代,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人脸识别等各种新概念技术的不断涌现出来,移动互联网为几乎所有的商业活动带来了挑战。信息传递的成本大幅度的下降,信息的透明度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在数字化的时代下,也将传统期刊和读者之间的沟通途径进行了重新界定。手机是人的一种延展性器官,也助力了打通一个双向交流的渠道,让快速、实时、频繁地互动变成可能。对于一本传统期刊而言,数字化的出现和发展直接把一本传统期刊推到了广大读者面前并有效地做出迅速的决策与实时评论,这给传统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一些学者曾经明确地指出,数字编辑工作主要是一种泛指编辑工作人员利用电脑、通讯、网络等各种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自己的文字、图像、视听等作品转换成文章并进行选题谋划、稿件材料的组织、编辑加工梳理、校对和审核把关、出版发布等各项工作。相较于传统期刊单一的纸质形态,数字编辑具有多种不同形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网络文学、短视频、数字刊物、电子图书等新颖方式都给读者带来更新鲜的阅读体验。因此,传统的期刊编辑在阅读过程中就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读者新的思维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读者的文化需求和价值观,更快速地捕捉和收集读者所需的资料并及时给予其反馈。

1 传统的期刊编辑在数字化时代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1)传统期刊表现形式的单一化。传统期刊主要是以单一形式的纸质品单项传播,从选题编辑到呈现在读者面前需要时间较长。即便是有数字化时代发展思维也仅仅是为了迎合数字化发展的浪潮,简单的将纸质文字转化为电子文本,这种简单转换只是将手动翻页的“纸质书”转为需要充电的“电子书”,实际没有太多新鲜多元化、生动性的表现手法来满足终端读者的需求。

(2)编辑人员对于数字化平台的适用性较难。部分传统期刊具有丰富编校经验的人员年龄较大,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较为陌生,觉得纸质书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重量的真实体验,更习惯于在纸质稿件上圈点。而年轻的编辑人员对于数字化平台化的技术操作可能会比较熟悉,但编校的经验水平又稍稍弱一些,这也较难推动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发展。

(3)期刊内容整合程度低,不能多元化使用素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期刊也在鼓励相关编辑人员使用新技术工具,但因为缺少系统性的培训,期刊平台推出的手机报、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抖音小视频等产品只能片段化或者阶段式的作为期刊自身的导读、导览平台,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使得期刊素材不能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到期刊的后续章节的新板块。

传统期刊尤其是中小型杂志社的编辑一般是身兼多职,策划、文字及美术多面把关,这也使得编辑人员无暇顾及数字化时代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期刊单位相关负责人对于数字化时代的小视频、语音审读、动态性数据或图表的审读等新的审读方式比较陌生,需要提高自身的多方面的知识学习。

2 传统的期刊编辑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发展

(1)数字化时代打破传统期刊单一的传播方式。将单一的从选题策划到呈现在读者手中转换为双向互动或多项互动。以往的编选文稿往往是由作者投稿、选编、编辑加工等流程,数字化时代应该通过网络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同类期刊的市场阅读容量或者各个年龄阶段的读者的阅读爱好等,可以通过插入趣味小游戏的问答、公益广告投稿、微信朋友圈等各种方式。这也会为后续期刊的市场投放提供依据。

举旗帜。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创新手段方法,将心得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入传统期刊杂志社。

育新人。面对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中小型杂志社应该尽快寻找自己未来发展的定位,对编辑工作人员素质应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充分地给予编辑人员学习和掌握数字化信息业务的机会和平台。将数字化编辑技术纳入考核内容指标。深化对广大青年编辑的正确理想信念观和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兴文化。将传统期刊需求端进行转型升级,要求消费者和供给端进行创造性改革,从读者需求端开始倒推传统编辑的技术手法,推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更多文化精品。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要是通过“故宫跑”“文创热”等各种形式进行多元化的方式,从一个个都可以亲手触摸到的细节,展示和反映了文物修复工作人员对文化的关爱和守护,向读者传播文化内容,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年轻一代。

(2)优化传统期刊编辑流程。数字化编辑节约了传统编辑出版的印刷、制作、装订、运输、分发等大量时间成本,编辑审核与出版发行几乎是同一步骤同时进行。这样优化与创新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反作用于多元化技术的研发、多形式的呈现等业务内容。

(3)增加教育培训内容。倡导传统期刊与高等院校合作,鼓励院校师生参与期刊的实际操作运营,进一步加大数字编辑(3个领域9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搭建规范的数字编辑人才培训体系,不走过场、注重实效。积极与院校开办的相关课程交流合作论坛等,从编辑人员入职开始解决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实现实践与理论共同发展。

3 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面临的既是空前复杂和多元的数字信息时代,许多新理念新技术需要学习掌握,又不能完全扔掉我们传统期刊编辑本身具备的核心优势。对于我们的读者来讲,专业性的读物、需要按照整块的时间进行系统性阅读的,在初次进行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就需要有大量的纸质版本作研究标注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进行充分的阅读、记录、总结。若已经完成这个学习的阶段,为了更好地方便于后续的检索和确认,则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比如电子书、音频、图像等来实现数字化表现。如一些听书类型的App软件既减轻了读者使用眼睛的压力,也比较适合听觉型读者。

新老编辑方式之间不存在刚性替代,转型发展的方式就是融合,是信息发展时代要求的优化组合。改正传统期刊编辑的现有缺陷,发挥传统期刊编辑功能的最佳化,尊重数字化时代编辑发展传播的特色,才能更好的实现期刊的转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