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教育的政策变迁与历史嬗变
——基于党的教育方针视角

2021-11-12 02:52哲,高晶,吴

杨 哲,高 晶,吴 燕

(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2019年1月,教育部领导人明确指出,要狠抓劳动教育,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在突出德育实效、提高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强化美育熏陶的同时,加强劳动教育。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次年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关于我国劳动教育研究时期的划分有如下重要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和进入新时代等。鉴于此,本文借鉴上述划分标准,并基于内容研究需要作如下划分:劳动教育的初塑时期(1949—1955年)、劳动教育的停滞(1956—1977年)和重塑时期(1978—1992年)、劳动教育的转型时期(1993—2000年)、劳动教育的整合时期(2001—2011年)和劳动教育的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一、劳动教育的初塑时期(1949—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切事业均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为巩固新生政权,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将恢复生产建设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该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此时,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目标是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劳动教育方针是“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通过教育来提高人们各方面的技能,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通过教育促进国家基础工业、农业以及生产建设的发展,以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考验。

该阶段劳动教育政策呈现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时的劳动教育政策多借鉴苏联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忽视了苏联劳动教育政策的固有缺陷,即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实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苏联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反思,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认识到单方面侧重劳动教育理论或实践是片面的。因此,我国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打造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劳动教育政策,注重将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劳动教育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行适时调整,以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二,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作出了初步设定,采取“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形式,将劳动教育与生产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多次召开全国性的教育会议,确定了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具体的实行方案,密切关注劳动教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情况。第三,通过劳动教育塑造社会文化。这一阶段受传统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劳动的现象。为此,国家希望通过劳动教育改变人们对劳动的传统看法,重新塑造社会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同时也希望通过劳动教育加强人们对国家政权的认同感,进而树立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苏联劳动教育模式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劳动教育进行的初步探索,逐步完成了我国劳动教育体系的初塑。

二、劳动教育的“停滞”(1956—1977年)与重塑时期(1978—1992年)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劳动教育政策转变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曾迎来一段短暂的发展时期,党中央鼓励推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以及青年人对知识的渴望,国家在发展全日制教育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青年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相应的教育。经过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大批“新鲜血液”。而后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劳动教育政策出现偏差,具体来说,学生重视劳动实践、忽视课堂的理论教育,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冲击,使我国的劳动教育处于“停滞”的状态。该时期的劳动教育虽然处于“停滞”的状态,但可以通过探讨劳动教育事业发展“停滞”的背后原因,为日后劳动教育政策的适时调整以及劳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978年确立改革开放的战略,揭开了时代发展的新篇章,劳动教育政策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此后,劳动教育方针深深扎根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与经济建设发展的总目标相契合,是对原有劳动教育的重新塑造。首先,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并提出了“在新的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因此,党中央一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拨乱反正活动,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并重新提倡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对“停滞”时期的劳动教育政策进行反思,重新确定了劳动教育的阶级属性,并积极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其次,推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在198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蒋南翔指出,对劳动教育“不能做狭隘的理解,不能理解为单纯搞体力劳动,不读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体力劳动在工农业生产建设以及劳动教育体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脑力劳动则相对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直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确立,脑力劳动才逐渐被人们重视。因此,劳动教育的内涵得到拓宽,现实价值日益突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劳动的狭隘看法,有利于形成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格局,为日后经济结构的调整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后,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相互交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将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既帮助国民掌握必要的技能,提高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同时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又会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劳动教育的重塑时期,党和国家一方面从劳动教育的“停滞”阶段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劳动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和整顿,并逐步调整劳动教育制度失衡的状况,另一方面,消除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成熟不理智因素,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适时对劳动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推动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推动劳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三、劳动教育的转型(1993—2000年)与整合时期(2001—2011年)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方针进行了适时的调整,推动劳动教育的转型发展,使劳动教育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相适应。首先,由注重单一学科发展转变为注重综合学科的发展。此时,教育政策的重心转变为将教育与社会实践发展相结合。教育部门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由注重单一学科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型,培养综合型人才,使劳动教育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其次,劳动教育由以往重视国家需求转变到注重个体价值。回顾我国的劳动教育政策,在强调国家需求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合理诉求。为此,国家针对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改变以往的观念,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随着人们对劳动教育的不断深入了解,人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加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劳动教育在推行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个体的体验与成长、情感诉求的表达等,不再像过往一样仅仅把人看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最后,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1993年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针。通过在校园内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程实验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及能力,从而推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转型时期的劳动教育更加注重综合学科与实践的发展、个体价值的实现以及学生素质的培养等。

整合发展时期的劳动教育提倡“教育为人民服务”,以培养个体意识和能力为落脚点,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将综合实践课作为学生必修课,同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引导学生尊重并热爱劳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社会生产活动相结合。整合发展时期劳动教育政策特点有三:首先,劳动教育着眼于未来,关注长远发展,注重对学生创造性、开放性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唤醒个体劳动意识的内在自觉,推进劳动价值的自主构建。其次,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并积极引导中小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强化角色意识、对自身的认同感。最后,劳动教育的开展推动塑造社会成员健全的人格。总之,整合发展时期的劳动教育日益注重人才与知识的融合,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

四、劳动教育的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也步入了崭新的时代。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明确劳动教育新发展方向以及目标;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愈发具备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公民个人价值”的双重属性。2015年,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相继发布了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培育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广大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此外,加强对劳动教育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劳动教育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2015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国家针对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不足,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改变以往“纸上谈兵”不注重实践的情况,并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时期,通过完善“五育并举”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夯实了劳动教育的根基。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关注教育事业,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党的教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这次教育大会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将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至此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人才培养要求。2019年和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改的决定,将《教育法》第五条由“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五育并举”,构建起“五育并举”的顶层设计与指导思想。建立劳动教育长效机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教育系统应切实落实国家有关劳动教育方针和政策并积极探索和创新劳动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提高自身对于劳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父母要摒弃溺爱孩子的陋习,善于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独立劳动的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在社会各界的携手努力之下,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促进我国劳动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五、劳动教育的省思与展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劳动教育与生产发展的内在联系,也一直被我国的教育界所认同并落实于实践过程中。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功能的变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回顾劳动教育的演变历程,梳理劳动教育的得与失,从得中总结经验,从失中吸取教训,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教育政策,展望我国劳动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助力时代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

(一)劳动教育的省思

首先,要善于从过往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积极借鉴国外劳动教育模式的长处,顺应中国时代方向更新劳动教育政策目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借鉴其他国家劳动教育政策的同时,应注重汲取其劳动教育中的优势,以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其次,必须根据人的发展需求定位劳动教育政策价值。从劳动教育价值属性角度来看,劳动教育的本质始终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劳动教育必须围绕人的培育,始终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旨归,从而彰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特性。再次,维持劳动教育制度本身的独立性,促进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看待劳动教育,而不应狭隘地将劳动教育看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因此,回顾劳动教育发展历程可见,劳动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劳动教育的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发展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坚守与付出。

(二)劳动教育的展望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通过教育能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栋梁之才,如同大海上的灯塔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我国的劳动教育又会走向何方?第一,劳动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会日益提升。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提及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推动劳动教育在校园内的实践。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下发文件,在高校普及劳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从而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积极推动劳动教育的全面覆盖并通过强制性手段确保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动摇。第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日益深化,更加注重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劳动教育的人文情怀日益凸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和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劳动教育的制度会日趋完善,劳动教育的模式会日益多样而丰富。通过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深对劳动内涵的理解,并在实践中积极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