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德育的路径探析

2021-11-12 02:17贾燕丽王晓梅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4期

贾燕丽 王晓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大学生正处在探索阶段,他们的道德修养、人生理念,极易受到市场功利主义、社会多元化思潮的不断渗透等的影响,进而使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确轨道。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处在第一位,进一步明确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 德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德育教育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德育的内涵包括广义的“大德育”和狭义的“小德育”。“大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其范围和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小德育”指的是单纯的道德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学生是党在新时期赋予高校教育的时代内涵,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自2015年起,呈增长趋势。高等教育的普及,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亦成为支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群体。但现在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对伦理秩序的旁观、疏离共同体的倾向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分歧等问题。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培养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引导下,德育教育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浮现出一些问题。

(1)德育教育的工作体制不够完善。1)在德育教育的运行方式上,主要以课堂力量和文明行为的规范为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缺乏及时监督,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等问题。2)全员育人的协同性不强,尚未形成全校上下共同育人的协作效应。在开展育人工作时,多数高校仍然以思政教师及辅导员为主,难以形成合力。

(2)标准化的德育教育目标脱离生活实际。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从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探寻个体的生命价值。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课两门课程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近年来,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课堂教育仍以单向灌输为主,且课程内容较宏观,教育目标模式化。无论对象如何,都按照社会期望的德育标准来要求所有教学对象,忽略了大学生低层次的德育需求,表现在教学内容“高、大、空、远”,脱离学生个体的实际生活,学生觉得离他们的学习、生活很遥远。

(3)德育教育实效性有待提升。从客观情况看,社会大环境和多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物欲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而不断膨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被影响,相应地,德育教育的能量就被削弱了。加之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在校学习也以最终的毕业和就业目标为导向,为了毕业以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把时间花在考取各类证书上,以满足市场要求。

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缺乏连续性,其教育形式往往是阶段性的,没有系统、整体的规划。实践出真知,目前德育教育实践场域小,实践机会少。学生在课程当中没有亲身体验感悟的机会,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德育教育的考评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德育教育的广阔性、外延性等客观特殊性,其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难度。加之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还是存在“重智轻育”现象,目前高校思政课程的考评还是以成绩为主,老师、学生更关心的是考试的分数。但也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得高校的德育教育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5)互联网的发展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这两年移动终端的普及,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接近10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 亿,网名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最多,占比21.0 %。从年龄段看,20~29岁网民占比17.8 %,在各年龄段中排名第3。高校是网络信息活动比较活跃的区域,大学生的时间自由度高,手机、网络使用时间长,加上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质,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袭。

3 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路径建议

(1)优化体制机制,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教育队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体制机制建设。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给予约束,明确规定工作任务和要求,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和激励规则,制定出可量化的考评指标和符合广大教职工利益需求的激励规则,保障德育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德育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参与,学校需要统筹规划,总体协调,多措并举,形成德育教育合力。以学工干部、班主任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但大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育,仅仅依靠学工干部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课老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都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并做好学校各类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做好德育教育。

(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德育教育实践场域。大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不能忽视他们的思想、心理和接受能力,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体验式、互通式等有效的教学模式,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从而提升马克思和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德育教育应重视实践环节,除了在校课程学习以外,让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实践看到自身价值和使命,通过实践培养家国情怀,通过实践树立“三观”、坚定理想信念,从实践中学习,以实践指导课堂学习。

(3)创新德育教育载体,建设德育教育网络阵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短视频App的快速普及,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去年初疫情影响将“互联网+”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实践表明,有效整合互联网学习资源、合理结合应用于课程当中,是推动教育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好方式。例如,2007年,由中宣部、教育部等联合提出的思政教育平台——“易班”App,支持手机客户端、Web等各类访问方式,该平台的目的在于用互联网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进入校园后,父母在教育上的参与程度普遍降低。高校要加强与家庭的互动。另外,大学生作为社会人,难免受到社会多元文化中不良信息的影响,高校要与社会做好连接,教会学生如何明辨是非,社会也要同高校一道,致力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依托社会、学校、家庭完备德育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