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研究

2021-11-12 02:17马平野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14期

马平野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 12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肩负着抓好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因此,全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的能力培养体系,对于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组织书记队伍尤为关键。

1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能力建设现状

1.1 对自身能力素质认知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表现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对自身的工作职责和自我能力认知不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具备了基本的任职条件要求,但综合素质能力与新形势下的党务工作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理不清、叫不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越位或缺位现象、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矛盾和事故,长此以往会影响到整个党建工作成效。

1.2 对高校党务工作理解不深

当前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人员层次、结构非常复杂,真正一直从事党务工作或者有思政专业背景的并不多。书记的能力提升更多的依靠个人的自觉,缺少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学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之中有的对党务工作相关规律和业务认知不够,对如何开展好党务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学习。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党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提升自身党务工作能力的思想意识和迫切度不够,存在应付和懈怠心理。

1.3 对个人职业建设规划不清

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关系到党组织的长远发展,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党组织书记被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所累,对于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不够明确,更没有从党组织发展的高度看待个人能力和视野的提升,这不但会阻碍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还会影响到所在党组织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工作热情产生了影响,容易出现学习倦怠、干劲不足、得过且过等消极情绪,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形成较大的现实困境。

2 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的时代价值

(1)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是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党组织的带头人,只有自身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才能把管党治党责任有效落实好,从而带动党组织更好发展。

(2)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好的“最后一公里”。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竞相出现,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作用下,各种复杂的、大爆炸式的信息不经筛选地展示在师生面前,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党组织作为与师生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能否进行及时有效引导,直接关系到高校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3)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是高校推进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联系和服务广大师生,让他们了解党、认识党、亲近党、拥护党、追随党的重要责任,在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定盘星”式的功能,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的能力提升,更大程度发挥出他们的组织和引领作用,是将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进一步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

3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的路径

3.1 优化选配任用是源头

要优化源头,从选拔环节入手,把好选配任用标准,为培育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坚持以“四有书记”“五好干部”为标准,以思想觉悟高、理论水平高、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高,以及热爱党的工作且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作为基本条件。同时结合高校实际,规范选拔任用的程序,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基本能力标准对照单,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真正将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的干部选拔到书记岗位上来。

3.2 强化教育培训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中提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可见,强化教育培训是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一是要统筹培训过程,坚持岗前培训和任职期间培训并重,坚持理论和实践并行,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利学规划培训内容,设计“政治引领能力、履职尽责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四个模块,使书记增强党性修养,明确工作职责,激发研究动力,提升服务能力。三是要注重培训实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让书记掌握工作技巧,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增强身份认同。

3.3 提高实践创新是关键

首先,要对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结合所在党组织的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帮助分析和解决师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各类问题;其次,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载体,通过在红色教育主题阵地进行体验式、沉浸式教学的方式强化党性教育;第三,要创造性运用“互联网 +”思维方式,搭建起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与各项中心事业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好“互联网+党建”这一红色引擎的驱动作用,建立起党建引领、线上线下、协调推进、共同发展的新的工作机制。

3.4 用好监督考核是手段

在方式上,坚持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通过基层党组织书记定期述党建、学校党委定期评党建、查党建等,强化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同时,高校党委要用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一有力武器,进一步细化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指标体系,突出绩效考核,划好清单,明确问责情形。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等力量,打造“立体化”的监督考核体系,增强监督考核的时效性、创新性和吸引力;在范围上,可采取组织评价、民主测评、个人自评相结合的多重评价体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内容上,可以针对党组织建设情况、履职尽责情况、“三会一课”开展情况、党建基础材料完备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分,实现对党组织书记工作的总体评价。

3.5 健全激励机制是保障

一方面要从精神层面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在政治上充分尊重,营造“有为才有位”的党建文化,提高其岗位荣誉感;二是职业生涯政策上要倾斜,要尊重不同来源的党组织书记的发展需求;三是心理上要关怀,时刻关心、充分理解基层党组织书记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工作质量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待遇、授予荣誉、晋升职务职称、业务进修等,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总之,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环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为服务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