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登华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以教材为基础,以长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灵活运用新教材,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易于理解,加强生活环节,深入提炼教材内容,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通过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学策略,希望有助于推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学;策略;研究
前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老师要注重教育方法,改进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加强道德和法治意识建设,热爱生活,在创新的新时代培养孩子,引导他扣上生活的第一个按钮。
另一方面,老师要留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快速、不成熟和不稳定的。他们对许多新事物感兴趣,但他们往往精神脆弱,无法忍受长期艰苦的学习。他们喜欢与众不同,而且他们总是有不同的想法。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重视教材的委托,充分利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真实性、综合性和能动性。关注學生思想道德结构,灵活运用新教材,使小学德育与法治课程尽可能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气氛,使小学生更喜欢这门课。
一、充分利用教材加强生活联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知识框架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的依赖和关注。培养孩子的判断、选择和适应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样做,老师可以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作用。逐步发展和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课堂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做到随时“进入”和“走出”。所谓的“进入”。就是认真掌握教材提供的学习环节,进行必要的知识、理解、判断、分析和应用。例如,在教学《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但这是还不够。还要通过组织引导学生,从相关生活体验开始。重点探索主题活动,引发公民对身份和权利的讨论。学生们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由此,学生可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不明确的概念。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形成被称为“走出”。
二、深入课本教材内容,建立学习的榜样
对于比功课好的孩子来说,单纯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让他们讨厌这个话题。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他们都不愿意在课堂上学习。因此,要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始,引导他们逐步实现道德法治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榜样力量是无限的。因此,有经验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新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当前课程,找到了学生生活的原型。反映生活的原型,把课本上写的知识变成现实,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变成现实。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就不是形而上学,不是事不关己了。相反,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原型的真实体验触发自己的思维。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和悲伤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总结。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起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完善道德和法律体系,进而完成教育任务。
三、根据知识的构成全面审视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全面地审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教科书编写者的良好意图。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的。通过实例,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活动的方式自主学习,以知识体系的整体结构为基础,通过不同的学习阶段,让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小公民。利用新教材,要解决教材面向全国广大地区的共性和本土化问题,加强对教材地域特色的研究。
在新形势下,教师不需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经常关心身边的事物,从专业的角度收集、整理、提炼德治的具体事例,巧妙地吹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号角”。根据德育时效性原则,将小学道德与法治与各种教育节日相结合,积极联系行业主管部门,拓宽德育渠道。例如,禁毒宣传日(6月26日)、交通安全日(12月2日)、法律宣传日(12月4日)等,让教育发挥最高的作用。
四、大胆创新教材,鼓励个性化学习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这句话也适用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大胆创新,将自然、人文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经济社会背景的典型内容纳入教案资源体系。在学校部门,教授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1)丰富的课堂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提倡独立、合作和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索。大家都知道,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是一个思想内化的过程,单纯依靠教育并不能解决问题,但问题的关键是对的,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合作调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地学习。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必须正确把握自己的学习热情。根据课程内容,巧妙选择合适的学习组织。简而言之,要在教育目标的基础,选择“刺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例如:在教学《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居民身份证使用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就“身份证的用途很大。以及它毫无意义。”进行辩论。通过这次辩论,让学生明确了正确的认知,并牢记在心。此外,为了给学生留下更直观的印象,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错误使用身份证的危害,创新了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课堂是教育的主体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无疑应该重视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但只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的德育法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效果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经验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致力于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空间。
例如:学习《公民意味着做什么》时。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先理解,掌握简单知识,完成记忆。然后展示课本上的问题,留下问题并在等待上课时帮助解决。此外,根据教学和组织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身份证的情况。区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错误的使用案例,并计划在课堂上进行沟通和讨论。课后,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教学掌握情况,自觉安排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巩固。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学习安排,学生可以紧密围绕课堂学习中心开展理解和体验活动,完成思想的培养,完成预定的教育目标。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探索生活教材的内容和材料,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境体验[J].教育艺术,2020(12):17.
[2]徐志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艺术,2020(12):38-39.
[3]黄琴.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9(12):126-127.
[4]黄志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848-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