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身教育理念审视中国学校教育改革

2021-11-11 18:50王彦飞王学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校教育改革

王彦飞 王学东

摘 要:本研究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以终身教育的发展与传承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突破口,审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丰富我国学校教育理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步伐。终身教育是当前国际上主流教育理念,在我国由于地域与民族存在一定特殊性,使得我国终身教育地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取代分数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本文旨在梳理终身教育地发展脉络,分析终身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为正视素质教育理念,传播终身教育思想打下基础。并且梳理终身教育发展特点及未来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策略存在共性规律,为今后中国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0-0112-04

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兴起于法国,终身教育的出现主要是受当时欧洲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知识与技术水平飞速进步,致使工人自身的素养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产生的技术进步与工人综合素养停滞不前的矛盾。加之适龄、适宜的工人数量相对较少,为了缓解生产矛盾,提升法国生产能力,特提出了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终身教育旨在让社会劳动者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体系,满足不断发展新技术的需求,来更好地胜任自身的工作。终身教育顾名思义便是未来适应社会发展,人类从生到死都需要进行教育。终身教育可以细化为两大主线,首先是教育“时间”这一主线,终身教育所持续的時间相对较长,从生至死都需要进行学习;再就是教育“场所”这一主线,为了更好地贯彻终身教育,需要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需要进行学习,不限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工作单位,或者由于终身教育理念很好地缓解了生产知识和技术进步与社会劳动者能力之间的矛盾,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很快这一理念便传递到世界各地。

中国自古便非常重视对国民的教育,有教育优先的传统。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相应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教育体系改革,延伸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地作用。中国如何适应当下人才培养,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全民学习等学习理念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教育的主基调。我国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寻找终身教育理念来更好地适应未来地发展[1]。

从教育理念上看,我国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提倡终身教育,但是现实中很多省市的教育思想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忽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养形成。由于终身教育方面的法规性文件缺失,终身教育发展指导不利,终身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举步维艰,很难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作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教育理论,引领着世界各国进行教育变革与发展。终身教育思想作为当下主流教育思想其理论的起点和重点都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时间和场所两大主线来强化人在每一阶段均要接受教育。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以人类全面发展和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理念,从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审视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人类提出的挑战和要求。终身教育理念辩证地审视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对一些不符合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批判,打破学校教育壁垒,倡导实施社会和学校共同培养优质人才的育人模式[2]。这一教育理念是以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审视教育问题,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终身教育理念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是一种相对前卫,符合当下人类发展的教育理论,受终身教育理念的传播,让世人以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教育问题。以往人们提及教育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处于相对封闭的学校教育,虽然伴随着社会发展部分学者也提出了大教育的观念,但是根植于人类内心的文化依然是狭义教育——学校教育。因此,社会上大多数人提及学习和教育首先想到的便是学校,并狭隘地认为学校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认为孩子的成长便是家长配合学校,让学生一年一年顺利完成学业,而学段教育的结束也意味着孩子一生所受教育的结束。持这一观点的家长,对于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对于知识的了解也相对落后,对于教育在整个人类成长中的作用定位不清晰,与时代的发展相背离。而很多学者所强调的教育改革,多指在学校进行的变革,仅仅是就教育而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难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们不断去面对生存和生活带来的诸多问题,人越是年岁高,所面对的生存和生活的问题也会越繁琐。因为,老年人所掌握的知识和生存技能与社会的发展出现脱节,特别是当前很多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生理因素也不能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缺少相对前卫的知识体系,让部分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举步维艰。因此,终身教育认为教育不是单纯学校的事情,应是贯穿于人类一生的教育;教育也并非单纯是家庭的问题,应是家庭和社会的综合问题。所以终身教育认为教育是人的一生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育。终身教育的提出,是人类对教育认识的深化与超越。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让很多专家学者重新审视现有的学校教育问题,让人们认识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总结创新。可以说终身教育理念自诞生之日起,便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多当代教育理论的提出均是源自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讲终身教育思想贯穿于世界的发展,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1 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垄断地位

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改革,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垄断地位,让人们以全新视角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和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育人理念上存在着分歧,并非单一就教育而论教育,而是将教育视为一个系统的综合体,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宽泛,主要有学校、家庭、社会、工作等所有环境下进行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是人类面对生存与生活挑战所必备的资源[3]。如果不能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去审视时下的教育问题,就教育而论教育,将教育改革仅仅是停留在学校层面,则很难从本质上解决教育的瓶颈问题,也很难通过现有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出优质的建设人才。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垄断地位,丰富了教育内涵,深化了教育的概念,即使学校以外的一些事物,终身教育也视其为教育因素,并将其纳入教育序列,弥补学校教育制度给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局限性。丰富了教育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终身教育深化了学校教育内涵

终身教育理念诞生的时间,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人类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信息化的普及让知识的传递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很难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与学校教育自身所存在的缺点有一定关系,虽然终身教育并未正面否定学校教育,但在理念的宣传和推广过程中,对现实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是辩证的批判,在肯定学校教育自身所存在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了学校教育在人类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作为人类知识与文化最主要传播机构,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然存在,而且会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终身教育是内涵非常宽泛的教育。在很多方面终身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着交叉和延续,但并非是简单地重复、延伸和叠加[4]。终身教育肯定了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的意义和地位,也不排斥学校教育的存在与价值,终身教育思想指出了学校教育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终身教育思想也强调了学校教育存在的意义。终身教育思想认为在人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接受教育,而学校教育更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定型阶段,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终身教育的方向性和科学性使得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学校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校教育理念有了一定变革,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将教育的目的从单一地习得知识转变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国家建设者。在学习手段上由过去注重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理念的养成。这主要是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中认为学校教育在人的终身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是一个蓄力或者是准备阶段,是为更好地进入社会并适应这个社会所进行的蓄力和准备。因此,在当前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应该更加侧重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应过分迷恋学科知识的习得,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便可以解决当前世人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资源来服务教育生产,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在我国,教育一直都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很多家长老师都疲于奔波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取名校,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在班级中的名次靠前,很多家长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进行强化学习。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孩子的眼镜片越来越厚,出现这样结果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我国不断地对教育进行改革,力争实现教育突破,但是无论哪次教育改革,都难以突破分数带来的魔咒,走来走去还是回到了原点,还是在走应试路线。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有利于我国教育向前发展,首先是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在我国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使得学生被动去学习,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厌学情绪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教与学的主要矛盾,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缓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成为我国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终身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让很多国人认识到孩子的学习时间相对较长,孩子所经历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孩子在一定阶段所取得的分数仅仅代表过去的一个时间段,而这些阶段和终身学习相比,也仅仅是短暂的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无论是来自书本还是来自实践,只要是被学生掌握后那就是这些知识落后的开始,便需要更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再多,分数再高那也仅仅代表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因此,我们有必要以终身教育的观点来审视一下当前我国的教育,特别是我国的教育目的与教学方法。教育目的过于功利化,过分夸大考取一所优秀的大学对于孩子终身的意义,在教学方法上过于注重灌输式,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校在未来人类发展中,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场所,更应该是正确学习观的树立场所,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场所。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理念由于受到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在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变革,特别是2001年新课标地颁布与实施,让我国的专家学者和学校校长与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工作,重新定位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这些教育制度的变革虽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撼动应试教育这座大山,让更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同清泉般渗入到现有的教育制度中。从中可以看出终身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二者是对立统一地关系,教育理念上存在着一定对立关系,而在教育目的等方面又存在着统一的关系。终身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共同进步的关系[5]。

3 终身教育深化了学校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宣传与推广,使得人们对于成人教育的内涵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很多人纷纷报名参加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老年大学等,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更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无论是从功利角度上讲还是从私人角度上讲都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国人文化修养的提升,也有利于终身教育理念在中国地践行。

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类一生的教育,传统的学校教育认为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后,便意味着整个教育的完结。终身教育则认为这是人类继续教育的开始,是教育的第二个阶段。传统的学校教育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各自为战,割裂了三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过于重视学校教育在这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忽视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实际上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伴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于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会更高,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社会人去学习。

4 结语

终身教育作为近代很多教育理念的起点,对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世界的进步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解决办法。人类终会老去这是自然界无法改变的事实,新知识也会很快被更新的知识所代替,为了实现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革新教育理念终身学习。社会会惩罚那些不坚持学习的人,时代会抛弃那些不继续努力的人,成绩仅仅代表过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是实现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6]。本文旨在梳理终身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脉络,分析当前终身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为正视当前我国学科教学理念,传播终身教育思想打下基础。并且梳理终身教育发展特点与未来发展策略存在共性的规律,为今后我国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赵穗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菲力浦·孔布斯著.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持田荣一,森隆夫,等.终身教育大全[M].龚同、林赢等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4〕西里尔·豪尔.学习模式—终身教育的新展望[M].江金惠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8〕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9〕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0〕彭坤明,金麗霞.关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实践逻辑的讨论[J].终身教育研究,2017,5(02):29-30.

〔11〕吴遵民.终身教育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12〕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3〕吴遵民.终身教育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14〕唐建.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终身教育发展路径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9,1(15):156+158.

〔15〕徐莉.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郝克明学校教育系统变革思想评述[J].终身教育研究,2017,28(06):47.

〔16〕朱敏,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全球发展回溯与未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01):61-63.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校教育改革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改革”就是涨价吗?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