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挎斗儿”?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人清楚。其实,它是“挎斗儿”车的简称,分为两种,一种是三轮摩托挎斗儿,在摩托车的右侧装一个坐人的挎斗儿车,也简称“挎子”。电影里常见士兵、警察乘坐这种车,它机动灵活、轻便快捷。二十多年前,城市的公安人员还配备着这种车辆,屁股冒烟,嘟嘟作响,风驰电掣,好不威风。现在,摩托挎斗儿基本上绝迹了,至少在大城市已很难见到。
另一种是母子“挎斗儿”,是仿照三轮摩托的样子在自行车上增加一个带车轮的木制小箱包,上面翻盖或侧面开门。这种挎斗儿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市年轻夫妇专门为接送孩子准备的,又称“母子车”。
摩托挎斗儿这里姑且不论,我们只说这自行车“挎斗儿”。
二三十年前大城市里,机动车虽然不算多,但城市建设落后,道路狭窄,时有拥堵,当然,拥堵主要是由成群结队的自行车造成,尤其是到了上下班的高峰时段,马路上时不时会发生一些“肠梗阻”现象。有时骑着自行车,不知什么时候前面堵得水泄不通,你稍作犹豫,再想调头返回,后面又堵成了一团。你是进又进不得,退也退不得,干着急,没办法,只能眼巴巴在那儿等着。想当年,我被堵在路上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在天津流行过“三大怪”的说法——“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棚满街盖,骑车没有走路快”,可见堵车现象之严重。据说当年天津市自行车的拥有量为全国之冠,道路狭窄,自行车多,加上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拥堵于是在所难免。对此,交管部门就开展了对自行车的重点整治,其中有一条规定:严禁在马路上骑自行车带人。
自行车不准骑车带人,这一规定对减少拥堵和事故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这项规定给有小孩子的年轻夫妇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双职工上下班,家里如果没有老人照料,孩子就要送到幼儿园、托儿所,一来一去,接送就成了问题。抱着孩子走路?道远人累,体力不支;乘坐公共汽车?人多拥挤,时间也难保障。买辆私家汽车?那时候的私家车比现在的私人游艇还少,别说没有卖的,就是有,人们也买不起。中国人那时普遍的收入水平只够省吃俭用买辆自行车的,青年职工一个月拿着三四十元钱的工资,买汽车无异于痴人说梦。
“骑车不准带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万般无奈,家长们只有另想主意,自行车不让带人,但没说挎斗儿不行呀,法无禁止则可为。于是人们仿照三轮摩托,依葫芦画瓢,将自行车改装成了母子挎斗儿,它成了当年每一个年轻父母首选的交通工具。
别的城市不清楚,反正天津的母子“挎斗儿”是当年街面上的一景。到了上下班时间,马路上到处是各式各样的挎斗儿车。只见妈妈们手握车把,表情木然,急匆匆地骑着车子往家里赶。旁边的挎斗儿里还装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呢!她们得赶快回去做好饭把他们喂饱。
一时间,五颜六色,样式各异的母子“挎斗儿”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它们做工精巧,争奇斗艳,俨然是一道流动的“挎斗儿”车展。
当年,天津街面上跑着多少辆“挎斗儿”车,没有人做过统计,我估计得有十万辆以上。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量,却没有任何厂家抓住这个商机投入设计生产,所有的商店都不卖母子“挎斗儿”车。这些车基本上都出自孩子他爸之手,尤其是自行车旁挎的那个“斗儿”,形状颜色,各不相同,几乎没有重样的。用木板做好的包箱“挎斗儿”,刷上油漆,绘上图案,有门有盖有窗户。“挎斗儿”里面布置得舒服妥帖,被褥、食品、水瓶、玩具,一应俱全。孩子在里面或坐或卧,看景观色,悠哉游哉。当然,这么说多少有点昧良心,能有小汽车,谁忍心让孩子受这份活罪。“挎斗儿”不仅空间有限,而且冬天贼冷,夏天奇热,把祖国的花朵放在这样的闷罐里憋着,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物资贫乏年代里的人们,将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条件的落后也催生出了数不清的能工巧匠。为了下一代的成长,爸爸们想尽了办法、挖空了心思,为给孩子搭建一座漂亮舒适的流动小窝,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找材料、做木工、刷油漆、焊车架、装车轮,小小的“挎斗儿”车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假如有人没有手艺也没有条件制作“挎斗儿”,没关系,可以到旧物市场去买别人家不再需要的二手“挎斗儿”。
不知从哪一天起,“挎斗儿”似乎一夜之间从街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现在再想找一辆当年那种母子挎斗儿也许比收藏一辆老爷车还难。这正应了那句话:“不是我们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
说完“挎斗儿”再说来说说“面的”。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城市里的出租车还比较少见,只有高档宾馆门口才有为数不多的出租车。当年人们出行,主要依靠公交车、自行车,私家车几近于无。那时候,在某个单位开小车的司机可是风光无限,炙手可热,许多人都会有求于他。一来,小车司机都是伺候头儿的,在领导鞍前马后精心伺候,大都是领导的红人、心腹,能得到好处不说,一般人还轻易不能得罪,得罪了司机,说不定什么时候他给你“上眼药”“紧鞋带”,在领导面前说你的坏话。二来,当年没有出租车,谁家有点私事,老人孩子生病,娶媳妇嫁姑娘,运送大件东西,免不了要麻烦单位的司机。开着公家的车干点儿私活,既落人情,也得实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出行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私家车还没有普及之前,城市中自然迎来了一波出租车数量的增长,这其中最先大量投入市场的便是那种黄“面的”。
“面的”是“面包的士”的简称,“的”读(di),不读(de),它是出租车英文Taxi的汉译简称,因形似传统的长方形面包,也称面包车。
“面的”刚面世那会儿,我听院里的大娘们议论:“大街上到处跑的小黄车,明明是铁的,怎么上面写着是‘面的(de)呢?”街道大娘们平时极少乘坐出租车,难免会闹出点笑话。
“面的”的主要车型基本上就是黄色的“大发”牌微型面包车,俗称“黄大发”。当年生产“大发”的天津汽车公司曾在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广告,广告词用的是:“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简洁明了,十分迎合人们对发财致富的渴望。
“面的”耗油少,空间大,座位多,价格低,备受出租车司机的欢迎。当然,普通市民也喜欢坐这种车。一是起步价低,各城市五公里之内最初三、五块钱,一定的公里数内基本上每公里一块钱。二是车内宽敞,最多能载七位乘客,有时几个人合伙搭乘一辆“面的”,比坐公共汽车还划算还便宜。此外,当需要拉一些货物时,比如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什么的,都能塞进车里,是典型的客货两便的经济型出租车。
想当年,黄“面的”驰骋车场,威风凛凛,穿梭于大中城市的大街小巷,黄色的车流像一条条黄色丝带,将发展中的城市点缀得鲜活生动。据说,在“面的”发展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城区的街面上,每天就跑着三万多辆“黄大发”,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气派。
当然,过犹不及,“面的”的急速膨胀,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有的人将其贬为“黄灾”泛滥,“黄虫”横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面的”自身的缺陷也日渐显现,除了车型单一、配置较低以外,废气污染也比较严重,一些城市从环保、安全和城市形象考虑,开始陆续淘汰“面的”,换成了轿车型出租车。2005年10月1日,天津市最后一批“面的”禁止运营,全国主要城市的出租车行业彻底告别了“面的”时代。
“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你挥一挥手,作别天边的云彩。”“大发”车停产以后,形容憔悴的“面的”带着一脸的忧伤无奈,被人们无情地抛弃了。说句心里话,许多人还是会怀念着它,他们并不因乘坐“面的”而感到羞愧辱没,绝大多数百姓出门打“的”为的是方便,图的是实惠,不大考虑舒适和体面。那些年,我只要乘坐出租车,首选的就是“面的”,不為别的,就为了省钱。
随着时间的流转,不知不觉间,“面的”已从生活中消失多年。当我再次看到它时,它已成为首都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记录着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的风景。
时代前行的节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下的街头,私家车已成主流,公共交通事业也与时俱进,传统的出租车之外,新生的网约车更是随叫随到。而当我们回望岁月时,一面感慨着“挎斗儿”和“黄面的”的相继消失,一面也在感受着出行方式迭代下的时代加速度。
责任编辑 高 璟
作者简介:
张映勤,1962年生,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编审,《天津文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