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岚岚和我绝交了。她是我最要好的同事,我甚至把她看成是闺蜜。她这样突如其来地发难,我一时间接受不了。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会她一起去卫生间,她却摇摇头说:“不行,有点儿忙。”我赶忙说:“没事,你先忙,我等你一会儿。”她没再说话。过了大概十几分钟,我看她还没有要起身的意思,就催了一下:“还没忙完吗?”谁知她突然就发火了,大吼道:“你有完没完,上个厕所还要人陪,幼儿园小孩吗?”见我惊得目瞪口呆,她又接着说:“我早受够你了,做什么都要我陪着,你自己一个人做不了事吗?”她的话引来了在场同事的目光,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太丢人了。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和她说过话。
人都是如何学会独处的呢?那天后,我强迫自己去习惯一个人,却发现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感觉空落落的很难熬。何况我打心里不觉得这是什么缺点啊,不喜欢独处也是错吗?
马赛克
曹序心理咨询师
其实很多人都面临着无法独处的困境,在一些人的说法里,学会独处似乎是一种不得已的长大,似乎我们必须要经历无数个痛苦的孤独时刻,才能从这摸爬滚打中学会忍受孤独。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从陪伴中学会独处的。
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在依恋理论中谈到:“独处的能力是在孩童时期培养建立起来的,孩子的独立是一个不断回头望的过程。”就像你会经常看到,幼小的孩子跑远玩耍一阵,就会回过头,跑回母亲身边。孩子将母亲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当他在独自冒险中感到不安时,就会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庇护。如此往复,当孩子对母亲的陪伴感到安心时,不需要母亲真实在场,他们也能感到安全,并由此发展出对外探索世界的能力。心理学家温尼克特将这种关注外界,并与之产生连结的能力称为“自我关联性”。他认为,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更多产生的是对他人、他物的依赖,而不是我们以为的孤独。
你身边一定也有一些习惯于独处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在独处时,面对的并不是空白,而是更广阔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人阅读大量书籍,有的人环游世界,有的人吟诗作画……他们在独处的时间里,不断拓宽自己生命的维度,并从中汲取快乐。
你在信中提到,当你强迫自己一个人独处时,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温尼克特将这种状态称作“本我关联性”。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本我关联”的状态,就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强烈需求,孤独变成了一种被迫承受的痛苦。
那么怎么做才能实现积极地独处呢?
首先,建立一段矫正性的亲密关系。假若早期的生活经历,没能让你感到充分安全,一段稳定的、健康的亲密关系也许能够带给你矫正性的体验。当你的内在自我感到稳定和安全时,你也能逐渐从本我关联,转向自我关联,不再将注意力放在持续性的陪伴,而能够专注于对外界的探索。
其次,尝试多一些接纳。第一次面对孤独是痛苦的,因为恐惧痛苦,而百般躲避更令人身心俱疲。不如试试不再去躲避它,接纳那些陌生而不舒服的感受,让自己留在情绪里。
最后,设定一个使命。在落基山脉独自生活将近50年的探险家比利·巴尔,将观察环境作为自己的生活使命。他生活在山間一个废弃的采矿棚里,坚持记录下对环境的观察,例如今天的降雪量、这个月出现的动物……这个使命让他的独处充满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