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对直接接触冷凝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1-11-11 08:06叶亚楠丛腾龙顾汉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孔单孔冷凝

叶亚楠,肖 瑶,丛腾龙,张 伟,顾汉洋

(上海交通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在核电站如AP1000发生小破口失水事故后,自动降压系统通过鼓泡器将高温高压蒸汽排放入内置换料水箱中,蒸汽与内置换料水箱内的过冷水发生直接接触冷凝。研究鼓泡器的直接接触冷凝现象对反应堆运行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对直接接触冷凝开展了广泛的实验和数值研究[1-6],大多研究基于单孔,针对双孔及多孔的研究开展得较少。Cho等[7]实验研究了孔数对鼓泡器冷凝的影响,实验中使用不同节径比和喷孔排列方式的实验件,结果表明主频随着水箱温度和节径比的增加而增加。Li等[8]研究表明双孔的最大膨胀率随蒸汽流速和水温的增加而增加,双孔的压力脉动频率小于同等质量流速下单孔的频率。Wang等[9]对双孔喷嘴的蒸汽冷凝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了节距比对蒸汽羽流的影响,当节径比从1.2增至2.5时,两个蒸汽羽流从合并变为独立。此外,Wang等[9]还分析了沿径向方向的热工水力参数,发现了膨胀波和压缩波的存在。以上文献针对孔数对冷凝流型的影响尚未详细分析,且对于孔数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文对孔径10 mm、节径比3.5的双孔鼓泡器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压力脉动和高速摄像机的同步数据,并与单孔冷凝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孔数对冷凝流型和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1 实验系统及方法

1.1 实验系统

图1给出直接接触冷凝的实验系统。电锅炉内产生饱和蒸汽,蒸汽通过鼓泡器注入过冷水箱。蒸汽质量流速通过阀门调节并用涡街流量计测量。电锅炉最高工作压力为6 MPa,加热功率为840 kW。为准确调节和测量蒸汽的质量流速,蒸汽管道分为3个支路,分别安装调节阀和涡街流量计。冷凝水箱为底面直径为1 000 mm、高为1 700 mm的圆柱型开口水箱,为了高速摄像机的可视化测量,水箱侧面安装了PC板视窗。为准确测量水箱中的压力脉动,水箱内壁贴有吸音海绵。高速摄像机的型号为Phantom V310,最高帧率为3 000 fps。

图1 实验系统示意图

图2给出热电偶和压力脉动传感器布置位置。使用喷孔前方35 mm、下方30 mm处的热电偶温度为水箱的定性温度。使用喷孔前方35 mm、下方80 mm处的压力脉动传感器测量水箱内压力的波动。压力脉动传感器的量程为-200~200 kPa,精度为0.1%,频率为200 kHz。

图2 热电偶和压力脉动传感器的位置

1.2 实验方法

本实验的背景是核电站发生小破口失水事故,自动降压系统通过鼓泡器将高温高压蒸汽排放入内置换料水箱中,蒸汽与水箱内的过冷水发生直接触凝。根据文献调研,事故中高温高压蒸汽的速度可达到亚声速和声速,而亚声速的羽流流型和压力脉动信息随着蒸汽质量流速变化较大,因此选择50~500 kg/(m2·s)的质量流速。水箱温度选择与核电站内置换料水箱相似的温度范围35~85 ℃。

实验首先向电锅炉和水箱注水至目标液位。然后启动电锅炉电源并逐步加功率,待电锅炉压力上升至目标值,打开系统的手动阀向水箱中排放蒸汽以排除管道中的不凝气体。在蒸汽排放过程中,通过调节阀把蒸汽的质量流速调到目标值,待水箱温度由于蒸汽的注入上升至目标值,同步记录压力脉动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的数据。压力脉动传感器记录的时间为10 s,记录频率为10 kHz。高速摄像机记录的时间为0.5 s,记录频率为5 kHz。表1列出具体的实验工况。

表1 实验工况

1.3 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

压力脉动强度用压力脉动的均方根来定量描述,压力脉动均方根的计算方法为:

(1)

(2)

其中:pi为瞬时压力脉动;pave为平均压力;prms为压力脉动的均方根;k为计算样本的数量。

表2列出直接测得的数据和计算数据的不确定度。

表2 主要参数的不确定度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冷凝相图

经过对单孔和双孔直接接触冷凝实验研究,并结合文献调研得出的信息,依据羽流形状的变化得出直接接触冷凝的6种典型流型,分别为间歇区(C)、过渡区(TC)、冷凝振荡区(CO)、稳定冷凝区(SC)、泡状冷凝振荡区(BCO)和界面振荡冷凝区(IOC)。

图3给出单孔和双孔的冷凝相图。由图3可看出,单孔和双孔冷凝相图的C区和CO区的分界线分别处于质量流速G为150 kg/(m2·s)和100 kg/(m2·s)位置。单孔和双孔冷凝相图的CO区和SC区的分界线分别处于质量流速为450 kg/(m2·s)和400 kg/(m2·s)位置。双孔情况下,冷凝相图的界限向低流量区域移动。

a——单孔;b——双孔

C和CO区的转变准则为过冷水能否进入喷孔内部发生管内冷凝。Liang等[10]基于能量平衡通过蒸汽供应速率和冷凝速率的平衡建立如式(3)的C区的转变准则。

(3)

其中:h为界面传热系数;Ai为界面面积;ρs为蒸汽密度;vs为喷孔蒸汽速度;Rn为喷孔半径;hfg为潜热;Tsat为饱和蒸汽温度;Tw为水温。

CO和SC区的转变判定标准为气泡体积能否维持不变。如果蒸汽能量不能通过蒸汽气泡界面完全传递到过冷水中,蒸汽的气泡将变大。Liang等[10]基于能量平衡建立如式(4)的CO区的转变判定标准。

(4)

其中,Db为最大稳定气泡的直径。

由式(3)、(4)可知,造成单孔和双孔冷凝相图不同的原因为:1) 双孔的两个羽流增强了过冷水搅混,增大了界面传热系数;2) 过冷水的热分层现象减弱,过冷水局部温度降低。

图4给出典型工况冷凝流型。由图4a可看出,质量流速为350 kg/(m2·s)、水温为35 ℃工况,单孔处于CO区,而双孔已经达到了SC区。由图4b可看出,质量流速为500 kg/(m2·s)、水温为35 ℃工况,单孔和双孔均处于SC区。从典型工况的冷凝流型可得出双孔造成冷凝提前达到稳定。

a——G=350 kg/(m2·s),Tw=35 ℃;b——G=500 kg/(m2·s),Tw=35 ℃

2.2 压力脉动强度

图5给出水温为35、60和85 ℃时单孔和双孔压力脉动强度随质量流速的变化。单孔冷凝压力脉动强度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CO区的压力脉动强度大于SC区,压力脉动强度的转折点对应了CO区向SC区的转变。双孔冷凝压力脉动强度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由图5可得出,双孔CO区和SC区的分界线处的质量流速比单孔小,说明双孔比单孔提前达到稳定冷凝。低质量流速双孔的压力脉动强度要大于单孔,但是由于双孔先达到SC区,压力脉动强度下降,导致单孔的压力脉动强度大于双孔。随后处于SC区的双孔压力脉动强度随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当单孔也达到SC区时,双孔的压力脉动强度反超单孔。

图5 压力脉动强度随质量流速的变化

图6给出质量流速为200、350和500 kg/(m2·s)时单孔和双孔压力脉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对于不同的质量流速,压力脉动强度呈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水箱压力脉动强度随温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由单孔冷凝实验已得出规律,空泡群溃灭到最小体积时,水箱内出现压力脉动峰值。压力脉动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1) 空泡群体积的大小,空泡群体积越大,压力脉动峰值越大;2) 空泡群溃灭时间,溃灭时间越短,压力脉动越剧烈。在给定的质量流速下,过冷水的冷凝能力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弱,这将导致空泡群的体积增大,因此压力脉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高温区,空泡群的溃灭时间对压力脉动强度起主导作用。由于过冷水温度升高,空泡群溃灭时间变长,压力脉动强度变小。对于单孔和双孔冷凝,CO区和BCO区、SC区和IOC区存在明显的分割线。但由于孔数的增加,导致双孔的转折点的温度比单孔低。这与由羽流形状给出的图3呈现的规律相同。

图6 压力脉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2.3 压力脉动频率

冷凝压力脉动频率f是反应冷凝过程特征的重要物理参数,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脉动的频率。Song等[11]提出压力脉动由羽流脱落下的气泡团的体积变化产生,双孔的羽流之间存在影响,势必会造成频率的变化。

图7给出温度为35、55和75 ℃时单孔和双孔频率随质量流速的变化。对于不同的温度,频率呈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水箱压力脉动频率随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对于单孔和双孔冷凝,在CO和BCO区,频率随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在SC和IOC区,频率随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减少。CO区和SC区、BCO区和IOC区存在明显的分割线。但由于孔数的增加导致双孔的转折点的质量流速比单孔低。这与由羽流形状给出的图3呈现的规律相同。根据本文实验结果表明,羽流先缓慢生长,随后从羽流上脱落的气泡团在冷凝的作用下,体积变化到最小产生压力脉动。在低质量流速的不稳定冷凝区,随质量流速的增加,气泡的生长速度增加,所以压力脉动产生的频率增加。在高质量流速的稳定冷凝区,羽流的长度变化不明显,随质量流速的增加,从稳定冷凝的羽流上脱落下的气泡团变大,气泡团的冷凝速度较慢,频率降低。由于双孔的存在导致羽流提前达到稳定冷凝区,双孔脱落下的气泡团体积大于单孔,所以气泡团的冷凝速度较慢,频率较低。

图7 压力脉动频率随质量流速的变化

图8给出质量流速为200、350和500 kg/(m2·s)时单孔和双孔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对于不同的质量流速,频率呈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水箱压力脉动频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对于相同质量流速的羽流,随过冷水温度的增加,从羽流上脱落下的气泡团变大,气泡团的冷凝速度变慢,频率降低。

图8 压力脉动频率随温度的变化

许多学者对冷凝的频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提出频率的计算公式。为验证不同计算公式的适用性,本文选取Arinobu公式[12],Fukadu公式[13],Damasio公式[14]和Simpson公式[15]进行评价。以上4种关系式的形式列于表3。表3中:v为蒸汽速度;de为喷孔当量直径;cp为蒸汽比定压热容;ΔT为水箱温度。

表3 压力脉动频率计算公式

图9给出质量流速为200 kg/(m2·s)时双孔频率实验数据与公式预测值的对比。从图9可看出:Fukadu公式与Damasio公式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Arinobu公式的预测值大于实验值,而Simpson公式低估了压力脉动的频率。

图9 关系式预测值和实验值的对比

3 结论

本文对双孔直接接触冷凝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喷孔的数量会导致冷凝相图区域分界线的偏移,双孔会使冷凝提前达到稳定冷凝区;2) 单孔和双孔压力脉动强度和频率随热工参数变化趋势相同,但是双孔导致曲线的转折点提前;3) Fukadu公式和Damasio公式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Arinobu公式的预测值大于实验值,而Simpson公式低估了压力脉动的频率。

猜你喜欢
双孔单孔冷凝
箱涵埋深对双孔箱涵结构计算的影响分析
洗脱苯粗苯冷凝冷却器优化改造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双孔腹腔镜与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对比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东北地区双孔石刀研究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LNG接收站BOG再冷凝系统操作参数优化
脱硫罐排放汽无压冷凝净化装置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