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无恙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由龋病引起,为口腔常见病,多发于口腔。牙痛给患儿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痛苦。大部分患儿几乎不能正常生活,急需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主要有髓质切除,髓质增生及根管治疗,应对症状的治疗,尽可能保留活髓及患牙。急性牙髓炎患儿多因诉说能力差,缺乏协作能力,治疗相对困难。急性牙髓炎治疗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是外科治疗的一种方法,包括常规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二者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若采用传统的根管治疗,治疗次数多,治疗时间长,可导致疗效不佳。一次性根管治疗是指一次根管的准备、清洗、消毒、填充等整个过程[1]。本研究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儿童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儿童急性牙髓炎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次根管治疗术组及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每组30 例。多次根管治疗术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14 岁,平均年龄(7.25±2.27)岁。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13 岁,平均年龄(7.55±1.85)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 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术前拍摄根尖片,了解患牙的牙根发育及吸收情况,用2.0%利多卡因麻醉患牙,再开髓,拔除冠髓,拔除根,预备根管,并对根管进行常规消毒。接受常规根管治疗和根管封闭治疗,治疗时间为1 周。如患儿有急性症状,应先开引流管,待症状缓解后再封药。患儿复诊后症状消失,根管干燥,无异味时,可将根管充填,否则继续换药,直至达到要求,整个治疗过程应3~4次。
1.2.2 多次根管治疗术组 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了解患儿病史,术前X 线检查,明确病情,用局部麻醉开髓,彻底打开整个髓室,彻底取出根、冠髓,用根管测长仪测量工作长度。根管预备严格按照牙本质学的要求进行。换药后用生理盐水与过氧化氢交替冲洗根管。准备好根管后,用棉卷隔绝水分,无菌吸湿纸尖干燥根管内液体,观察根尖液体渗出情况。用润滑剂EDTA凝胶治疗弯曲根管,根管成型干燥后,向根管中导入米特克斯喷雾,将注射针插入接近根尖的部位,注入注射针退出,使之处于充填状态,再通过X 线检查确认是否有充填效果,然后进行侧压处理,将三度三次充填的根管封闭,再封闭根冠,完成根管充填等操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牙体疼痛消失时间;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部表情痛苦评分,评分越低,疼痛越轻;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后疼痛症状全部消失,无牙周和牙髓相关的病变,咬合无不适,患儿可正常咀嚼,X 线检查显示根尖正常;有效:X 线检查显示根尖病变明显减轻,根尖稀疏面积明显缩小,治疗后患儿出现轻微的咬合疼痛,轻度影响咀嚼功能;无效:X 线检查显示存在牙周牙髓病变,叩击检查显示阳性,出现牙齿松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牙体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牙体疼痛消失时间为(3.21±1.21)d,短于多次根管治疗术组的(8.55±1.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表情痛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面部表情痛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面部表情痛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患儿的面部表情痛苦评分低于多次根管治疗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表情痛苦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面部表情痛苦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比较,b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n(%)]
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后发展而来的急性牙髓炎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感染或刺激性损伤引起的炎症[3]。牙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痛。该疾病多发生于儿童群体,因儿童年龄小,乳牙发育不成熟,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质量。如不及时发现并治疗此症状,晚期炎症可导致儿童牙髓坏死。当前我国对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以常规治疗为主,效果不明显,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4,5]。
由于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次性根管治疗。为了便于临床治疗,在儿童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中加入一次性根管疗法,可有效地改善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根管治疗的主要作用是评价患儿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以预防和治疗根尖周病变,保护患儿的牙齿,提高根尖周疾病的预防能力。由于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临床医生倾向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此疗法可减少复诊次数和疗程,可有效地降低临床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6,7]。常规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根管治疗。通过根管预备和消毒,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立即充填,减少根管的闭合性差、暂时的闭合性差、根管的复发率,不仅能改善患儿的就医体验,而且能提高远期疗效,减轻患儿的痛苦。实践证明,大部分接受常规根管治疗的患儿均可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其适应证、禁忌证与常规根管治疗十分相似。牙髓炎、牙髓钙化、牙齿损伤、牙髓坏死[8,9]、内吸收等是主要适应证,禁忌证有无功能牙、可疑病变、无望牙、张口受限等。因为一次性根管治疗只需一次就诊,且远期疗效明确,一次性根管治疗比传统根管治疗有更大的临床优势,使得更多的患儿愿意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与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①手术一次完成,避免多种药物或药物灌注,影响儿童根尖周区;②一次性切除坏死的牙髓组织,封闭根管,阻止继发性感染的可能,减少并发症。一次性完成的手术,无需反复确认根管长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术后疗效[10-12]。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成功率,要求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根尖孔的机械刺激,避免根尖孔渗出,彻底清除坏死牙髓组织,尤其是副根管内的坏死牙髓组织,及时消毒,保证根管充填,避免术后疼痛。诊断治疗时,要求相关医务人员坚持最大限度地保留活髓牙齿,多与患儿沟通,充分了解患儿病史,并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进行相应的体检。或者借助X 线等辅助诊断手段,全面准确地做出诊断,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13-15]。
本研究显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牙体疼痛消失时间为(3.21±1.21)d,短于多次根管治疗术组的(8.55±1.6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面部表情痛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组患儿的面部表情痛苦评分(1.56±0.13)分低于多次根管治疗术组的(2.72±0.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多次根管治疗术对儿童急性牙髓炎的疗效相似,但是一次性根管术治疗的疗程缩短,患儿痛苦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