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在学龄期腹股沟疝患儿术后的应用观察

2021-11-11 06:47胡晓萍陈海英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依从性家属护理人员

胡晓萍,陈海英

(光山县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河南 信阳 465450)

腹股沟疝(IH)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多是由于鞘状突未闭合,造成腹腔内肠管通过鞘状突进到阴囊或腹股沟所致,患儿临床多表现为腹胀、剧烈疼痛、频繁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1]。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为临床针对IH患儿常用治疗方式,效果显著[2]。但由于学龄期IH患儿年龄相对较小,术后整体治疗依从性相对偏低,预后效果不尽理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模式是依照信息反馈原理,提出质量管理的模式,具有标准化、科学化、程序化等特点[3]。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光山县人民医院82例学龄期IH患儿,旨在从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等方面探究PDCA模式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本院82例学龄期IH患儿(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按建档时间不同分成两组,各41例。其中PDCA组女4例,男37例,年龄6~13岁,平均(9.51±0.62)岁;对照组女2例,男39例,年龄6~12岁,平均(9.28±0.69)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临床症状、体征等确诊为IH;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符合手术及麻醉指征;听力及表达能力正常者;患儿父母认知正常。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合并肝、心、肾、肺、脑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者;精神疾病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全身免疫性病症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严重营养不良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口头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等,并严密监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记录其病情变化,若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主治医师,对症处理。

PDCA组接受PDCA模式干预。(1)计划。由护理人员收集患儿病历资料,依照具体情况实施详细、科学评估,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2)执行。①健康宣教:由护理人员以童趣化语言形式与患儿交流,并以图文结合和“一对一”访谈、播放动画视频等形式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疾病诱发因素及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措施、正确处理并发症方法,以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IH认知度,要求语速放慢、语调轻柔。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认真、仔细观察患儿心理变化,并装扮成可爱动物形象与患儿交流,并站在患儿角度询问问题,引导其讲述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并保证不会告诉其他人,与患儿建立良好信任关系,及时鼓励患儿,予以肯定,帮助其排除内心种种顾虑,以缓解其负面情绪,并告知患儿有些事情需要其独立面对、完成,为不让爸妈担心,小朋友需要怎么做,如配合医生等,此外,通过讲故事方式告知其遵医嘱治疗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③疼痛干预:依照患儿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如疼痛较强烈,则遵医嘱,以镇痛泵缓解其疼痛感,若疼痛感相对较弱,则通过播放动画片、讲故事、看漫画书等形式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疼痛感。④饮食干预:由护理人员叮嘱患儿家属,多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并和患儿做一个约定,若患儿可坚持完成每日饮食,则予以小印章奖励,让其有努力目标。(3)检查。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以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CAS)对患儿心理状态进行评估(1次/2 d),密切观察病情恢复情况等,及时发现所存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解决方案。(4)处理。召开科室业务学习会议,将干预过程中所存问题公布,引导医护人员端正对待问题态度,召开工作讲评会,针对所存问题实施指导,着眼于改进方案,重视薄弱环节处理,并制定下一步计划。

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依从性,依照患儿遵医嘱用药情况实施评估,完全依从:自主按时完成;依从性一般:需家属督促完成;依从性差:需督促才能勉强完成。(2)以SCAS评分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共132分,若分值≥48分,表示有焦虑情绪,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重。(3)以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评估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疼痛程度,分值:5~15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轻。(4)以本院自制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评估两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分为护理及时性、效果、服务、技术4个维度,每个维度30分,共120分,非常满意:分值>100分;满意:80~100分;不满意:分值<80分,满意、非常满意计入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PDCA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SCAS评分比较

干预后PDCA组SC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CA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PDCA组 41 78.26±6.62 34.53±4.14对照组 41 76.37±7.70 43.22±4.48 t 1.192 9.122 P 0.237 <0.001

2.3 两组FLACC评分比较

术后1 d、3 d PDCA组FLACC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FLACC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FLACC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FLACC评分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 PDCA组 41 12.42±0.35 8.37±0.22 6.12±0.25对照组 41 12.26±0.38 10.24±0.21 7.51±0.29 t 1.983 39.370 23.246 P 0.051 <0.001 <0.001

2.4 两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PDCA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学龄期儿童处于自我意识及人格发展塑形关键期,可理解简单道理,能逐渐控制情绪,但适应能力、接受能力尚未发育成熟,面对陌生人物、环境时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加之手术会对其机体产生一定创伤,易致使其对护理干预及治疗产生排斥情绪,影响预后效果[4]。故临床应采取合理、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现阶段,临床针对学龄期IH患儿术后多以传统护理措施干预,多注重病情观察及干预,往往忽略其内心真实感受,难以使患儿完全理解、充分引起其共鸣,相对缺乏人性化及系统化,护理效果不尽理想。PDCA模式是针对患者病情、心理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性修订、完善操作流程的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相比,更具人性化、系统化[5]。本研究数据显示,PDCA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优,干预后SCAS评分较对照组低,术后1 d、3 d FLACC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PDCA模式应用于学龄期IH患儿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调节心理状态,缓解术后疼痛感。原因分析为护理人员通过装扮成动物形象、以童趣化语言形式与患儿交流,利于让患儿卸下防备心理,便于沟通和拉近彼此距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采用动画视频播放等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形式多样且丰富,更易被患儿理解、接受,进一步提高其对自身病症认知程度,以讲故事形式告知其治疗重要性及必要性,及时予以其鼓励及肯定,与其建立约定,设定奖励机制,进而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加之站在其角度询问问题,引导其讲述自己内心想法及感受,针对其具体情况实施心理干预,帮助其排除内心种种顾虑,激发其树立战胜“病魔”信心,进而有效调节其心理状态,并通过多种形式转移其注意力,利于缓解其术后疼痛感,此外,本研究数据还显示,PDCA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97.56%较对照组73.17%高(P<0.05),提示,PDCA模式应用于学龄期IH患儿能有效提升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究其原因可能与PDCA模式及时反馈、改进,使整个护理过程更具有序性、连贯性,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有关,进而利于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作出更高评价。

综上所述,PDCA模式应用于学龄期IH患儿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调节心理状态,缓解术后疼痛感,提升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依从性家属护理人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