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与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性研究

2021-11-11 06:47王冬丽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血常规颈动脉斑块

王冬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 检验科,河南 漯河 462000)

脑梗死是由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1-2],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是中老年群体的主要致残、致死原因之一。临床一般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脑梗死,诊断准确率高,但对医疗条件的要求较高并且影像学改变存在滞后性的特点[3]。目前临床相关研究认为糖脂代谢异常会改变血液流变学,导致血管炎性反应,进而堵塞血管,引发动脉硬化,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血常规是临床基础的检查内容,本文就血常规指标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5.88±3.37)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1.98±0.42)年。对照组男63名,女37名;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5.93±3.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者经颅脑CT、MRI检查结果确诊为脑梗死;②所有受检对象均自愿参与并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存在严重急慢性感染者;③接受放化疗、血液透析治疗者;④存在颅内出血、血液系统疾病、贫血者;⑤近期服用过影响血小板聚集或检查结果的药物者;⑥心源性脑梗死、其他原因所致的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

颈动脉超声检查:仪器选用美国飞利浦生产的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7.5 MHz。检查时受检者取仰卧位,放置软枕于颈下,充分显露颈部,头部向检查侧对侧偏转,对两侧的颈总动脉起始部、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颅外段进行测定。判定标准:IMT低于1.0 mm为正常,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分别对应1.0~1.2 mm、>1.2 mm。根据形态学和回声特征判定斑块性质,斑块在超声下可分为低回声、低密度的脂质软斑块;中等回声纤维扁平斑块,富含胶原组织,密度适当增加;钙化硬斑块具有强回声和声学阴影,密度较高;回声强度不等的溃疡性混合斑块。将软斑、溃疡斑判定为稳定斑块,将扁平斑、硬斑判定为不稳定斑块。

血常规检查方法:采集所有受检者的指尖血3 mL,应用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H8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测定。

1.3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分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脑梗死患者、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的血常规(WBC、RBC、PLT、HCT、MCV、RDW、MPV)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观察组超声检查结果

观察组100例脑梗死患者中,超声检测结果显示IMT内膜增厚46例,斑块形成54例,其中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分别为25例、29例。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MCV比对照组低,WBC、RBC、PLT、HCT、RDW、MPV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s )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s )

组别 n WBC/(109/L) RBC/(109/L) PLT/(109/L) HCT/% MCV/fL RDW/% MPV/fL对照组 100 6.01±1.69 4.50±0.41 134.42±13.50 38.74±6.29 85.70±6.84 12.08±1.28 9.84±1.70观察组 100 8.90±1.92 4.99±0.58 188.71±27.63 45.46±6.87 83.40±5.11 16.80±2.49 11.92±1.91 t 11.299 6.899 17.654 7.215 2.694 16.859 8.135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8 <0.001 <0.001

2.3 不同脑梗死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斑块形成患者的PLT、HCT、RDW、MPV均比内膜增厚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脑梗死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s )

表2 不同脑梗死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s )

组别 n WBC/(109/L) RBC/(109/L) PLT/(109/L) HCT/% MCV/fL RDW/% MPV/fL内膜增厚 46 8.71±1.45 4.70±0.61 181.40±20.83 42.75±7.25 82.01±8.62 14.86±1.84 11.93±1.95斑块形成 54 8.84±1.52 4.89±0.64 192.63±25.31 46.47±8.14 83.81±8.90 17.32±2.13 13.28±2.10 t 0.435 1.512 2.396 2.394 1.023 6.124 3.310 P 0.664 0.134 0.019 0.019 0.309 <0.001 <0.001

2.4 不同斑块性质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

不稳定斑块患者的RBC、PLT、MPV水平比稳定斑块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斑块性质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s )

表3 不同斑块性质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s )

组别 n WBC/(109/L) RBC/(109/L) PLT/(109/L) HCT/% MCV/fL RDW/% MPV/fL稳定斑块 25 8.80±1.40 4.68±0.39 186.53±22.39 46.25±4.51 83.51±8.23 17.01±1.74 12.46±1.22不稳定斑块 29 8.83±1.43 5.03±0.62 199.46±19.96 46.50±4.59 83.57±8.30 17.32±1.81 13.95±1.56 t 0.078 2.436 2.244 0.201 0.027 0.639 3.863 P 0.938 0.018 0.029 0.841 0.979 0.526 <0.001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4],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是促进患者疗效提升、预后改善的关键。脑梗死患者存在黄金治疗时期,而及时有效的救治可使梗死区域的缺血缺氧症状下降[5],促使脑神经损伤减轻,早期准确的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部分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未检出异常情况,因此医生对病情难以准确判断,导致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血常规中包括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异常会引起血管损伤及微循环障碍[6],导致血栓形成,促使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脑梗死发生风险增加。

血常规指标可对血液黏度进行反映,故可通过检测血小板、血细胞相关参数对神经缺损程度进行判断。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其次,同内膜增厚患者相比,斑块形成患者的PLT、HCT、RDW、MPV均更低。上述数据说明部分血常规指标同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提示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成分出现了改变。HCT升高会增加全血黏度;RBC携氧及变形能力的下降会降低膜的流动性,减少表面负电荷及组织灌流量,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MPV能够对机体中血小板体积大小、代谢及凝聚情况进行反映,MPV的升高提示脑梗死患者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另外,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血液内的RDW、MPV等参数提高[7],促使血栓形成。稳定斑块患者的RBC、PLT、MPV水平比不稳定斑块患者低,分析原因在于,稳定斑块会对血供产生影响,不容易破裂,而不稳定斑块的包膜薄,RBC、MPV等参数存在严重变异情况,在包膜破裂后会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总而言之,随着颈动脉病变程度改变,脑梗死患者的血常规相关指标会随之改变。

猜你喜欢
血常规颈动脉斑块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