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外科门诊 江苏 无锡 214002)
门诊膀胱灌注化疗的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忧虑等等,影响化疗的依从性,还会影响睡眠质量。为膀胱灌注化疗的肿瘤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整体配合度非常重要。整体护理模式具有完成性和先进性,可以为门诊化疗患者更好的提供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门诊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具有积极作用[1-3]。为评价门诊膀胱灌注化疗的肿瘤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价值,此次研究选择医院就诊的100例肿瘤患者开展调研。现报道如下。
将我院就诊的100例膀胱灌注化疗的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时间在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在硬币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5例;年龄在43~82岁,平均年龄(59.63±5.28)岁。其中,膀胱癌患者32例(占比64.00%)、肾癌患者18例(占比36.00%)。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59.66±5.46)岁。其中,膀胱癌患者30例(占比60.00%)、肾癌患者20例(占比40.0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为我院门诊接诊的肿瘤化疗患者;②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资料完整;④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②精神类疾病者。
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门诊护士指导患者如何用药,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膀胱灌注患者在化疗期间要保证外阴部清洁,灌注化疗前需要清洗外阴并且排空膀胱。在插导尿管、灌注时彻底进行消毒,避免污染。灌注化疗后需要保证药物的持续时间在30 min以上,体位选择侧卧位和平卧位,保证灌注的化疗药物可以接触到膀胱各壁黏膜。肾癌患者做好胃肠道护理,若出现腰痛可口服去热止痛片。观察组,整体护理模式,(1)癌症宣教,统一为患者提供疾病宣教,结合视频教育、讲座、APP、手册等途径开展癌症宣教。此外,采用一对一教育,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针对在癌症化疗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2)心理护理,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期间,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注意沟通方式,为患者讲解化疗的优势和重要性,降低患者的忧虑,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针对患者出现的冷漠情绪,联合家属使患者感受到慰藉。针对患者出现的暴躁情绪,可以在化疗期间由家属陪伴,给予患者细心呵护。针对患者出现的消极情绪,可以做好安慰,告知患者家属情绪和意志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调理好患者的精神状态。针对忧虑的患者,多给予患者同情与安慰,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取得患者的信心。为患者创建温馨的治疗环境,保证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使患者在轻松的范围中配合治疗。(3)膀胱灌注中,护理人员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插管动作轻柔,做好灌注化疗中的注射器和尿管连接问题,保证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在灌注后协助患者穿戴衣物。膀胱灌注化疗后,指导患者更换体位,选择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坐位等,灌注药物均匀分布在患者膀胱黏膜位置,告知患者需要在化疗后120 min大量饮水,降低药物对尿道黏膜的损伤程度。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1)SAS、SDS以及PSQI睡眠质量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越严重。(2)不良反应发生率。尿频、尿急、尿痛、腹胀、腰痛。(3)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理过程和健康宣教评分。每个维度1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0 65.28±9.82 40.12±4.28 67.25±4.55 39.53±4.51对照组 50 65.86±9.36 52.21±6.38 67.55±4.45 46.66±5.85 t 0.3023 11.1275 0.3333 6.8253 P 0.7631 0.0000 0.7396 0.0000组别 例数PSQI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0 12.66±4.25 5.12±3.11对照组 50 12.68±4.02 9.89±3.22 t 0.0241 7.5344 P 0.9808 0.0000
护理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尿频、尿急、尿痛、腹胀、腰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理过程和健康宣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效果 服务态度 护理技术观察组 50 9.13±0.56 9.21±0.47 9.32±0.51对照组 50 7.65±0.31 7.52±0.51 7.15±0.63 t 16.3498 17.2305 18.9304 P 0.0000 0.0000 0.0000
表3(续)
癌症患者在门诊化疗期间,心理波动较大,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而出现不良情绪,所以对于护士的要求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术,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力[4]。整体护理模式强调护理的完整性、专业性和人性化,依据门诊化疗患者不同的病情变化,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开展,针对性较强。癌症化疗患者的门诊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以心理干预为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利用癌症宣教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利用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和治疗信心和配合程度,以免加重不良情绪,帮助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提升依从性,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5]。在为患者膀胱灌注化疗期间提供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做好准备,提升配合程度与依从性,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护理效果理想。据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理过程和健康宣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门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改善膀胱灌注化疗的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