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11-11 01:40:30
医药前沿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射血B型尿毒症

王 璐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血透室 重庆 402160)

尿毒症作为自身中毒症状,是一种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的肾功能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肾脏组织几乎纤维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针对此病,临床上一般治疗方法采用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等,其中尤以血液透析较常见[2]。然而血透治疗尿毒症所伴随的相关并发症比较严重,对患者的治疗预后产生不良影响[3]。相关研究发现,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以常规护理的33例患者为一般组,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血压、6 min行走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抑郁评分以及B型脑钠肽等相关指标的差异。一般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31~68岁、平均(50.4±3.6)岁;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4~70岁、平均(49.9±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30~70岁;②确诊为尿毒症者;③两组患者都自愿加入本项目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史者;②患有严重心脏病、心脑血管类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肺功能异常者;③不能配合进行本课题者。

1.2 方法

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在治疗前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认识血液透析的相关流程和关键步骤,能够让患者的精神压力得到缓解。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指标保持密切监视。指导患者开展相关训练,根据自身恢复程度调节强度,叮嘱患者多休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疏导。医生应在患者就诊时全面、详细地了解病情,语速缓慢、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情况,尽量避免患者出现不安的情绪,患者在缺乏安全感时,会更加焦虑,从而导致注意力、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效果。(2)低血压护理。患者在血透速度过快、身体脱水时,会表现出低血压症状,进一步造成患者体内有效血容量下降。透析前医护人员要确认患者血压状况符合治疗要求,透析速度可以由快变慢,适当延长透析时间。(3)心功能不全护理。患者透析液摄入过多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血透之前需要确认患者心功能状况是否符合治疗要求,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律不齐应立即终止超滤,并安排患者吸氧。撤机后予以低浓度、低速率吸氧,指导患者科学地进行深呼吸,适当锻炼自主呼吸能力,以实现逐渐恢复功能。(4)导管感染护理。尿毒症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会出现反复性,长期置管会造成患者局部感染。因此,置管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置管前要注意导管留置处的皮肤,在有体液渗出或出现感染情况下,要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同时予以消毒处理。皮肤感染超过15 d仍无改善者,需要更换血管通路。(5)导管堵塞护理。在血透前对导管进行消毒处理,依照静动脉顺序逐渐开放血管通路并且留置导管,在治疗结束后用25 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导管同时辅以2 mL肝素以抗凝封管。(6)生理方面。医护人员应当定期记录患者的重要生命指标。当患者出现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以及头晕、休克、意识模糊等表现时,医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救治措施。要确保患者的生活环境干净卫生,定期对房间进行通风、消毒等处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生活作息表,患者应根据表上的内容合理作息、科学饮食。

1.3 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血压、6 min行走距离、左室射血分数、抑郁评分以及B型脑钠肽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接受干预后,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6 min行走距离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和抑郁评分均低于一般组,6 min行走距离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高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s)

注:#表示与一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kPa 舒张压/kPa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3 23.05±1.12 17.97±0.95*# 11.88±1.68 9.95±1.02*#一般组 33 22.95±0.94 20.85±1.39* 11.72±1.81 11.32±1.21*t 0.129 6.352 0.266 5.529 P 0.882 0.001 0.779 0.001组别 例数6 min行走距离/m 左室射血分数/%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3 321.52±12.45 509.47±13.33*# 43.42±5.38 38.93±4.20*一般组 33 319.95±10.65 381.71±13.25* 43.22±5.18 32.51±6.94*#t 0.247 25.211 0.502 3.723 P 0.821 0.001 0.628 0.001组别 例数B 型脑钠肽 /(pg•mL-1) 抑郁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3 128.52±30.45 742.75±63.22*# 48.62±9.72 32.81±9.35*#一般组 33 130.37±32.06 430.47±45.33*47.95±10.04 39.76±8.19*t 0.492 9.662 0.091 5.716 P 0.594 0.001 0.921 0.00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尿毒症患者数量在逐年增高[4]。临床上首选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予以治疗,但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导致患者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严重阻碍了患者病情的恢复[5]。预见性护理通过提前检查患者是否具备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予以及时的干预和适当的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6]。

本研究发现,在接受干预后,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6 min行走距离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和抑郁评分均低于一般组,6 min行走距离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高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根据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分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射血B型尿毒症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人物
健康人生(2017年12期)2017-12-21 02:25:52
B型血的忧伤你不懂
学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09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千万别对B型人表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