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君,鲁丹菁,蒋娇姣,鲍艳英(通讯作者)(太湖疗养院健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00)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在发病早期过程中具有隐匿性,多数无症状,为此使得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属于中晚期,导致生存率一直比较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要求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具有高敏感性、高特性与可接受性等特点[1]。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的核心筛查方法,但是属于有创性检查,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采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FIT)进行粪便隐血检查可准确检测到微量的消化道出血,不受动物学或铁剂药物的干扰,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2]。FIT阳性人数在面临自身患病的同时常存在焦虑、害怕、紧张等负性心理,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传统护理只考虑了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造成护理效果不佳。精细化护理管理策划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确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4]。本文具体探讨了精细化管理策略在FIT阳性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2019年8月—2021年2月选择本院收治的FIT阳性患者134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75岁,在自愿条件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存在有腹痛症状,FIT检测为阳性;临床资料完整;神志清楚语言表达流利能配合治疗与检查;均有良好的遵医依从性;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存在认知或语言功能损害;依从性差,拒绝配合者;临床资料缺乏者;既往有严重精神病史及家族遗传史;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在134例患者中,男87例,46例;平均年龄(59.10±2.18)岁;平均体重指数(22.88±2.47)kg/m2;平均腹痛时间(1.32±0.14)个月。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精细组与对照组,各6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的基础信息,及时舒缓患者的情绪,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给予护理。精细组,给予基于精细化管理策略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精细化管理工作小组,每组由1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及2名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所有参加研究的人员均接受统一培训,明确分级标准及护理方案实施内容。(2)根据患者数量,每组固定分管相应的患者,使护患固定搭配。建立个人护理档案,并结合个人需求制订护理计划。(3)将患者的个人状况与自我作为等级划分标准,依据患者的需求建立相应护理策略,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型的运行机制,建构新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护理小组通过信息系统查看住院期护理档案,进行定期线上一对一随访,了解其病情及治疗情况,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管理,实现全程护理管理。低风险患者按照常规随访及健康教育进行管理。(4)根据患者的个性化情况对患者实行专案管理,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信息系统定期推送健康教育内容,通过信息系统实时上传患者的病情状况,让护理小组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在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分数越高,焦虑与抑郁情绪越严重。(2)在护理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涉及到护理人员是否详细解释了护理内容和注意事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是否对疑问进行解答等,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3个级别,(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组内例数×100%=满意度。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精细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护理前 护理后 t/P精细组 67 14.20±2.10 5.39±0.32 33.948/0.000对照组 67 14.18±1.48 7.89±1.11 27.830/0.000 t 0.064 17.714 P 0.949 0.000组别 例数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t/P精细组 67 16.20±1.22 7.28±0.88 48.647/0.000对照组 67 16.01±2.48 9.10±1.00 21.152/0.000 t 0.622 11.184 P 0.535 0.000
护理后精细组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满意度比较[n(%)]
早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与死亡率的主要方法,FIT方法以血红蛋白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采用免疫层析技术和胶体金颗粒显色为原理的胶体金试纸,可作为普通健康人群结直肠癌的初步筛查方法[5]。将积极的健康管理贯穿到FIT健康体检的全过程,由于提高体检人群的结直肠癌防治知晓率与筛查参与率[6]。
传统的护理模式是类似“患者-护士-医生-护士-患者”的形式,护士仅负责执行医嘱,护患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导致护理质量低下,也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比较低。精细化管理策略的护理理念立足于患者,着眼于一体与连续性的个性化护理服务,给予患者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体验。特别是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护理小组要首先评估患者病情,决定病情等级,指导护理内容,并且在护理时尊重患者的自我需求,从而满足患者实际身心护理需求[7]。本研究显示两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精细组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精细化管理策略在FIT阳性人群中的应用能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并且精细化管理策略注重患者的参与,发挥患者自我效能感,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护士的参与,满足患者实际需求,从而对提高护理质量有实际性指导意义[8]。
精细化管理的宗旨是评估患者身心、社会等全方面的需求,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最恰当的护理措施;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保证患者在术后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其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9]。并且精细化管理是健康管理视域的发展方向,能最大化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有利于发挥不同护理层次在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精细组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机制上分析,精细化管理策略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相关护理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医生护士的信任度,同时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情绪调节并加强家属情感支持教育,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紧张心理,帮助患者有效调节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策略在FIT阳性人群中的应用能缓解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