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茵
(广州血液中心成份部 广东 广州 510095)
输血为临床常用的一种在抢救过程中对患者血容量的补充,以及对疾病进行辅助治疗的手段。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发展成就日趋成熟,如何保障安全输血,已作为重要研究内容引起全社会关注[1]。然而,在血液制品输注过程中,白细胞为传播病毒以及细菌的常见媒介物,若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达到一定水平,还可明显增加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风险,故对全血进行白细胞过滤—“全血滤白”为现阶段重要的保障血液制品安全及临床应用效果的关键举措[2]。本文对输血患者予以选取“全血滤白”血液制品应用价值展开探讨,现汇报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50.12±4.56)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9~80岁,平均年龄(50.19±4.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因肾病、血液病、妇科及产科疾病、严重失血性外伤等需展开输血治疗;②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大量补液治疗造成血液稀释者;②血液向血管外渗透者;③脱水者;④伴发隐性失血者。
取一次性白细胞滤器、电解质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应用,开展血液制品规范采集及制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共100袋,每袋盛放血液400 mL。分别按观察组、对照组标记,各50袋,并于4℃冰箱中放置保存。对照组针对所抽取的患者在使用时,直接对血液制品输注,未做白细胞滤除处理。观察组在采血工作完成48 h内,或根据白细胞过滤器要求完成对血液制品白细胞滤除操作,后输注。并对过滤前、后标本留取,完成各项指标检测。
(1)对比“全血滤白”前后血液制品质量,即在进行白细胞滤除前后,对观察组血液制品质量进行比较,包括白细胞、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水平;(2)对比两组血液指标,即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水平。(3)两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及红细胞输注有效率。其中,对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评估标准:在开展输血期间,或完成输血操作后1~2 h,经对患者体温进行监测,呈≥1℃上升,有发热、寒战等表现。对红细胞输注有效评估的标准:在完成输血工作后24 h,对血红蛋白进行复查,若上升的水平达预期值,即可按输注有效做出判断。计算血红蛋白上升水平至预期值的公式:[血液制品输入量(L)测定值×血液制品输入血红蛋白浓度(g/L)]测定值/[体质量(kg)测定值×0.085]×90%。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血液制品在“全血滤白”后,与“全血滤白”前比较,白细胞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全血滤白”前、后血液制品质量比较(±s)
表1 观察两组“全血滤白”前、后血液制品质量比较(±s)
时间 例数 红细胞/(×1012•L-1)游离血红蛋白/(mg•L-1)血红蛋白/(g•L-1)白细胞/(×109•L-1)滤除前 50 4.49±0.57 302.43±20.93 135.87±13.23 5.09±1.23滤除后 50 4.51±0.60 301.78±19.72 134.71±13.73 0.02±0.001 t 0.187 0.160 0.430 29.147 P 0.852 0.873 0.668 0.000
经对观察组所运用的“全血滤白”血液进行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g•L-1)血小板计数/(×109•L-1)白细胞计数/(×109•L-1)观察组 50 140.23±13.72 32.71±12.98 0.22±0.03对照组 50 168.02±18.71 179.23±33.23 7.79±1.47 t 8.470 29.041 36.406 P 0.000 0.000 0.000
观察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评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及红细胞输注有效率比较[n(%)]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如何对由白细胞诱导的输血不良反应,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潜在不良反应进行防范,为关注的焦点。有报道指出,若反复对患者输注含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可诱导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等负性事件发生,并造成血小板输注出现无效的情况。且输血操作次数越多,上述负性事件问题越为严重[3]。对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展开分析,作为一名受血者,在对供血者含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反复接受后,以供血者机体为来源的白细胞抗原可对受血者机体持续产生程度不等的刺激,进而引发白细胞抗原出现同种免疫,进而促使白细胞抗体产生,并对于机体内输入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构成破坏,进而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热反应风险[4]。另外,血液制品在输血前于外界保存的时间越长,于其中分布的白细胞将会发生更为严重的代谢分解样改变,有数目巨大的炎性细胞因子程度不等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因子等,上述因子在性质上,属内源性致热源物质,在向受血者体内输入后,可引发体温出现异常增高的现象[5]。
通常认为,若血液制品在输注时,一次输注中含有的白细胞浓度低于5×106/L,则可对受血者白细胞抗原抗体生成进行防范,若输液的白细胞总量低于5×108个时,即可对输血发热反应进行防范。对白细胞做滤除处理的血液制品,已将>99%的白细胞滤除,故可对输血发热反应进行防范,并可降低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事件发生风险。本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制品在“全血滤白”后,质量未发生明显改变。经对观察组所运用的“全血滤白”进行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经观测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经评估高于对照组。
此外,为保障全血滤除白细胞获取的血液制品的质量,需对下列问题引起重视,如,若滤器发生阻塞,可应用对WBC滤器进行更换的方式,将滤白操作继续完成,或将血液直接经滤器旁侧预留导管向接收带转移;若滤器旁侧导管出现未夹闭的情况,需将接收带中收集的血液,经滤器旁侧导管,向母袋做倒灌处理,再将旁侧导管有效夹闭,同时,依据标准流程,有效经WBC滤器,完成对血液的白细胞滤除;在有侧漏的情况发生时,需对旁侧导管上附带的止流夹进行有效调整,已达到完全且规范将导管夹闭的目的,基于此,再将后续滤白步骤完成。
综上所述,在临床输血工作中,运用“全血滤白”血液制品,未对血液制品质量造成明显影响,且可增强输血效果,防范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