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智库建设现实需求的牵引,在国外智库评价的带动下,中国的智库评价获得了迅速发展。事实上,智库评价与智库建设相辅相成。构建科学合理的智库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公正、客观的智库评价,可以帮助智库从业者和研究者运用评价指标对标智库发展现状,以宏观视角审视全球智库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以微观视角辨析智库自身的发展问题与瓶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效果,促进智库不断提升与自我完善,从而有效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鉴于此,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现实需求的“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
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智库研究与智库评价工作,无论是社会基础还是发展环境,都是在智库体系相对趋于成熟和稳定之后才产生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G.麦甘(James G.McGann,后文简称“麦甘”)博士主持的“智库与市民社会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简称“TTCSP”)课题组,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Index Report
)截至2020年1月已连续在官方网站发布了11年,它对全球智库的发展情况作出的评价与排名具有较强代表性和社会影响,该报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主观评价的方法对全球范围内智库进行定性评价。2.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全球智库评价研究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后文简称“评价研究院”)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自2013年12月成立以来,着力构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评价体系,制定科学、透明的评价规则、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评价标准制定,努力掌握国际学术评价话语权;探索构建中国评价学科框架体系。评价研究院运用自主研发的“全球智库评价AMI指标体系”,基于自行建设的“全球智库数据库”,以全球智库评价为突破口,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梳理全球智库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智库评价工作中的问题与难点,通过智库建设与智库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带动中国智库评价工作的完善与创新,进一步引导中国智库产业的健全发展,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新格局。2015年11月,评价研究院发布《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这是中国在全球智库评价方面的首度发声,为我国国内乃至其他各国了解全球智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特色与问题,开辟了新的窗口,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争夺智库研究话语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评价研究院全球智库项目组以四年为周期,推出了第二轮“全球智库评价研究项目”,并于2019年11月发布了《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2019)》。项目组基于国际智库发展现状,更有针对性地选取了美国、日本、德国等智库大国以及非洲、拉美等热点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AMI评价指标对全球5个国家和6个地区的智库开展评价研究,着重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智库参政议政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淡化了智库排名,转而通过案例研究展示各国智库发展的规律,在总结和梳理全球智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有效建议,以推动中国智库健康发展。
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智库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目前总量规模已攀升至世界第2位。在政府政策主推和全国各界掀起智库建设热潮的大环境下,对智库建设工作具有认定和考核意义的智库评价也随之升温。
1.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中国智库评价研究”系列项目
评价研究院在2016年承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并在2016年末,以“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研发了“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旨在更为广泛地服务于全国的智库建设工作,引领中国智库产业健康发展。基于“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评价研究院于2017年11月发布了《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这也是国内对中国智库作出综合评价的首份专门报告。2020年,评价研究院根据“四年一周期”的原则,继续推出了第二轮“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项目”。2018年,评价研究院开展了首届“中国智库咨政建言奖”“中国智库学术成果奖”和“中国智库创新人才奖”的评选工作。
评价研究院采用每四年为一个项目周期,每年完成一个主打智库评价项目,同步推进配套研究项目的方式,形成环环相扣、互补完善的智库评价工作体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成体系地连续推出了具有原创性和实用性的高质量智库研究系列成果。经过多年跟踪研究,评价研究院在智库理论研究、智库数据信息、智库网络建设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较丰厚的积累。
2.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的《中国智库报告》
作为国内第一家开展智库评价的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从智库影响力入手,针对中国智库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排名,在后续评价指标的完善过程中又增加了智库成长能力,形成了现在的“4+1”模型。2014年1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首次发布《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以及中国智库排名榜,此后每年年初发布上一年的《中国智库报告》。《中国智库报告》已成为国内智库评价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报告之一。
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合作,从2015年开始推出。该系列报告不仅将评价对象进一步扩展到港澳台智库,而且在继续关注智库影响力的同时,将影响力的内涵重新界定为决策影响力、专业影响力、舆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五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智库进行综合评价、分项评价和分类评价。
4.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的“中国智库索引(CTTI)”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作为高校科研机构,充分发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研究优势,联合主流媒体——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于2016年9月推出“中国智库索引(CTTI)”,以大数据为手段支持中国的智库研究与评价。
5.其他相关智库评价与研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智库大数据评价研究”课题组为中国智库评价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浙江大学信息资源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的“全球智库评价”项目组于2017年12月首度发布了《全球智库排行评价报告(2016)》。项目组采用全球智库评价指标体系(RIPO),包括智库资源、智库影响力、智库公关形象、智库产出四大模块,是全部由客观指标组成的三级指标体系,完全基于公开数据进行定量评价。
综合来看,以上几个智库评价相关项目在评价周期、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结果呈现形式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区别点也恰恰反映了我国智库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智库评价结果以排名和榜单的形式呈现,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但是其中不乏炒作、博热点、过度宣传等行为,破坏了智库评价与智库建设的良性互动生态,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现象频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智库评价热潮下对智库自身内在建设的忽视,为排名而排名、为评价而评价,没能基于评价结果为智库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和指导方向。在评价结果的应用方面,需要警惕的是对智库排名的过度关注,甚至将智库委托研究项目、建设资金、人员配置与硬件支持等相关政策与排名挂钩,这会使得智库排名直接关系到智库发展乃至个人的切身利益,可能导致激励机制扭曲与寻租问题出现。
目前国内的智库评价中智库的“影响力”因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除了智库功能的应然逻辑之外,这一情况也与国外智库评价的方法倾向密切相关。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国内外智库在运作机制、发挥作用的渠道、体现价值的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简单效仿甚至完全照搬国外的智库评价模式,过度聚焦影响力而忽视智库整体综合发展,只会对中国智库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在智库评价中,还是需要将“智库”的发展要素与各项功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健全的“智库体”需要均衡发展才能长久地持续发挥影响力。
在麦甘《全球智库报告》影响下,国内的智库评价除了评价研究院一家将评价周期原则上定为四年之外,其他智库评价项目周期均为一年。智库开展学术研究和对策研究都存在一定的时长,很多重大项目的研究周期长达三四年,学术成果的发布、咨政成果的转化、传播应用的实效等在反馈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因此,每年开展智库评价,甚至是一年一次排名,在客观上存在将智库发展、智库成果“断章取义”甚至是片面、孤立看待的风险,特别是咨政成果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与实践的检验才能给出客观的评价,切忌智库研究追热点、忙于跟风,关注“出镜率”或“上热搜”,而忽视了专业化、特色化、开拓性的创新型研究。
总体来看,当前智库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外部型”,即从智库社会影响力入手,许多西方智库评价研究都采用这种思路;另一种是“内部型”,从智库能力和成果质量入手,国内的许多评价方法采用这一思路。这两种思路各有利弊:前者着眼于智库已经获得的声誉和地位,较为直接准确,但是不适用于评价那些成长型智库的能力,而且对于已有的社会评价而言信息增量较小;后者着重智库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潜力,具有更大的信息增量,但是在智库能力和实际社会绩效之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评价结果不易获得公认。现实中许多评价方法是两种思路的结合,例如在层次分析法(AHP)框架中为智库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设置各自的指标体系,但是这种指标体系的简单组合往往难以揭示两方面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因此并不能真正做到在两种思路上扬长避短。由于评价方法的简单化与同质化,一方面导致了智库评价结果的趋同,另一方面也使得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不足。
尽管国外学者在智库评价方面率先做出了努力与探索,但这并不表明其评价结果就必定客观公正和正确。对此,国内有一些媒体并没能全面客观报道,甚至有一些机构和媒体盲目跟风炒作,这种错误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在中国智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智库评价体系将为智库建设提供引导和借鉴,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开展智库评价,首先要搞清“为什么评价”“为谁评价”的问题。智库评价要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服务,这是我国智库评价的大前提。因此,智库评价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智库评价的政治方向,科学把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和原则,立足中国国情,确立中国标准,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与此同时,在本质上,智库评价是社会科学体系的一部分,是诸多社会科学方法的综合与应用,因此不能脱离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能脱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特色”是我国智库建设的关键词,也是党中央对我国智库建设提出的重要要求。我国智库建设的“中国特色”意味着智库评价也必须要有“中国内核”,即以中国的国情为前提,以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为目的,以中国智库建设的实践为基础,以中国的文化为气质。国际经验可在甄别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学习,但不加鉴别地沿用国外评价模式和方法则是不可取的。对于我国智库的评价,必须要从时代赋予我国智库的使命出发,基于我国自身的社会治理结构来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即使是对于国外智库的评价,也需要以我为主,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再从特定的视角和维度出发加以评判,而不能人云亦云。
智库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公共产品,要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不能够被商业利益所驱使而失去正确方向。为此,必须坚持智库评价的学术底线,确保评价结论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方法基础上,有可靠的客观数据作为依据。另外,智库评价体系也需要一定的进入门槛,确保评价机构具有足够的资质,以维护评价结果的基本质量,同时也避免由于评价机构数量过多而导致的“过度竞争”甚至逆向选择问题。
科学稳健的评价方法是智库评价公信力的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的信心来源。目前,改进智库评价方法的当务之急是突破线性指标体系,尤其要改变简单罗列指标再简单加权组合的现状,寻求更精确的指标选择方法和更符合智库运行规律的指标整合方式。在此方面,除了传统的因子分析、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的方法之外,也需要积极借鉴文献计量学等相近学科的方法,引进新兴的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以尽可能地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要从根本上改善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还有待于对智库特征、社会环境与智库绩效之间复杂关系的进一步发掘。
智库评价最终需要落实到“人”的身上,评价人员素质决定了评价结果的质量与可信度。目前我国的智库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人员也来自各个领域,通过“干中学”逐步熟悉智库评价工作。在未来,随着中国特色智库体系的建立,智库评价工作也将会常态化,这就要求相应技术与人才的专业化。智库评价人员既需要掌握组织行为学、文献计量学等理论知识,也需要对于智库运营和公共政策决策的实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许多其中的佼佼者本身就是资深的智库专家。这些深厚的学术与政策素养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因此要探索专门的学习与培养路径,尽快地满足智库评价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