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地区是满洲(族)的故乡和清王朝的发祥地,对清朝而言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明末女真崛起直至清朝灭亡,盛京地区的战略地位发生了几次重大变化,并与清朝的兴盛衰亡息息相关。可以说,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是清朝兴盛衰亡的集中反映。
盛京,即沈阳,后金天聪八年(1634),金国汗皇太极改沈阳名称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盛京在清代的地理范围,最狭义的仅指沈阳城,中等范围当指后来的盛京将军辖区,最广义的范围可指代整个东北。在本文中,盛京地区的范围指盛京将军辖区,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辽宁省境。
清代以前习惯称盛京地区为辽东。清以前的历代王朝在辽东地区都设有行政建置,始终未曾间断,这是其他边疆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东北地区历来是关系中原王朝兴衰的战略要地,而辽东地区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枢纽,战略地位更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以前的历代王朝,在北京建都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还有金、元、明等朝代。对于在北京建都的朝代,辽东地区作为京师国防屏障的重要性更是彰显无疑。有清一代,盛京地区西接蒙古,北抵吉林和黑龙江,东临朝鲜,南濒渤海和黄海,盛京地区还是京师东北方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到了晚清时期,随着近代海军和海防的发展,旅顺成为北洋水师的军港,成为渤海湾的门户,盛京地区作为京畿海防要塞的作用更为突出。
从明亡清兴的历史大视野下审视盛京地区的战略地位,可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明末,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处于四分五裂和互相攻伐的混战局面。明万历十一年(1583),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以父亲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开始与明朝分庭抗礼。后来,努尔哈赤又攻下开原、沈阳、辽阳等70余城。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又在辽阳城东修建新城,称为东京城,作为都城。天命十年(1625),努尔哈赤认为沈阳是“形胜之地”,遂把都城从辽阳东京城迁至沈阳,沈阳从此取代辽阳,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努尔哈赤病逝后,其第八子皇太极即位,年号天聪。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皇太极执政期间,在盛京(沈阳)营造宫殿,修建衙署、府邸和坛庙,使盛京颇具都城气象。
经过几十年的征战,至清入关前,清朝统一了东北地区,但清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主要都集结于盛京地区。盛京地区是后金(清)政权统治的中心区域,都城盛京是清朝统治的核心。
盛京地区是明清鼎革之际决定明清兴亡的主要战场。决定明清兴亡的几次重要战役,如萨尔浒之战、松锦决战都发生在盛京地区,战役的结果都是以明朝失败、后金(清)胜利而告终。后金(清)军在盛京地区歼灭了大量明军精锐,使明朝元气大伤。
后金(清)军在盛京地区不仅歼灭了大量明军主力,还牵制了很多明军精锐,这就大大减轻了关内农民军的压力。李自成农民军能推翻明王朝,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得益于后金(清)在关外对明军主力的重创和牵制。可以说,明朝虽然是直接亡于农民军,但实际上是在关内农民军和关外清军共同打击下灭亡的。
(2)按特性划分:分为脆弱水印和鲁棒水印。脆弱水印主要用于信息完整性保护,脆弱水印必须对信号的改动非常敏感,接收方根据其状态即可判断数据是否被篡改过。鲁棒水印主要用于信息独占性和防伪性的保护,经常用来在数字作品中标识作者、作品序号等版权信息,嵌入的水印需要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后金(清)不仅在盛京地区一直持续不断地对明朝发动攻势,而且开辟了从长城各口进军关内的进攻路线。皇太极时期,曾五次出兵从长城各口入关作战,歼灭了大量明军。皇太极两次出兵朝鲜,迫使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往来,并向清朝称臣纳贡。皇太极派兵打败了蒙古察哈尔部,使其部众归顺后金。后金统一了漠南蒙古,并使漠北蒙古也向皇太极称臣纳贡。皇太极派兵进军黑龙江流域,用剿抚并用的策略,使黑龙江流域各部族归附清朝,从而在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之前就将这一地区纳入版图。清入关前,出兵远征都是从盛京出发,盛京是清军征讨其他地区的战略基地。
清朝还通过喇嘛教这个纽带,与西藏的达赖和班禅等宗教界上层人物建立了密切联系。达赖和班禅都曾派信使到盛京觐见皇太极,这表明西藏也支持清朝一方。清入关前,清朝以盛京地区为核心和基地,已经在长城以北至西南地区构成一条战线,从而对明朝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
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努力,清朝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为入关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病逝,其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位,改次年为顺治元年。由于福临年幼,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而实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中。顺治元年(1644)三月,李自成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四月,多尔衮率军从盛京出发,进军关内。由于镇守山海关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向清军乞援,清军遂顺利入关,并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了李自成大顺军,进而攻占北京,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征程。
清入关前的三座都城兴京赫图阿拉、辽阳东京城、盛京沈阳,都在盛京地区。努尔哈赤及其先祖还有皇太极的陵寝也都在盛京地区。此外,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满文的创制、八旗制度的创立、后金(清)政权的建立、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明清交战等也都发生在盛京地区。因此,盛京地区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开创清朝基业的地方,是满洲形成和清朝兴起时期的核心区域,是名副其实的“龙兴之地”。
清入关后,清廷对作为发祥地的盛京地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特殊的战略定位,并实行了特殊的管理体制和特殊的政策,而盛京地区对清朝前中期“大一统”盛世的形成也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清入关之初,任命何洛会为盛京总管,统辖东北地区。后来,为了抗击沙俄入侵,加强东北防御,又陆续设立了吉林和黑龙江将军辖区。盛京总管也先后改称为辽东将军、奉天将军和盛京将军,管辖盛京地区。
由于盛京是清入关前的都城,清入关后,盛京又被尊崇为陪都。清廷在盛京设立了奉天府、盛京五部和盛京内务府等陪都机构,这样的机构和制度设计,在全国可谓是独一无二。尤须指出的是,奉天府、盛京五部和盛京内务府管辖范围并非只局限于盛京地区,而是涵盖整个东北地区。盛京是清朝统治东北的政治中心,放眼全国来看,又可称得上是除京师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因此,盛京是清朝的政治特区。
从清朝前期直至晚清时期,东北都是调兵的基地。盛京地区作为东北这个大后方的军事中心,不仅是调兵的基地,也是物资供给的中心,还是八旗兵的兵源基地。清代前中期,其他边疆地区都战事频发,只有东北除在清初一个时期遭受沙俄侵略之外,大体上保持了长治久安的局面,是清朝最稳固的大后方。
盛京地区是东北主要的农耕区,也是东北地区的粮仓。在京师及关内直隶、山东等省发生自然灾害时,经常从盛京地区海运粮食进行接济,并且“边外蒙古、黑龙江、船厂等处收成偶歉,亦赖接济”。因此,盛京地区生产的粮食是保障北方各省粮食供应的重要战略物资。此外,东北地区很多特产都是向清朝皇室进贡的贡品。为此,清朝在盛京设立了盛京内务府,统管东北地区为皇室生产和进贡的各项事务。
盛京地区对清廷来说,是粮仓和贡品来源地,而清廷对盛京地区也是倾全力扶持。例如,乾隆四十二年(1777),因为盛京户部入不抵出,高宗遂传旨,由户部银库拨给盛京户部银1000万两作永远存贮,用以改善盛京户部财政困难的状况。由此可见,清廷中央和盛京地区是相互扶持的互助关系。
清朝统治者一直强调保持满洲的“国语骑射”等民族传统,禁止满洲旗人沾染汉俗。在京师和关内旗人受汉族文化影响日深的情况下,清廷把保持满洲文化传统的希望寄托于东北地区。因此,统治者在盛京地区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强调满洲旗人要使用满语,重视满语地名的翻译和使用,设立八旗旗学教授满洲文化。
盛京作为满洲的故乡也被视为满洲的精神家园。清朝曾有四位皇帝十次东巡盛京,成为盛京的一大盛事,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的殊荣。
清代前中期,东北地区是清朝和满洲民族最稳固、最安全的大后方,是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而盛京地区则是东北地区的核心和枢纽,是“重中之重”,如宣宗曾指出的,“盛京为我朝根本重地”。清朝前中期实现国家“大一统”,出现康乾盛世的鼎盛局面,与盛京地区这个“根本重地”的强力支撑密不可分。而清廷对盛京地区也是倾注全力进行扶持,二者互为依托,相互倚仗。
晚清时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盛京地区也在劫难逃,并且在日俄两国南北夹击之下,从清朝最稳固、最安全的大后方的核心和枢纽,转而成为边疆危机最深重的地区。在晚清时期,有五次战争波及盛京地区,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俄国侵占东北和日俄战争。其中,后三次战争的危害尤为深重,这是其他任何边疆地区所没有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徐世昌曾指出,“东三省比岁以来,叠遭变故,创巨痛深,为二百余年所未有”,而“奉省屡经兵燹,受祸最深”。盛京地区的外患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舰队都对辽东半岛沿海地区进行了侵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营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以此为开端,盛京地区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基地。甲午战争之前,列强对盛京地区主要是以经济侵略为主。
从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列强对盛京地区是以军事侵略为主。盛京地区在十余年间接连遭受了甲午战争、俄国侵占东北和日俄战争三次侵略战争的劫难。这三次战争中,盛京地区都是主战场,所受战火摧残最为严重。盛京地区是晚清时期遭受侵略战争次数最多、列强争夺最激烈、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边疆危机最深重的边疆地区。
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陆战战场主要在盛京地区,使盛京地区饱受战火摧残。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遂引起了俄国的强烈不满。俄国进而联合法、德两国向日本施压,迫使其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上演了一场“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由此可见,世界上几个主要列强国都卷入了对盛京地区的争夺。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光绪二十四年(1898),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将太平洋舰队部署在旅顺,对北京构成威胁。俄国还将整个东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出兵占领东北全境。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战争,主战场又是在盛京地区。日俄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日本战胜俄国,形成了俄据北满、日据南满的局面,东北地区由俄国独霸转变为日俄两国划分的势力范围。
日俄战争之后,盛京地区沦为日本的势力范围。由于盛京地区是清朝的“根本重地”和“帝业之基”,因此,盛京地区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就已经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而且使京师在海防和陆防上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国防屏障,这直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在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时,盛京地区的旗人和清军曾策划入关镇压南方革命军。但在当时,革命组织“急进会”在东北各地组织的武装起义,给清政府在东北的统治以沉重打击,粉碎了“赵尔巽、张作霖拟编‘勤王之师’,南下‘助剿’,支援清廷的计划”。因此,在辛亥革命期间,对清朝而言,盛京地区这个曾被倚仗的“根本重地”已经失去了支柱的作用,清朝已经无法依靠盛京地区的旗人和清军来挽救清朝其灭亡的命运。
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与清朝的兴盛衰亡可谓是休戚相关,相互作用。清入关前,满洲民族在盛京地区兴起并建立政权,迁都盛京并精心营建,使盛京尽显都城气象,盛京地区也成为清朝兴起和入关统一全国的战略基地。清入关后,盛京被尊崇为陪都,规格体制仅次于京师,清廷倾全力扶持盛京地区这一“根本重地”,盛京地区也为清朝前中期开创国家“大一统”盛世发挥了重要的支柱作用。晚清时期,在列强入侵之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盛京地区也在劫难逃,且迭经战火摧残,成为边疆危机最深重的地区,并先后沦为俄国、日本的势力范围,这反过来又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从清入关前的“龙兴之地”,到清代前中期的“根本重地”,再到晚清时期的“受祸最深”之地,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反映了清朝从兴起到鼎盛,又由盛转衰直至最后灭亡的全过程。盛京地区的历史是清朝历史发展的缩影,盛京地区战略地位的演变反映了清朝兴盛衰亡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