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坑里的蛙声

2021-11-11 19:42:02孙君梁
鸭绿江 2021年36期
关键词:坑里牛蹄头衔

孙君梁

人是奇怪的动物,有时总有些奇怪的念头和想法,想再去看看乡下的牛蹄坑。牛蹄坑?是的,牛蹄坑里有悦耳动听的蛙声,有这蛙声垒起的如神庙般的艺术殿堂。

艺术细胞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帝安放在人体的神秘宝藏。小时候的夏忙,常跟随大人们捡拾麦穗,不要小看了这不起眼的麦穗子,一穗有几十粒的麦子,一串麦穗就是一个白蒸馍。捡拾麦穗必须是在集体收割完毕,由小队长发令后才能统一行动,我总喜欢那些大而饱满的穗子,并且喜欢在小手里认真地捋了又捋,生怕不整齐。小手憋满了就扎起来,防止弄散了,然后又把一把一把的麦穗在地头摆成一行,我也自以为这行为很艺术,问题是到最后别人总是捡了大筐大筐的麦穗,我也就那几小把麦头,不但没吃上白蒸馍,还常常吃了不少的“栗子”,还能听到乡下最文明的骂人话“去牛蹄坑里淹死算了”。以至于若干年后想起这事情来,总感觉有些强迫症的嫌疑。

可我也知道艺术绝不是强迫症。小时候就有个梦想,长大了搞艺术去。饿肚子的年代,绘画总是另类。“你先把这个牛蹄坑画圆了”,厚道的乡下人也会用最“艺术”的话来讥讽一个幼稚的孩童,让我误以为那牛蹄坑就是艺术的起源,与大海相通相连。艺术就像童话般诱人,像白雪公主那神秘的王国。但我注定不是白马王子的料,白雪公主也只能是虚幻的一场梦,虽有如水鸭踏入画板的笨拙可笑,可那些鸭掌画曾挂在室内让我自鸣得意了许多年。

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做过这画家梦。邻居家读学前班的男孩子,胖乎乎的,像蝌蚪一样可爱。孩子喜欢涂鸦,孩子的父亲也富于想象,每一篇涂鸦都能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题,邻居也常拿出来示人以换取满满的夸奖。邻居也有脑袋卡壳的时候,常来请教,看着纸上几个小黑点还带着长长尾巴,好像游动在池塘里,准确地说,更像一个牛蹄坑。艺术的潘多拉聚变,灵感就像闪电,“就叫‘牛蹄坑里的蛙声’怎么样?”这画名充斥了太多乡土气味,静里有动,动中有声,朴拙里透着灵性,俗气中满含高雅,有童稚情趣,有挣扎梦想,与这抽象的涂鸦相辅相成,玄妙至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加工成自己需要和喜欢的画面和场景。邻居满意,我自得意,有些飘飘然。

牛蹄坑里的蝌蚪只可能是来不及产于河流的蝌蚪妈妈的无奈,是偶然的偶然。童年的牛蹄坑可不是用来做艺术欣赏的,那小小的坑里总有童年的好奇和解馋的小小鱼儿。牛在雨天的泥泞里留下的小窝坑,极像一只只朝天的器皿,夏天的雨会很快淹没这些小窝坑,鱼儿逆流而上,漫游在这不规则排列的一只只器皿之中。当雨水退去,也总有那些贪图安逸的小鱼儿留在这牛蹄坑里,像是海水退去的潮水潭,成了无处逃遁、唾手可得的海鲜美味。

我原以为牛蹄坑只是连着童年的美梦,却不承想成人的世界也有为这牛蹄坑如痴如醉者。一大早邻居就敲门了,那神色不亚于中了千万元彩票大奖,硬是大清早就把压箱的古董名酒拿出来要感谢我,整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邻居说:“真是要感谢你,给孩子的作品起了个好名字,昨晚我梦到我在伦敦的一个亲戚把我儿子的《牛蹄坑里的蛙声》拿到苏富比拍卖了一个亿的天价,一袋一袋的英镑,我拿都拿不动。这可是好兆头,说不定真有那么一天,孩子一举成名,名利双收,即使拍不了一个亿,就是一千万,我家也吃不愁喝不愁,说不定还能在北上广买套房子呢。”看着邻居迷幻的神态,我感觉自己才是毁杀孩子的真正刽子手,干吗顺嘴胡诌,牛蹄坑里的那点水养得活那些蝌蚪吗?似乎邻居没有想过。

直到前几天的一场聚会,这梦才有些或多或少的幻灭。朋友的孩子喜欢绘画,就在节假日参加绘画兴趣辅导班,并且是市里最昂贵的辅导班,教师也是学院著名的教授,培训班里有教授诸多放大了的荣誉证书影印件,颁证机构的印章多是高大、冗长、从没有听说过的单位组织。不过听起来倒气派,因为它的冗长,我也总是说不出一两个来。戏剧性的是,这教授居然是从前的同学,在这个时候见面难免有些尴尬。席间,酒精总能把人的脸烧得通红,也能把矜持和尴尬驱扫得一干二净,为我们的思想的交融开辟了专用通道。“不知现在的家长都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学习这玩意儿干什么?”这话出自艺术教授之口,让我差点惊掉了下巴。不过也让我有了哲学般的思考和追问,是啊,艺术又能做什么?

“什么都不能做。”教授给出了答案。

“既然艺术什么都不能做,这孩子们拼了命来跟你学绘画做什么?”

“上大学读艺术专业。”

“读了艺术专业后又做什么?”

“如果是国画,就必须拼命挣得一个头衔,然后可以拥官自重,可是那头衔不是想争就可以争得到的。国画的规则强于油画,或可拜于哪位大师门下混碗饭吃,这叫拜山头;不然就去做个画匠,给人家临摹名画,虽是辛苦但可以支付房租颜料钱,可以吃上白菜炖豆腐;最后无路可走就像我一样再办辅导班。”

“那他的学生们以后呢?”

“也是如此。如果没地方用,就再办辅导班,最好是油画辅导班。办班是油画市场底层的景象,在市场高端,大家争夺的是大师头衔。你没听说某省书画协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就有几十人之多吗?有了头衔书画才有价值,那些没有头衔的画了一辈子,一幅画没卖出去的也大有人在。作画的人都想成为毕加索,有名有利,却不想世界只有一个毕加索。”

说到这里,像画了一个圆,也像把我引进一个艺术的迷宫,转得有些头晕眼花。这晕怕是也有酒精的作用,于是大口地喝水,希望能稀释大脑里的这些糊涂水,把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给捋直了,不让这圆周再变成旋转的陀螺。

当艺术沾满了功利,艺术就不再是艺术,那些看似神一般的殿堂不过是泡沫做成的拍戏场景和道具。这里担忧的只是小艺术家的未来,那些大书画家已经冒着黎明的晨光背起行囊,前赴后继走进了东西南北的画家村,去构筑他们的艺术梦想,只怕更多的是“曾是豪情万丈,归来却是空空的行囊”的失落。人们也很少听说过艺术行业规则、艺术权力、资本狂歌、圈子运动、艺术洗钱、艺术工业化这些名词,在书画艺术的王国里,高雅的艺术另有一个交错纷乱的江湖。这江湖远不是那牛蹄坑里的蝌蚪可以等待的蛙声十里,和稻花香里说丰年那么轻松惬意,或是让人涂鸦一只气球就可以在苏富比坐拥千万那样幸运的。

但艺术永远是艺术,它不会因为人性的丑陋而消亡灭绝,无论物欲怎样横流,仍然会有人为它殉道扑火,点亮一世又一世的明灯。只要有那牛蹄坑,那蛙声总是希望,总是期待。

猜你喜欢
坑里牛蹄头衔
小山羊掉进坑里了
南国初春
青年文学家(2023年1期)2023-05-30 13:15:21
围 观
中外文摘(2021年20期)2021-11-03 12:56:48
智珠
领导文萃(2020年16期)2020-08-28 11:25:11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甘肃教育(2019年21期)2019-12-20 03:00:20
废除多余头衔
创造(2019年7期)2019-12-17 22:33:32
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要点
有教授头衔的长征老战士成仿吾
一个坑与六种人生
北方人(2017年10期)2017-07-03 14:07:18
湖南保靖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