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外一篇)

2021-11-11 17:13□牛
剑南文学 2021年4期

□牛 放

毋庸置疑,丝绸之路对于西方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西方历史中著名的文艺复兴。英国著名史学家山姆·威利斯博士说:丝绸之路支持了文艺复兴并让它成为可能,丝绸之路让欧洲走上了不可阻挡的变化之路,引领了一个黄金时代,并让西方崛起。山姆·威利斯博士对丝绸之路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对于文艺复兴作用上,其实对于西方更深层的文化影响也同样存在。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东方历史与西方历史都是孤立地被书写,被认识的。东西方历史好像从不相干,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东、西方历史学家正在重新认识东、西方历史,以及由这个新认识重新解读东、西方文化。那么,是什么改变了东、西方历史学家的观点呢?毫无疑问是伟大的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架设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是丝绸之路打通了东、西方文化的“任督二脉”,从而贯通了东、西方文化的血脉,建构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相对独立的东、西方文化。

地中海历史中,埃及女王,就是著名的埃及艳后,还有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他们都是中国丝绸最早的痴迷者。这两位有着地中海霸主地位的统治者,无疑是西方世界重量级的形象大使,因为他们的追捧,中国丝绸迅速风靡了整个欧洲。今天我们看到的罗马许多残缺的雕塑上,细腻的服饰褶皱其实就是丝绸面料。在很多古罗马的壁画和神像雕塑上,也有许多丝绸的痕迹。作为精神主宰的神,他们穿的衣服面料当然必须金贵,而丝绸正好成为他们常用的服饰面料。据记载,在古罗马1 磅丝绸能卖到12 两黄金,而1磅的重量不足500 克,也就是说当时的丝绸贵若黄金。为什么中国丝绸在古罗马会如此昂贵呢?中国发达的纺织业使丝绸在长安的价格一直相对合理,汉朝时长安城里买一匹丝绸只需400 文铜钱,还不到1 两白银的价格,而到了罗马却翻了近100倍,这巨大的差价源于从中国长安到罗马的罗马城漫长的距离。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并不是从头走到尾的,并非从长安一直走到罗马,而是各走一段,中转倒卖,最终才通过接力的方式到达罗马。因此,从长安到伊斯坦布尔、到罗马城、到威尼斯之间的这条商路才以中国的“丝绸”命名。在这个漫长的距离中,许多中间商人接力买卖运输,作为中间商人的中亚、西亚的很多民族,也包括欧洲的许多民族,如粟特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犹太人、威尼斯人、罗马人等等,这些中间商人精通做生意的法门,他们一层层地赚取中间的差价,成为丝绸之路上锲而不舍的接力商人。

习惯上,我们界定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西安),终点是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里程7000 公里。前者是东方最大帝国中国的首都,后者是西方最大帝国东罗马的首都,这是一个倾向于政治和欧亚大陆地理分界线的划分。但即使如此,丝绸之路并非是从东罗马帝国时期才开始的,它的时间更早,路程更远。早在罗马帝国的首都还在罗马城的西罗马时期,或者更早,丝绸之路的交易就已经很闹热了。要抵达西罗马首都的罗马城,丝绸之路就必须是从长安到达罗马行省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然后满载货物的商船再从亚历山大港出发,在地中海航行两三天时间后最终抵达罗马的奥斯蒂亚港。今天的罗马港就是当年的奥斯蒂亚港,它不仅是地中海上最大的港口,也是当年丝绸之路真正的目的地。但如果从贸易和地理区位的角度来说,而且应该从贸易和地理区位的角度来界定,既然“丝绸之路”是一个商业贸易的概念,那么我认为装满货物的商船从地中海可以到达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城,也一定可以到达亚平宁半岛的另一面港口威尼斯,也就是说除去东罗马和西罗马的两个首都之外的另一个丝绸之路的贸易终点城市,它就是威尼斯,它距离西安约8050 公里。只不过威尼斯建城时间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但它受到丝绸之路的影响却十分突出,甚至可以说威尼斯因此成为西方文艺复兴的一个爆炸点。

“第一批访问并探测过中国的欧洲人是威尼斯商人。”这句话在三个美国历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合著的《世界史》中加以了强调,它是世界公认的历史。这本书在中国于1946 年、1948 年已两次翻译它,1975年又出版了更权威的冰心、费孝通、吴文藻的合译本。

然而众所周知,威尼斯商人探访中国之前,欧洲人对中国及其东方却一无所知。事实上是威尼斯商人真正意义上给欧洲带去了丝绸之路的信息,从而第一次引起了欧洲对东方、对中国普遍而极大的关注。这个带给欧洲信息的人就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

欧洲的文艺复兴,歌剧也不会例外。我们不妨看看,歌剧之于威尼斯,充当的是怎样一个角色。

喜剧的歌曲与场景中派生了歌剧,那么,作为即兴喜剧故乡的威尼斯人又是天生的喜剧演员和观众,更是喜剧的现实生活原版,也就理所当然地具备了成为欧洲的第一个歌剧中心的可能,其实这也正是实至名归的事实。歌剧的源头是喜剧中的歌曲,这是威尼斯人的贡献,这样的贡献不是偶然的巧合,它是威尼斯人天性的一个侧面。歌剧与喜剧充分体现了威尼斯人的精神与态度,其他方面没有一项艺术与威尼斯人的性情如此相符。

歌剧与外部生活、与公开展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以音乐和歌曲展现人类精神伟大而普遍的戏剧。通过仪式和感情夸张的言行,歌剧散发着活力与光辉,它完全是威尼斯式的,它也维持着威尼斯的神话。威尼斯的舞台艺术以其精微细巧闻名全欧,他们十分看重舞台布景,认为“布景的影响力带来了远近各处的观众”。约翰·伊夫林赞叹“各种各样的场景以透视画法、空中的飞行装置的视角及其他奇思妙想绘制设计而成,汇聚一处,这是人类智慧所能创造的最华丽、最昂贵的消遣”。这一舞台艺术的诱惑力源于威尼斯人对童话情节与东方背景的偏爱。

衡量歌剧在一个地方受欢迎的程度如何,在一个相对的区间范围和时间段上演出多少场次、拥有多少观众、有多少剧场,这些数据是决定因素。但修建剧场时间的早迟、剧场规模大小、豪华程度、在城市中所处区位等,更是必须的依据。

歌剧于威尼斯人相当于自己的孩子,所以歌剧在威尼斯的受欢迎程度也得到了很好的记录。欧洲第一家专门用于戏剧制作的剧院于1565 年在威尼斯建立;1637 年,威尼斯贵族特龙家族在其大宅内建立了一座公共歌剧院,并对涌入的观众收取入场费,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公共歌剧院,紧接着,第二座歌剧院两年后开张。在其后的五十年间,威尼斯一共开了七座歌剧院。到十七世纪末,这座城市已经建成了18家公共剧院。对于一座仅有15 万人口的城市而言,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同时期的其他城市的情况是:伦敦6 家,巴黎10 家。在1680 年到1743 年之间,威尼斯一共制作并上演了582 出不同的歌剧。这些数据对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而言歌剧已经足以说明一切,包括名声显赫的佛罗伦萨,包括文艺复兴文学的巨人、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所钟情的英国伦敦,都无法与之相比,这使得威尼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歌剧中心。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威尼斯歌剧艺术从创作、制作、演出,到最早修建剧场和剧场数量最多、演出场次数字巨大,再到全民参与和喜剧、歌剧情节都堪称欧洲第一、世界第一。

如果一定要说威尼斯歌剧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至少丝绸之路上的人物,如文艺复兴时期帖木儿就成为了戏剧和歌剧的角色。而说到戏剧和歌剧,就不得不想到莎士比亚,说到莎士比亚就不得不想到 《威尼斯商人》。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写有37 部戏剧、两首长诗和154 首十四行诗。他个人对于戏剧的贡献和威尼斯城市对歌剧的贡献都堪称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高峰。

威尼斯是文艺复兴的重要策源地和发起者,是文艺复兴的一面旗帜,更是文艺复兴的活化石!因为威尼斯显赫的名声,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对这座城市非常关注。莎士比亚1564 年4 月23 日出生于英国,16 世纪末到17 世纪初的20年生活工作在伦敦,1613 年回到家乡瓦维克郡的埃文河畔,1616 年在故乡去世。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人,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威尼斯商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约写于1596 年。剧中描写威尼斯一位身无分文的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为向富家女子鲍西娅求婚,向好友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因货船尚未到港,只好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并被迫立约:如不按期偿还,就让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巴萨尼奥与鲍西娅一见钟情,但安东尼奥的货船却遇险未归,债务到期他将被罚割下一磅肉。鲍西娅扮作律师,去威尼斯营救安东尼奥。在法庭上,鲍西娅以惊人的才智,驳倒夏洛克,打赢了官司。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他所处的现实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根据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他一定读过早已风靡欧洲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他对丝绸之路也就必然有所了解。他知道威尼斯所处的位置和进行的贸易不仅要与欧洲人打交道,还要与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等各种教徒和诸多民族相互往来。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世界扩大了,世界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基督教世界。如何平衡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作为人文主义倡导大师的莎士比亚不可能没有思考过,但他需要做出选择。他不拘一格地塑造鲍西娅这个人文主义者形象,道德和情感倾向于基督教,倾向于威尼斯商人。鲍西娅诱导夏洛克一步步走入陷阱,落入圈套后败诉便是必然。最惨的是夏洛克还改变了自己的信仰,从犹太教变成了基督徒。最关键也最要命的还是几乎所有观众、读者都会持相同立场,站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一边,对夏洛克的最后下场感到大快人心、拍手称快。这是一个在法治中讲述道德良心的故事,许多剧情未必符合威尼斯法律。因此可以说,《威尼斯商人》在欧洲是喜剧,在耶路撒冷便是悲剧。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评论:他演绎的夏洛克,既希望向基督教徒示好,又对基督教徒充满怨恨之情;既虔诚地忠实于犹太教,但为了活命又不得不放弃犹太教而皈依基督教。夏洛克只是个苦苦挣扎、最后还是失去了一切的可悲老人。

不过我却读出了另外的一些意味。

首先,莎翁旗帜鲜明地直写《威尼斯商人》,我们就知道了威尼斯在莎翁心里很重要,这是威尼斯的显著所致,他的作品中威尼斯不能缺席。其次,威尼斯主要以贸易闻名于世,他读了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也就知道了丝绸之路,知道了东方的中国。其三,歌颂威尼斯商人,就是歌颂丝绸之路。安东尼奥是做海外贸易的,和东方一定有着某种联系,这是莎翁的憧憬,是潜意识的对东方向往,应该说他对中国有好感。甚至极有可能那个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在莎士比亚心中就是“马可·波罗”,这是威尼斯商人在遥远的中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后,那唯利至上的金钱观染上了仁爱之心。

我并非一厢情愿地自斟自饮式地呓语,商人重利轻义,我们习惯说成见利忘义,这是世界共识,特别是在重道轻利的文化人的思想中可谓根深蒂固。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便是典型,莎翁自己笔下也不乏这样的角色。但莎翁作品里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却是个侠义之士,是个义商,不仅不收利钱,还要冒生命危险接济人,这绝非商人所为,以能赚钱会赚钱一切皆为赚钱著名的威尼斯商人,更是不可能例外。就连十字军东征这样神圣的事情,作为基督徒的威尼斯人,也必须讲利益,上帝都不认,都不给面子,上帝的钱也要赚的是威尼斯商人。

13 世纪初,教皇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目标是从异教徒手中收复耶路撒冷。富裕的威尼斯答应将舰船租给教皇运送军队,等打完仗再兑现租金并分享胜利果实。十字军集结于威尼斯,计划是运送3万十字军,结果只集结了1 万多。这便意味着因兵力不足而攻打耶路撒冷可能失败,那么威尼斯的租金和胜利后的既得利益将成为泡影。于是威尼斯提出十字军先替威尼斯打仗,这当然是改变了十字军军事行动目标。他们不去攻打耶路撒冷,而是去打匈牙利的萨拉,因为威尼斯的商船经常受到萨拉的袭扰。十字军将士不愿意攻打同样是基督徒的匈牙利人,威尼斯却说军费是我拿的,教皇没钱偿还,你们必须听我的,这样大家都有利。十字军被迫按照威尼斯的安排,攻下了匈牙利的港口城市萨拉。而后,威尼斯又攻打君士坦丁堡,就这样,十字军付出了沉重的牺牲代价后,终于攻进了君士坦丁堡,烧杀抢掠三天三夜。这次十字军东征,完全变成了教皇及其十字军在替威尼斯发财而战,失去了东征的全部意义。威尼斯人得到了巨大的利益,随后他们将君士坦丁堡的大片领土收入了囊中。威尼斯人把十字军东征变成了贸易,这本是一场东、西方之间的宗教战争,硬生生地让威尼斯人给变成了一桩生意,并且从中大赚特赚了一笔不义之财。这才是真正的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在地中海是出了名的贪婪,他们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图,无奸不商的威尼斯商人怎么到了莎翁笔下就变成了乐善好施的“仁者”和仁慈的“神父”了呢?而且剧本就直接叫《威尼斯商人》,莎翁可是坚定的人文主义者,是悲剧高手,他也不可能为威尼斯商人说好话,当“枪手”,以正威尼斯商人唯利是图的恶名。

如果按正常思路,犹太人也是贸易高手,两个贪婪的商人相遇,弄出的动静应该是恶魔与厉鬼之间的血腥拼杀,而非这样一种风和日丽的故事。

莎翁十分明白欧洲基督教与亚洲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多次十字军东征便是明证。莎翁选择夏洛克这个人物时,他没有选一个伊斯兰教徒,他选取的是跟威尼斯商人旗鼓相当的犹太商人,犹太商人同样是著名的唯利是图者。正因为犹太人的唯利是图,他们才不会像其他宗教那样极端——犹太人不会因为莎士比亚“侮辱了”犹太教、犹太人而因此找他算账、拼命。只要有利益,犹太商人跟威尼斯商人一样,都会妥协。莎翁非常智慧,他的反面主人翁选了犹太教人夏洛克,非常巧妙地描述了那一特定区域的民族宗教和经济文化的激烈冲突与尖锐矛盾,也给欧洲人以后穿越伊斯兰教教区抵达中国、印度留下了情感空间。这就是我前面推想的莎翁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与丝绸之路是有关联的原由。

我们应该想到《东方见闻录》在欧洲的影响力,特别是莎翁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世界。

我们对威尼斯这座典型的文艺复兴城市有了更多了解后,那么,也就知晓了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影响的结果,它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特别是中国、波斯和印度文化中许多有用的东西。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制造术、造纸术、印刷术催化了欧洲航海、军事、文化等领域的革命,对文艺复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不仅冲破了教会的精神束缚,还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打通了道路,也为孤立、分散的世界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和认识丝绸之路的价值,以及它对于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

威尼斯位于8000 公里外的丝绸之路的最西端,它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丝绸之路给欧洲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方面的发展,更多的和更大的利益是思想上的进步。当然,毫无疑问西方同样也给东方、给中国带来了始料不及的变化与影响。丝绸之路是一直被忽视的历史。

瑞士英雄

明明白白将自己插上军人标签出售,不是个体私营,而是成建制的一个团、几个团、一个师、几个师地出售给外国雇主。这样的出售,不是为了信仰和理想,纯粹只是为了金钱。被出售的军人,他们认真执行契约规定,不折不扣地履行军人职责,替雇主看家护院,替雇主打仗、拼命。这样拼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西方社会所定义的:契约精神。这是一种买卖关系的信用,但在东方,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西方世界则是天经地义。瑞士,就是靠输出雇佣军队而著名的国家,这是他们国家最大的贸易。

东方人眼里,杀手可以雇佣,保镖可以雇佣,但成建制的军队不会雇佣。成建制的军队更不会租售给外国,因为只要雇主付了租金,雇主也可以指挥雇佣军去攻打雇佣军的母国,而东方人对投敌、叛国看作是极其耻辱的事情,祖国在东方人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杀手的最高境界依然是信仰,为该杀的杀,而不仅仅是履行契约。作为军人,最神圣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捍卫正统。即使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大争时代,最需要军队和金钱的时代,军队也不会为挣钱而去替别国打仗,可以借用,不可雇用。雇佣和借用虽然仅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道义与金钱的区别,一个神圣,另一个则不崇高。东方人坚信,军队的战斗力源于意志力,而意志力却源于信仰,源于精神。因此,再穷也不愿用命去换钱,这便是东方人的思想。

西方人眼里,天下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只要有买家,军队也不例外。所以十字军东征时,因为付不起威尼斯的佣金,教皇东征的十字军便不得不先去替威尼斯打仗抵债。这样神圣的上帝军队,也不得不为金钱服务。西方社会里,雇佣兵的历史由来已久,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古希腊人曾经雇用马其顿人保卫自己的首都。而罗马人为保卫自己的帝国,也曾使用过日尔曼部落打击来自东方的敌人。美国南北战争中,具有丰富狩猎经验的德国黑森佣兵,也曾被双方军队所雇用。如果仅仅局限对待生命的态度,西方人比东方人更舍不得生命,但西方人为了金钱可以卖命,东方人为了信仰可以舍命。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并非社会制度的不同。

瑞士,是出租军队最著名的西方国家。自15 世纪以来,瑞士人的职业之一,是外出当雇佣兵,他们一直在欧洲广泛从事佣兵这一古老行业。他们之所以著名,是因为瑞士是唯一一个将佣兵作为自己国家特色的国家。他们以国家行为方式,组建成建制的佣兵部队,为当时欧洲各国君主服务,被人称为瑞士卫队。也因为这种著名,瑞士被称为佣兵之国。

瑞士卫兵成为教皇的近卫军始于1506 年。当年罗马教皇尤里奥二世将骁勇善战闻名欧洲的200 名瑞士雇佣兵带到罗马,并决定由他们守卫基督教圣地梵蒂冈。在此之前,瑞士雇佣兵虽也曾经执行过守卫任务,但大多为临时性质,此后他们作为宗教圣地梵蒂冈的常驻部队,执行保卫任务。因为瑞士卫队的忠诚和勇敢,1571 年又被教皇皮奥五世派去保卫威尼斯,并作为教皇军与奥斯曼帝国军队作战。

瑞士联邦地处阿尔卑斯山深处,自然环境恶劣,生存十分艰难,贫瘠的群山无法养活日渐增加的人口,这就迫使瑞士人需要凭借自己的勇武来谋求生存,于是外出从军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瑞士公民的重要选择。自14 世纪起,瑞士联邦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初露锋芒,展示了瑞士军人天生善战的能力。到了中世纪,欧洲各国,特别是法国,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对雇佣兵的需求猛增。饥饿的外部需求使得贫穷的瑞士联邦政府将雇佣兵作为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善于战斗又极端忠诚的瑞士雇佣兵,也就成为了欧洲各国的首选。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一次次血战的瑞士雇佣兵,威名在欧洲远扬。

15 世纪后期到16 世纪初期的西欧,堪称瑞士长戟兵的时代。从勃艮第战争三战击杀大胆查理,到士瓦本战争击败神圣罗马帝国,再到意大利战争搅动漫天风雨,瑞士联邦以不大的国土疆域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

那么,瑞士人何以具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呢?

首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造就性格。上古的瑞士人,属于凯尔特人中高卢人的一支,被称作厄尔维几人。按常理,凯尔特人比不上日耳曼人善战,但瑞士人却大为不同,这与瑞士山区的环境大有关系。瑞士山区的纬度不高,冰川活动留下的河流和湖泊又使得这片山地不缺乏水源。然而山地土层太薄,海拔高处的融雪时间又太短,使得除了少数山间谷地之外,瑞士大部分土地只能作为放牧牲畜之用,而山间牧场又极为贫瘠。这就促使瑞士山民们长期以来,为了争夺融雪草场,经常发生流血冲突,相比农耕生活的凯尔特人,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更加尚武。由于瑞士人长期生活在山区,他们在力量的锻炼和运动的平衡上得到了双向发展,并培养出团队的忠诚精神。这正是作为军人最重要的战斗素质。在公元前,强大的汉尼拔和凯撒都曾经与剽悍野性的厄尔维几人苦战。公元前108 年,一支罗马军队被厄尔维几人夺取了鹰旗,这可是强悍威猛的罗马军团的极大耻辱。罗马帝国灭亡后,勃艮第人和阿勒曼尼人渗入瑞士山区,与厄尔维几人融合,改变了瑞士地区的风俗语言,也奠定了今天瑞士使用法语和德语两种语言的格局。但法语区仅占当代瑞士人口的20%,其中重要的日内瓦地区,还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与瑞士人联手剿灭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后分配给瑞士的。所以总体来说,中世纪的瑞士更多地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重要成员。

但瑞士雇佣兵的真正崛起,是在反抗神圣罗马帝国控制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莫尔加藤等几场关键战役中,帝国军队被瑞士打得惨败。瑞士人向全欧洲展现了自己的武装能力,也使得山地中更多的州加入到瑞士联邦之内。瑞士联邦中大部分的州是牧民和农民村社组成的,也有卢塞恩、伯尔尼这样典型的中世纪城市。联邦中,村社成员与城市成员是平等的,它们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合作关系,村社提供勇武善战的士兵,城市提供持久作战所需的战备物资。这种合作关系让瑞士逐渐形成强大的军事力量。

除了环境和生产方式练就的善战尚武能力外,瑞士人作战屡屡取胜也有自己的一套秘诀。他们依赖方阵作战,在作战时以州为单位组织军团,而作战的基本单位是300人的连。其中250 人为使用20 英尺左右长枪的主战兵种,50 人为远程兵种和近身肉搏兵,使其战阵所向披靡。瑞士人在作战方面不同于其他西方人,他们注重整体力量,反对个人主义,所以瑞士军团没有多少留名青史的名将。

瑞士联邦军纪极为森严,方阵兵禁止轻易追击,逃兵将被当场处死。瑞士人一开始并不使用方阵,而是使用纵队战术,那是一种类似古罗马三线阵的疏散型准方阵战术。进入方阵时代后,生长于山中的瑞士人拥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这是他们的突出优势。瑞士人会凭借其强大的突击能力,快速打垮或削弱敌人的骑兵和远程火力,而在步兵的正面碰撞中,世界上几乎没有军队是瑞士长枪兵的对手。此外,依仗城邦兵之间同胞关系的纽带,瑞士兵拥有极强的协同性,他们快速解散方阵之后又能以最快的速度重组。著名的南锡会战中,7000 名瑞士步兵用两个多小时穿越充满积雪的斜坡密林之后,又用极短的时间重组了楔形阵,和骑兵一同偷袭大胆查理的侧翼。瑞士兵的山地作战能力令大胆查理胆战心惊,他的炮兵也被迅速打垮,大胆查理则被一名瑞士戟兵杀死。

南锡会战绝非偶然,瑞士人常常于实战中使用弩手和长戟兵组成的散兵进行试探性进攻,长矛手组成的主力则分散埋伏在隐蔽的地方。当正面作战开始后,瑞士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瞬间组成战斗阵形发起进攻。瑞士方阵之间通过鼓声和旗语联络,当某个方阵遭到骑兵攻击时,会组成空心方阵抵御,其余方阵则快速赶来救援,相互呼应。瑞士人通过这种方式弥补自己一方缺乏骑兵的弱点,而瑞士人自己则基本没有骑兵。瑞士战士具有昂扬的士气,在穆尔腾会战中,伯尔尼军团面对勃艮第人的弩弓和火炮,整个军团3000 余人在还未接触敌人时,就已伤亡了500 人,但他们依然奋不顾身地向前冲锋,最后大胆查理以惨败而告终。

无论瑞士人如何勇敢善战、不怕牺牲,都不能改变他们是为了钱而打仗这个事实,这是一种纯粹的买卖关系。契约精神再重要也不能超越生命,自我牺牲精神只是一种宣传,在现实中并不真实,如果生命都没有了,挣再多的钱也没有用,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瑞士人人人都懂。那么,瑞士人的士气究竟从何而来?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问题。我以为在历次的绝大部分战役中,瑞士军队的伤亡比例都明显低于对方,这可能才是他们鼓舞士气的真正原因,也是他们的底气。但好运不可能永远罩在瑞士军人头上,后来在罗马保护教皇和巴黎保护法国国王的战斗中,瑞士卫队的牺牲惨状轰动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瑞士联邦政府对本国雇佣军出口的决策。

16 世纪初,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曾在年轻时造访罗马,他对罗马的奢靡颓废之风深为痛恨,他认为“罗马需要改革”,德国信众深受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1527 年5 月6 日,在罗马之劫中,时任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卡洛斯一世率领几万大军包围罗马并破城进行大肆劫掠,还意图抓捕挟持教皇。梵蒂冈作为教皇的驻地,被信奉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德国士兵作为重点攻击目标,他们志在必得,进攻也就十分凶猛。而作为教皇警卫部队的瑞士近卫队,忠实履行职责,前仆后继誓死保卫教皇安全撤离,他们与德国大军进行了惨烈的战斗。这是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双方各持短剑、战刀、长戟,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近身肉搏。众寡悬殊,许多瑞士近卫兵因此丧命,总数189 名近卫兵中有147 人阵亡,近卫队折损四分之三的兵力,余下的42 名瑞士近卫兵死战不退,为掩护教皇逃命赢得了宝贵时间。教皇克列门斯七世在瑞士卫队的拼死掩护下,通过密道安全逃到了圣安杰罗城堡,保全了性命。此次事件发生20 年后,教皇保罗三世为瑞士近卫队的忠诚与勇气所感动,他重建了瑞士近卫队,还将人数增至225 人。自此,教皇卫队被正式改组为“瑞士卫队”。而惨烈的5 月6 日也因为瑞士近卫队的出色表现被确定为瑞士卫队的特别纪念日。

而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受雇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瑞士卫队为保护杜伊勒里宫和国王路易十六而献出了他们全部的生命。1792 年8 月10 日,法国民众认为国王路易十六对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没有诚意,还举家出逃,为此民众的愤怒达到顶峰,他们开始武装暴力冲击国王居住的杜伊勒里宫。民众虽然十分愤怒,但却没有办法冲破杜伊勒里宫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瑞士卫队的武装防卫。在这关键时刻,路易十六却下令瑞士卫队放弃抵抗,于是大批瑞士卫队队员在冲突中因为不能还击而惨遭杀害。愤怒的群众不断冲击杜伊勒里宫,国王见势不妙,眼看抵挡不住,只得选择出逃。为给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安全逃往国民立法议会寻求保护争取时间,忠诚的瑞士卫队选择了牺牲生命,他们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以整个瑞士卫队全军阵亡的代价,惨烈地完成了掩护国王安全逃亡的任务。

这件事情在长期出租雇佣军的瑞士国内引起了巨大震动。1874 年,瑞士联邦宪法明确规定:禁止国民接受外国军事雇佣。但几百年来形成的瑞士国民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即使法律明文规定,仍有大量志愿者参加军队雇佣,直到1927 年才基本得到扼制。

1821 年,为了纪念客死法国巴黎的那些瑞士亡魂,由丹麦雕塑家巴特尔·托瓦尔森设计制作,在瑞士卢塞恩琉森小镇的岩壁上凿出了一座奇特的纪念碑:濒死的琉森石狮。狮子纪念碑的下方是一泓清澈的湖水,经常有鸳鸯、野鸭嬉戏。狮子纪念碑被刻在一面岩石的浅穴里,里面的雄狮雕塑头长10 米、高3 米有余。垂死的雄狮面露哀伤和痛苦的神情,无力而痛苦地倒在地上,一支折断的箭头深深地刺入它的背脊。它的前爪按住盾牌和折断的长矛,盾牌上分别有象征瑞士的十字徽章和法国王室的香根鸢尾标记。雕像上下方均有文字,上方刻着拉丁文“HELVETIORUM FIDEI AC VIRTUTI”,意为“献给忠诚和勇敢的瑞士”。下方刻字第一行是“DIE X AUGUSTI II ET III SEPTEMBRIS MDCCXCII”,表示惨剧发生时间:1792 年的8 月10 日和9 月2~3 日。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用他独有的文学与哲学双重语境称其为“世界上最令人难过最让人动情的石头”。整座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告诉人们和平是多么珍贵。

虽然1874 年瑞士联邦颁布宪法明确禁止国民接受外国军事雇佣的禁令,然而却有个特例:瑞士于1927年裁决,同意给予梵蒂冈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权利及权力。原因是为了保护教皇及宗座宫殿,而事实上是梵蒂冈享有可以雇佣瑞士卫队的武装军事力量的资格。如今,世界上唯一存在的瑞士卫队,就是梵蒂冈的宗座卫队,它担负着保护教皇、教廷和担任仪仗的任务。2006 年5 月6日,在教皇瑞士卫队成立500 周年之际,梵蒂冈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瑞士卫队同时也得到了教皇对他们“绝对忠诚”的评价。

梵蒂冈的宗座瑞士卫队选拔非常严格,必须是具有瑞士公民身份的天主教徒,单身男性,必须是已经完成了瑞士武装部队的基本训练,并获得良好行为证书,必须拥有专业学位或高中以上毕业证书,年龄在19 至30 岁之间,身高不低于174厘米的瑞士人。选拔合格的队员候选人,如果同意接受卫队队员的职务,就于5 月6 日在圣达马索庭院宣誓就职,视为应征入伍宗座瑞士卫队。现役队员的雇佣服务薪资为每月1300 欧元,安排食宿,另有值班补助。

梵蒂冈教皇卫队作为教皇的“保镖”,终极任务是负责保护教皇的安全。他们身穿文艺复兴时期的波状服装,颜色鲜艳夺目,手持古代长戟,腰间配剑,守卫梵蒂冈教廷。

纵观欧洲历史,佣兵这一古老职业,不知留下了多少悲壮的传说与神奇的际遇。但是我们也十分清楚它的本质是为钱而战的军队,是契约性质的买卖关系,远离信仰和精神追求,这是不可否认的。所谓契约精神绝对不能与人类伸张正义、追求美好、争取和平同日而语,所以欧洲历史上,倒戈反水的雇佣兵不在少数,这就是契约精神不可能是战争中的最高精神,这就回到了钱不是万能的问题上。如果面临亡国、亡族的战争,你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雇佣军,无疑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赌博,罗马帝国便是被其所依靠的蛮族雇佣兵所覆灭,这是民族与国家生存的惨痛教训。总而言之,无论那些佣兵多么勇武,没有信仰的战士最多也只不过是金钱的奴隶,是大国、强国称霸意愿的工具。

虽然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瑞士雇佣兵仍然用他们忠诚勇敢、看重荣誉和骁勇善战的品格成为了欧洲传颂的英雄,也为自己和国家争得了重诺守信、绝对忠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