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霁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32)
“对分课堂”是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通过强化讲授和讨论之间的内化环节,以“当堂对分”或“隔堂对分”两种方式,让学生在对讲授内容充分内化的基础上有备而来地进行讨论。它不是简单的讲授加讨论,也不同于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自主课堂、高效课堂、项目化教学、PBL、案例教学……而是从如何教到如何学、从作业布置到课堂管理甚至效果评价都进行重新设计,更强调学生当堂或者隔堂讨论之前的内化环节,以作业反馈和小组讨论强化教学效果,既保证知识成体系地传递,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一种将讲授与讨论有机结合、师生双方均能及时互动加反馈的参与,从而带来个性化学习,推动传统课堂发生实质性变化。“对分课堂”自2014年春在复旦大学本科课程上初试成功后,于2019年11月23日又在兰州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签约揭牌首家“全国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对分教研示范基地”,“对分课堂”逐渐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多所高校在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上进行试点并研究。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的学制为四年(非医学专业)或五年(医学专业)。思政课教学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政理论部承担。教学内容包括2018年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五门课程。教学过程多采用传统方法:以课堂教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存在重课堂讲授,轻课外实践;重期末考试,轻过程评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问题。
这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关。目前医学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背景多为社会科学领域,在知识结构上对医学领域总体了解不多,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面面俱到、专业化地讲授思政理论内容,没有兼顾医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特殊需要,进而系统地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或者虽有关注,但缺乏靶向明确地组织专题辩论、定向参观、社会调查等教学反馈系统,致使老师和学生容易陷入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困境。
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生源学情有关。医学院校学生生源多为理科生,实验动手能力强,理、化、生等自然学科基础好,文、史、哲等社会科学背景弱,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回头望”以补充文科基础知识点,易使课堂教学时间停留在解释“是什么”的阶段,减少到达“为什么”的程度,也就缺乏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学生用习得新知识新理论思考社会热点问题、解决自己生活中困惑的方法变少,学习效果也难免不佳。
思政课讲授的是真理性内容,它有没有吸引力与老师能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思政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对分课堂”的“亮、考、帮”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亮”是指学生亮出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觉得最受益的部分,为其他同学提供课程思考;“考”是让学生自己做考官,设计与课程内容关联度高且符合同伴思维方式的热点考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帮”是让老师或小组其他同学在讨论中帮助自己,有的放矢地解决自己对一些问题的困惑。这一系列的设计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且这种同伴之间的充分互动有师生互动不可比拟的优势:看待问题的角度更为接近,关注点更为一致,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切实需要解决的困惑,因而也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然后,在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组织讨论、自己安排汇报等一系列充分内化吸收知识点的基础上,老师再用思政理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亮、考、帮”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更能起到举一反三,让学生信服的效果,也更能让学生发现思政理论的实践价值,愿意用它科学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最终形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及行为规范,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而社会化的内容之一则是让个体获得并履行社会角色及相应的行为规范。学校,是个体社会化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学校教育促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机会。所以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还应该要以培养具有崇高个人信仰、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的医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教师应充分地结合专业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利用自己的阅历、资源去拓展学生发展的内容和空间,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以“对分课堂”为改革的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属于教学大纲管辖,又不以课堂教学为主,而是强调“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由教师让出一部分课堂时间,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习得学以致用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时段的学习过程。
第一时段,不强调课前预习,由教师上课直接介绍所授课程的基本框架和概念,着重把与医学专业有关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讲授重点,把课程中与医学类热点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作为讲授难点,讲清楚、讲透彻它们背后的原理,而不做教材内容全覆盖式教学,或者现场征得学生的意见,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中需要老师重点讲授的知识。然后布置课后学习,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临床与非临床,医学与非医学)的特点和分组情况,当堂或者课后自主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内化吸收。
第二时段,教师通过布置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与医学相关的社会热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帮助同伴理清思路,最终相互解决一部分问题,并由分组后的小组代表与全班同学以及教师一起对课后布置的学习内容和案例进行讨论,实现更深层的互动交流。
第三时段,在每次课程前两个阶段都已完成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及时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以明确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反馈,强化过程考核,减轻教师负担,切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检验过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辩证发展的,“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高校思政课堂讲的是真理,目的是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并通过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从感性认识再次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新的理论,继续指导新的实践,最终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但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无论是纯粹的理论教学还是纯粹的实践教学都不能适应医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所特需的伦理、道德与法治思维,只有将思政课理论与医学专业理论充分融合,加强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医学伦理、医师职业道德、仁心仁术实践方面的解读和思考,才能切实提高医学院校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其实效性。
医学院校的基础课通常为跨专业合班教学,教师要面对的是大班、多班教学环境下的课堂组织管理,教学内容丰富繁杂,备课工作量较大,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规律,重视学习者能动性的发挥,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逐步确立起学生的主体身份,培养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本文以该课为例阐述“对分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无须面面俱到章节的全部知识点,而要勇于把课本上已经解释清楚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课后自学,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自学的内容进行同步过程考核。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课程的基本要素及寻找每章节课程内容与医学专业结合的点进行重点讲授,然后以学生当堂或者隔堂进行小组讨论、汇报的方式进行反馈,由教师及时总结来强化教学效果。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和教学安排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引导学生用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思考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中的矛盾,感受医学生的青春之问与医生的职业理想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作为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什么,提供给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目前的学习规划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怎样才能做新时代的爱国者。在2020年席卷全球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医学生和医护群体如何用中国精神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又如何用时代精神书写属于中国医护的人间大爱;帮助学生思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准则与社会公共道德标准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让学生知晓与自己的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适用范围。
1.引导学生分组
“对分课堂”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针对问题和作业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汇报,因此如何分好组,是整个“对分课堂”的关键。基础课开设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学期,是五门思政课程中的第一门,不仅在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形式上也可以通过分组促进新生之间的交流,为以后上医学类课程分组、做实验,打下一定的基础。
2.管理作业设计
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因此在作业设计方面,也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功能。可以考虑由学生将课程内容结合医学背景自行组织一些材料作为题库的补充,也可以布置常规的读后感和观后感,或者让学生对教材中某段自学内容理解和反思后写成小论文,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内化吸收并思考解决身边出现的社会现象,重点在于教师将作业内容结合医学院校及所带班级学生的专业进行设计,切实达到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消化吸收和运用课堂的知识或理念。同时对于作业的完成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在听取他们建议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章节课程的知识点,把作业和他们的专业结合在一起,支持创新性、开放性的作业展现形式,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3.反馈过程考核
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学生考核多为结果性评价,评价准确性低。而“对分课堂”通过设置过程考核,将学生学习应该付出的努力和时间分散到整个学期,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稳定和公正。一方面由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地与学生进行多次课后作业交互,深入了解学生平时学习的投入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反馈和小组发言的点评,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鼓励,明确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更有动力将个人的学习成果外化为高质量的作业和发言,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努力,从心理上建立起更为积极、健康和发展的师生关系,在提升成绩考核准确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思政课学习的效果。
在教师对重难知识点进行课堂讲授后,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专业方向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形成新的认识和体验,并用“亮”“考”“帮”的形式及时概括出来,即内化吸收。包括独立学习和独立作业、当堂或隔堂小组讨论汇报、学习总结三个环节。具体内容由教师在每次课堂讲授环节的最后5分钟进行布置。“对分课堂”通过实践过程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也是达到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重要过程,是“过程中的成长”。而讨论是内化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小组讨论、组间讨论、全班交流、自由提问、教师总结等环节。由学生在自主学习结束后,每组4~6人围绕着各自总结的“亮”“考”“帮”交流成果,相互解答彼此提出的考核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忙的问题。如果小组讨论结束后,还有遗留的问题,就再进行组间讨论,同时也可能在讨论期间产生新的问题,再由组间或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也即讨论汇报,每人3分钟。在学生全部发言结束之后,教师还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给任一个学生或小组一个自由提问的机会,用以解决课堂没有涉及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最后根据课程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内化吸收和讨论的情况,由教师用5分钟进行总结,肯定和深化学生已经自主解决的问题,解答具有共性的问题,提示并强调讨论中遗漏的内容。
总之,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思政课教学的落脚点是信仰和践行,具体到医学院校,要造就良医,强调“良”的价值选择和导向,就需要通过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将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内化自学、师生讨论总结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为深刻、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原理,逐步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个人思想困惑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医学课程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