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具备着生存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高效性的特质,保护湿地生态体系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路径,由于现代化的建设,不少的湿地受到了不可逆的破坏,应该对其进行修复,保障自然的生态平衡。本文讲解了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并对湿地生态保护及修复对策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湿地的保护人员和修复人员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湿地;生态保护;现状;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湿地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调节气候、对湿地周围的水质还能起到净化的作用,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缺的生态体系。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少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我国的湿地面积逐年锐减,针对这一现象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措施已刻不容缓。
一、湿地生态保护现状
我国地区城市化的建设进程步伐越来越快,城市中的湿地面积逐年锐减,农村由于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结合部建设等项目,各地区的农村湿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我国湿地的保护现状并不算乐观,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地区内的生态平衡。首先就是地区的污染较为严重,水污染、化学污染、动物粪便污染等,都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湿地的形成一般处于水域与陆地的临界处,若当地的水资源受到污染则一定会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湿地是许多野生动物和水生植物赖以生存、汲取养分的地域,湿地的污染无疑会破坏当地的生物生态平衡。其次,湿地的功能出现退化,湿地的生态系统与其他的生态系统有所不同,其初级的生产力极高,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可以生产的蛋白质为9g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之多,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给湿地造成的伤害和破坏,使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有所降低,不仅影响了湿地周边生物的生存,还对当地气候调节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本就有着调节气候和净化周围水质的作用,对湿地的保护力度不够,导致湿地本身具备的一些功能出现退化,湿地无法对周围水域进行有效调节会导致周围的空气湿度降低,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再次,纵观我国的地域分布图会发现,我国湿地的占地面积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依赖着湿地生态系统,而部分地区群众对湿地的过度使用、开发和破坏给湿地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造成湿地硬化的现象发生[1]。具有效数据显示,近50年以来,我国湖泊消失了13%,有50%的滨海海滩接近消失,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基本上大众所常见的生物都对湿地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湿地的保护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所必须执行的事情。
二、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对策
(一)完善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只有制定完善的法规才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开展有所约束,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亦是如此。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并没有专门出台保护法。需要出台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体系保护法,事无巨细的对湿地保护准则进行制定,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政府对湿地保护的决心,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相应的行为准则,可以依照法律执行保护项目,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应该对湿地污染行为提出明确的惩罚标准,并且不允许私自占用湿地养殖、对湿地进行开垦,这些行为都会对湿地造成极大的伤害,应该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禁止[2]。
(二)采用生物方式对湿地进行修复
对湿地进行修复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对于湿地来说最好的就是实施生物治理的方式进行修复,化学修复可能对湿地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难以恢复湿地原有的功能性,物理修复的方式难以起到长期性的作用,并且采用物理方式进行湿地修复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较大,因此,在多种修复方式中最适宜采用的就是生物治理的方式。湿地的初级功能性较强,适宜多种植物和动物生存,在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生存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对湿地面积进行修复,植物会通过根茎运输水源,对湿地周围的土质也能起到一定的滋润作用,在湿地周围的河道中有鱼类会洄游,也会对水域周围的湿地有扩散性作用。采用生物治理,主要就是在湿地周围重新人为搭建科学的生态环境,利用生物自身的生活习惯对湿地进行修复,存在一定的失败率,但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可实施性更强,且可以进行反复使用,既能擴大湿地的面积、恢复湿地的初级功能性,还能保障湿地周围水资源的水产量。
(三)加大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资金投入力度
湿地的分布地区较为广泛,涉及的地区较多,但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条件不同,政府对湿地保护和修复投入的资金数量也不尽相同。在大部分的地区中,湿地保护和修复并没有作为重点项目执行,过度重视经济发展效益高的项目,对生态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忽视,导致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的资金投资不足,资金短缺也让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开展工作。因此,政府应该提高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建设地区内湿地保护和修复的专项资金,充分了解各个修复方式的利弊,引进生态还原方面的高质量人才,对湿地保护和修复所需的费用进行合理估算,由政府对项目进行实时审批。另外,投入资金应该进行合理分配,做到账目分管、单独记账,确保专项资金专项使用,提升保护和修复项目的资金支持,让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3]。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湿地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并且保护机制的建设并不健全,需要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就湿地的现状作出深入思考,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式,完善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湿地保护概念,避免再出现人为破坏湿地的情况发生。另外,湿地作为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湿地制定并开展效益补偿机制,恢复湿地的初级生产力,保障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淑珍.滨海湿地生态保护策略研究——以广州南沙万顷沙湿地为例[J].低碳世界,2021,11(09):41-42.
[2]陈军贤.临洮洮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恢复技术措施[J].甘肃林业,2021(02):37-38.
[3]周新影.浅谈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2020(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