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
摘要:中职教育方式可尝试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融入更多教师和学生对当下时代发生时事的关注和讨论。将教材内容与时事时间进行穿插教授,让语文教学不会脱离实际,抓住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事件,进行分析和口语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对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生来说,练习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不应只是听,不表达,这样会让学生失去主观能动性,丧失积极主动去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也会差很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参与度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素养;教学改革
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兴趣专业、生活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多维度考量,争取做到易于接受、易于理解,能让学生提起兴趣、产生共鸣。只有先得到学生的思想上的认可,教师才能达到教育的作用和意义。避免只讲课本内容,几十年不变通的死知识,坚信只有联系实际、针对性地分析和讲解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教育的目的在于走入学生内心,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主动去挖掘生活中的点滴,联系生活实际、工作实际,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精神和思想上的变化,产生主动分析事件、理智辨别正误真假,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
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日积月累,关键点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以及思考习惯。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工作中陶冶性情,放松緊张的神经。更使学生在工作中阅读工作要求,更精准地理解工作内涵所必要的。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讲授经典古代和现代散文文章,在讲到某种精神和事迹,如爱国精神、敬业精神时,教师更要善于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让学生学习文中人物敬业精神,以此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态度,并起到鼓舞学生的精神支柱作用,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印象。以正面人物为榜样导向,逐渐固化为学生自身的成长目标,这才是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讲解,举不同的例子。让学生回想到自己职业技能课程练习时的场景,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让书中的人物起到学生行为和精神上的标杆的示范作用,真正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学习揣摩文中人物的思想,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讲到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心态、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抱负,让学生产生对自身现在情况的感受以及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效地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文章传颂至今,最值得欣赏的语句以及广为传颂的原因,师生一起进行分析与鉴赏,就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年代,体会作者的心境。再回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进行分析自身情况,产生对未来的计划和对专业的理解等,有效的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密切关注、分析时事动态
书中的散文、小说选段、故事大多是选取的比较经典、广为人知的故事,里面包含了丰富的人物感情、时代背景、精神思想,对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事迹和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只教授书中的故事难免会与时代脱节,与学生的生活产生沟壑,让学生很难产生共鸣,从而真正体会文章思想和精神。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多加关注时事热点,如感动中国节目、励志新闻等内容,在课上花费十几分钟进行分析和讨论、点评。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对学生深入理解教师在课文中的分析非常有帮助,能够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将人物情感、人物语言、精神进行相同方式地分析,更好的理解稳重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取得更棒的课堂效果。
对时事热点内容的分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更能让学生领悟语文素养的培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控场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是非常难得的。在学校,教师可以着重去培养和锻炼学生,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注当下时事热点新闻也是培养学生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网络时代尤为重要。当下网络喷子等缺乏口德和辨别能力的网民不在少数,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不造谣、不信谣,在实际实例中培养学生理性对待问题、不浮躁的心性。那么,中职语文教学就到达了一个更高的高度,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养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针对学生的真实水平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循序渐进、针对不同方面进行提升。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课程。如写作练习、阅读欣赏、课文背诵等。不清楚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基础能力,只会让学生产生逃避的心理,敷衍作业和学习任务,不能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以人为本,不强迫学生完成他们能力不足的部分作业。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后,为学生设立可行的阶段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分享可行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起欣赏学生中完成得好的作品和观点。语文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借鉴,让学生在多接触其他优秀文章中,不断迸发出自己的思想,日积月累地提升和完善自身阅读、写作、口语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延伸和扩展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的内容是有限的,学生在深入分析和理解后,会对这部分内容有极大的兴趣,这时直接进行下一个主题内容的学习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就可以对课内阅读进行延伸和扩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素材和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学并分享,提升学生的交流、自学、筛选材料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接收到大量的相关信息,从中选中值得分享的部分。这样,学生不仅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也得到了自身表达观点的锻炼机会,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参与进来,与学生一起分享观点,起到引导和纠正的作用,遇到学生分享的观点较为难理解的时候要适当地进行讲解,便于学生更顺畅的互相理解。待到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时候,活动形式也可以采取树立观点,划分正、反方,举办辩论会的形式。如此,学生的观点会更加清晰明了,口语表达速度也会明显提升。
结束语:
语文课堂相比较于其他课堂,是最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增加学生生活幸福感、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生活的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正确、高效的思考方式以及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科目。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未来的工作,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教会学生拥有正直坚定的思想、正确的行为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处事风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正确看待工作、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中职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充实学生课堂,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扎实语文功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裴裴.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115-116.
[2]宋文超.基于学生特点的中职语文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86-87.
[3]李美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