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6月20日、6月22日,廣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分别新增1例本土病例,均为在校学生,全校立即实行封闭管理,广州新华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师生全面抗疫的高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校园封控管理,部分师生出现不安、恐惧等情绪,并容易诱发心理问题。且由于疫情防控下,学生隔离在寝室,所诱发的各种心理问题复杂多样,此前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面临着前所为有的挑战。本文尝试选取疫情封校期间突发心理危机的真实案例,探讨辅导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疫情防控;心理危机;突发事件;辅导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21年6月21日起,广州新华学院实施封闭管理,师生员工及家属启动疫情隔离模式。隔离期间,日常教学活动全面实行线上教学模式。正值期末,逢此变动,同学们的身心状况会有起伏波动,例如“宿舍环境不适合学习导致情绪焦虑”“与舍友学习生活习惯不一致,担心隔离期会产生摩擦”“自律性差,宿舍干扰因素太多,无法专心学习而自责懊恼”“暑假能不能按时降临”等。毕业生们更是面临离校和就业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加之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感,紧张焦虑更是难免。面对此等情形,如何及时调整自我、安顿身心,以更加平稳的心态来面对隔离期,对每一位学生都至关重要。
一、疫情封校期间辅导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一)、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专职心理教师存在局限性。
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也得到了逐渐的发展壮大。但由于存在职业发展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监督体系匮乏等诸多原因,民办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人才流失严重、缺乏创新精神、积极性不足等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依赖专职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教师是不够的。
(二)、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势
1、便于筛查和测评
在大学生的生活当中,辅导员是与他们最为亲近的教师身份的人,对于学生来说,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朋友。因此,学生较少发生心理上的防御,他们更能将生活当中遇到的事情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当遇到危机事件,不能够很好地自我调整时,也会想到最先向辅导员进行求助。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能时时关注到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生活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也更能高效识别危机事件,同时辅导员与学生干部的联系更为紧密,能够实时掌握到所有学生的动态,提高危机事件处理的效率。
2、便于收集信息
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当中常常存在一种困境,在危机发生早期收集信息时,学生常有掩饰的部分,使高校管理者不能及时发现危机的萌芽。这种掩饰的部分来自于学生的社会期望倾向,他们担心表现出自己的不好或者心理方面的问题会给自身的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往往会忽视学校给予自己的支持,而更倾向于独自面对问题。对于这种情况,辅导员能发挥其优势,辅导员更能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周围环境收集信息,在保密的前提下,更能全方位真实地描绘学生的心理画像。
3、便于持续追踪
在辅导员的入职培训当中,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辅导员了解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知识,能够及时地在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给予支持和帮助,避免由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危机事件,同时他们能够识别出危机事件的高危因素,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访谈和调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危机的个体,及时将心理危机事件扼杀在萌芽当中。
二、疫情封校期间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难点
(一)、初期以“疫情”为命令,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6月21日疫情发生后,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封闭管理,一切线下教学转为线上,一万六千余名学生居宿舍合理,铺天盖地的工作和难题也随之落到辅导员的肩上。学生数据信息核对统计、安抚学生隔离中情绪、收集反馈学生诉求、走访宿舍、驻楼值班、派发物资、协助学生核酸检测、通知学生隔离转移、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校园巡逻等等。当疫情真正发生在大学校园中,一切都是在未知中摸着石头过河,辅导员们即使不眠不休,仍有做不完的工作和接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消息。6月24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的积极动员下,防控工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学生的配餐与物资配送、安全问题都得到了迅速解决,疫情防控形势稳步走向明朗,辅导员们才得以抽身继续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二)、立足思政工作主战场,用“心”给学生穿上“抗疫心理防护服”。
被干预对象正确地认识和接受现实是进行有效心理干预的基础,疫情发生后辅导员不断向学生普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对新冠肺炎疫情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但其并不是不可控的,采取的封校、连夜核酸检测、居宿舍隔离、交通管制等系列措施是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大家要好好地配合不要恐慌。
依托广东省精神卫生专家团队的支援,我校辅导员们与专家团队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了多项措施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分析了前期心理筛查数据和样本后,专家组决定采用小组工作建制,将支援队伍分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精神科专家组、心理咨询组、学工组等四个工作组,并从“识别目标人群、建立心理联系、采取防御措施”三个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同时还创建“一人一案一团队”的干预模式,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联动学校、院系、朋辈、好友、家庭、社会资源对学生提供帮扶。
(三)、后期配合专业团队,为心理危机解除提供保障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支援工作队对多个风险个案开展心理干预,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险情。危机虽已化解,学生的心理恢复则需要长期、持续的后期干预措施来强化干预效果,从而避免学生重新陷入危机。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同学,辅导员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持续对其关注引导,确保他们可以及时得到帮助,防止其重返危机或者陷入其他危机。对于这类学生还要综合分析他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找到他们易于陷入心理危机的根源,帮助他们彻底根除隐患,助力其健康成长。危机处理后,辅导员还应该总结经验和教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梳理今后工作的思路。
三、小结
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国际社会疫情仍具有不稳定性,疫情远没有真正结束,具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在此情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何促进大学生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疫情,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良好发展和身心健康,对于社会心态的培养和引导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线,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要多参加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培训学习,掌握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不断提升个人工作能力,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穆俊廷.辅导员协同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32):75,77.
[2]张运红.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途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 03) : 518-519.
[3]张日昇.疫情期间的心理应对及心理援助工作.中国高等教育[J].2020,06, 28-30.
作者简介:马丽,广州新华学院。
研究方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