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中的分析

2021-11-10 09:17:16高萌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满意度大学生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本文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做了研究,找出影响因素所产生的不同作用,为学生管理和学校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满意度;双因素理论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校生活满意度直接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与倾向。但是大多数学校在提升学生满意度方面,通常会更多的关注于硬件设施的提升,比如对于学校的教学环境,学校的休闲场所以及对于食堂,宿舍的良好环境的营造,认为只要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就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但是结果常常不是很理想。管理学中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能够为学生管理和学校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二、基本概念

1、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又称为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内在因素与工作满意相关,而外在因素与工作不满意相关。一个人的工作需要有动力,一个学生的学习也要有动力,要重视激励对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重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获得的内在赏识、进步和提升的作用。只有区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才能有效的在学校生活中激励学生,使他们更投入,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大学生活中,更好的提升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

2、满意与不满意的新观念

传统的观点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赫茨伯格在研究中获得的另外一个观点是,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受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为了使学生满意度得到提高,学校就应该在激励方面做努力,比如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认可度。而对于保健因素,也就是如果学校在教学软硬件设施,学校的后勤保障等这些方面如果做的好,学生也并不会十分满意,但做的不好,却会使得学生感到不满意,所以学校也不应忽视在该方面的继续提升和改进。

三、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找出哪些是学生关注的涉及满意度的因素,然后确定哪些是激励因素,哪些是保健因素,再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给出相应的提升满意度的建议和对策。

四、调查方法与过程

1、首先召开前期座谈会和初步调查,了解影响学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00个同学对于这些因素进行满意度的填写。

2、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类。

五、结论与讨论

1、大学生大学生活满意度描述统计

全部476个有效样本对大学校园生活的满意度平均值为居中水平。这说明,根据全校的平均满意度,大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评价为一般满意。

分析其原因,大学生多半对大學生活的不满意方面为学校的教风,校风和学习氛围以及对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教师的教学水平,后勤保障工作等方面。我们发现学生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好,图书馆学习人较少,宿舍的维修工作经常滞后等,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因而随之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对于满意度方面,学生的侧重点在于校园活动等内在因素,比如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等。

2、不同年级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比较

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因素的比较发现,大一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环境等硬件满意度相比较大二大三的同学更高些,对于新生而言,他们在入学前对自己报考的学校了解较多,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加,他们对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方面更加看重。对于大四的学生,主要的满意度方面是学业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原因可能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予了他们学业的完成和能力的提升,而这对于他们将要继续求学或是进入社会工作,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六、改进建议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大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方面更多的是偏向于内在因素,也就是获得的认可度和成长等方面,因此学校在提升学生满意度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一些平台来提升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比如,多组织有意义的兴趣小组和社团,举办一些高质量的比赛和晚会等,这样,不仅参与的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内在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提升,观看的同学也能从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中提升满意度,而作为协调的各个学生部门也能够在该项工作的筹备中获得认可和成就感。

对于保健因素,学校也不能忽视,因为如果保健因素没有做好,就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意。因此,学校也应该在学生们看中的学校的校园环境,后勤保障,学生工作,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加强。而对于人际关系方面,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际关系一般属于保健因素,但是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可知,学生对这一因素的满意度很高,可能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必须去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因此,学校在提升大学生满意度方面也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赫茨伯格.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耿伟,周红霞.基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在校大学生满意度研究[J],新校园,2014.

[3]王文茹.试论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文教资料,2011(6):223-224.

作者简介:高萌(1991-),女,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管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双因素理论满意度大学生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5:29:25
双因素理论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商(2016年21期)2016-07-06 09:28:52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考试周刊(2016年23期)2016-05-13 19:10:58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考试周刊(2016年23期)2016-05-13 19: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