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古诗词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有特殊的结构和规律,押韵而又朗朗上口,是大家从小就学习的文学形式,几岁的小孩子就可以摇头晃脑的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娓娓道来。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根植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之中。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然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古典诗词,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传播;教学;创新
诗可以言志,亦可以传情,学习古诗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因此,古诗词的学习逐步成为了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间交流的逐步增多,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我们也通过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这种方式来传播汉语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那么对于留学生的教学设置,是否需要结合古诗词的教学呢?
首先,留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古典诗词是非常感兴趣的。部分留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有很大兴趣,据调查显示,有意愿系统学习、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留学生占半数以上,很多留学生有相当强烈的意愿去学习这部分知识。但是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很多留学生,甚至是高年级的学生,都对中国古诗词的内容知识一知半解,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基础之上。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现行教材中很少有涉及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由于教学起来困难,许多对外汉语教师在其课堂中也回避这一内容。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相对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这些模块,古诗词学习起来更为困难,不易理解。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传播中国古典诗词呢?首先,可以进行兴趣上的引导。比如,新加坡女大学生李宜幸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从小,妈妈开始教她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词,将诗词渗透在她的生活里,成为喜怒哀乐的寄托把烦恼的情绪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渐渐的,诗词从最初的爱好到影响人生轨迹,成为她到北京大学就读中文系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对于语言的学习,兴趣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作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应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尽力拓展课堂内容,将中国古典诗词引入到课堂之中,可以通过表演、比赛、对答等形式进行教学,是我们的课堂充满趣味性,调动留学生学习、了解古诗词的积极性。其次,就是我们自身要充分体悟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传承创新,将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最后,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课堂,使中国古典诗词真正“活起来”。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智慧的结晶,积累了是中华儿女长期生产与生活的经验,蕴含了汉族人民独特的心理特征与价值观念,在汉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言与文化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中国古典诗词作为研究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承载了古人的用语习惯、价值观念等,经过时间的锤炼与检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对留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对留学生进行诗词文化的教学也可以更好的传播汉语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已是大势所趋,推进汉语文化在世界的普及,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的有力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增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成功屹立。作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根基,做到了解、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这不仅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了解成语中的词类活用问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减少或避免交际中的障碍,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做真正的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
参考文献
[1]牛青青.在古詩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文学教(上),2021(06):114-115.
[2]陈瑜.古诗词教学,功夫在平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6):63.
[3]刘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5):52-54.
[4]尹诗雅.和诗以歌,寓学于乐[D].浙江科技学院,2021.
[5][黄静.浅谈中高阶对外汉语文学课教学[D].浙江大学,2020.
该论文受2021年烟台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基金号:YDYB2106)
作者简介
孙有霞(1996),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学历:硕士,专业: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