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社会的根基、城市文化的根柢,乡村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自近代以来,乡村旧有的文化秩序正在不断地遭到破坏。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艺术以其独特的非言语性、表达性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行动开始成为国内艺术领域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现象。而思想建设也逐渐成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的众多环节中绕不过的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乡村建设;艺术介入乡村;思想建设
随着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文化这一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而作为中国社会的根基、城市文化的根柢,乡村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了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求,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央一号文件也着重强调,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艺术乡建搭建了一个乡村为背景的,具有中介性质的临时平台,需要协调各个主体,每一个不同身份的个体都拥有自己对乡村的预设和判断,也有个体的历史记忆、情感和行为,这就是多主体联动的意义。艺术以其独特的非言语性、表达性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自此,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行动开始成为国内艺术领域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现象。
一、乡村思想建设现状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乡村社会形成了一套维护自身稳定运行的伦理秩序。但近代以来,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社会中心逐渐从乡村转向城市,外来的新鲜文化的冲击与社会的发展变革不断破坏摧毁着乡村社会的旧有文化秩序,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新的文化秩序又没法有效形成,由此造成了文化上撕裂与秩序上的混乱。在当前我国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出现了乡村建设落后、地域文化失语、生态環境退化、空间形态同质化、劳动力大量流失等严重问题。乡村社会的活力逐渐下降,乡村与城市之间产生了极大的隔阂。
因此,乡村建设不应将关注点投射在乡村形象等流于表面的层面,更重要的是真正关心农民的生活,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发展,只有经济收入增加、乡村文明繁荣,农民才能发自内心地留在农村、发展农村、建设农村,从而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根本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以其独特的非言语性、表达性在乡村思想建设中大显身手。艺术具有独特的对人类思想的凝聚作用,能够以此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形成新的精神联结,从而生成新的集体意识、文化秩序。
二、艺术介入对乡村思想的影响、意义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人文化需求的提高,不少人开始对城市生活渐生厌倦,而乡村作为中国人心底的归宿,被想象成一个可以栖息的文化空间而重回视野。另一方面,乡村社会正在通过创新发展实现价值重构,提升经济与文化上的认可。艺术介入对于乡村建设而言有着重大意义:艺术通过其表现形式,让村民重新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宝贵;艺术通过其介入形式,将乡村的群体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其中落后愚昧的成分,将传统经典的文化与现代思想结合,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案例不甚枚举,而这些案例本质上都是对回归乡村的美好愿景的种种尝试。而从中国的特殊性出发,将艺术介入社会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历史沿革、和社会规范相结合后可以得出,“群众路线”是最适合我国乡村建设的道路。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也是新中国文艺的总纲领。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介入社会方式,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构建人民社会的政治目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长期的历史经验。它反映出与西方艺术介入社会根本不同的政治学内涵,即在“国家-社会”同构的语境下,真正实现“人民”的主体性。
艺术介入乡村思想建设,一是打破乡村文化均质化状态、二是培养村民乡土意识、三是尊重和继承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提升当地村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和认同。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美好生活愿望下,重新构建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文化联结,唤醒和提升乡村社会的活力,在吸收旧有乡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重构适合新时代人们生活的新兴乡村,实现对乡村建筑、文化、民俗和生活的复兴,进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
三、总结
艺术介入乡村是一种在原有的地域文化中提炼出的艺术,它更加强调艺术的介入性以及地域特色的营造。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是以乡村为主体,解构又建构乡村思想文化的过程,其重点在于重建乡村社会的思想文化秩序和体系,重建乡村生态系统。中国人对乡土具有在心理层面上的依赖,所以艺术介入乡村空间是带有历史文化厚度和价值取向的。每个乡村都有自身的自然条件、文化历史和生活样态,艺术必须和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可能让文化艺术介入村民的日常,但又不会显得突兀、生硬。艺术介入的方式应该是生活式的。
目前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但是我们必须警惕部分有心人通过举办艺术节等文化旗号,实际是想让资本进入乡村寻找发财机会的现象。我们必须坚持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居民为出发点、保留本土人文记忆、以艺术视角为切入点、营造艺术生态新模式。在当下发展乡村建设的境遇中,通过具体地实施来实现美丽乡村崛起的诉求。在这样的语境下,与其说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倒不如用艺术融入乡村建设这个词来形容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宛彤.中国艺术乡建的基本模式——以“许村计划”为例[J].大众文艺,2020(10):141-144.
[2]梅策迎,刘怿.青田计划——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经验[J].美术观察,2020(07):67-68.
[3]谢干笛,张紫懿.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形式与原则[J].文化产业,2020 (23):139-140.
[4]谢仁敏,司培.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J].四川戏剧,2020(06):28-32.
[5]邵约瑟.公共艺术视角下的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研究[J].雕塑,2020 (06):57-59.
[6]周梦.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山西和顺许村乡村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
[7]周彦华.“群众路线”作为艺术介入社会的中国经验[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33(04):79-86.
作者简介
林益敏(1998-),女,汉族,福建莆田,硕士,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西方近现代艺术理论,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