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两个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由一人担任,即“一肩挑”,是近年来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是对农村干部队伍的一次精兵简政,是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一创新型的执政模式,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崇。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比例是30%。比较高的有海南98.7%,湖北96.5%,广东73%,吉林66.9%,北京59.6%,山东59.4%。
虽然“一肩挑”是大势所趋,在实践中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但我们也应看到,要全面推行“一肩挑”仍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一、全面推行“一肩挑”面临的困难
1.不让挑
因受历史和传统的影响,一些农村,农民的小农意识和宗族观念较强较重,这种陈旧落后的意识和观念往往较易、较多地投射到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在选举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村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往往以宗族宗派划线,凡是自己宗族的候选人,不论是否合适、优秀,皆无原则地给予点赞选投,凡不是自己宗族的候选人,即使是再怎么优秀,也坚持不选不投。在一些宗族势力势均力敌的村庄,由于每个宗派的选民都选投“自己人”,结果任何一方所得的选票皆不超半数,导致选举失败。还有的村庄,选民由2-3个大姓家族组成,在选择村干部上也讲究所谓的“势力均衡”“利益均沾”,你这一派这一族的人当选了书记,村主任就必须从我这一派这一族中产生。由于宗族宗派之间的冲突,在每次选举中皆呈白热化的态势,致使“一肩挑”难以实施。
2.不能挑
《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这对村书记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村党组织书记不仅要在党员中享有较高的威信,而且还要在群众中有着一定的威望。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和干扰,一些村支书在党员中威信尚可,但在群众中号召力则不强,这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往往使得一些村的书记很难通过合法途径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或无十足的把握。
3.不好挑
调查中发现,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村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虽然不能实现“一肩挑”,但是两者在工作中又配合得较为默契,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种平衡,优势互补,相互补台,且多年来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得也井然有序。如果强行推广“一肩挑”或将村委会主任罢免,势必打破这种平衡,影响村庄的稳定和发展。此前,在一些村庄也确有这样的教训,即推行“一肩挑”后,村主任情绪难平难抚,挑头“闹事”,结果搞得村子乌烟瘴气,一塌糊涂,村庄治理反而不如以前。
二、“一肩挑”怎么挑?
在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框架内全面推行“一肩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如何完成好这项任务,实行农村社会的永续发展,让农民群众真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1、造好势
应尽早着手营造和浓厚“一肩挑”的政治和舆论氛围,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力宣传和倡树“党领导一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法律和政策理念,把党和政府的意志变为群众认可和自愿接受的意愿和行动。
2、扫清路
即严格村委主任候选人的审查机制。可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和成功做法,尽早尽快制定候选人资格审查办法,在严格资格条件的同时,还应提出具体的“负面清单”,为实现“一肩挑”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对一些明显不符合任职要求的候选人,可以采取组织谈话、重点提醒、多部门联审等措施,对不宜任职或非组织意向的人选进行劝阻和劝退。
3、定预案
从现在开始,各乡镇就应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到各村,就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就村里的人才状况、干部结构、宗族宗派、历史表现等热点问题逐村进行全方位的排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前施策,制定出一村一案或事前预演,确保“一肩挑”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4、选对人
一是公开招聘。可推出定向岗位,通过公开报名、统一笔试、面试、考察等程序,为村级组织充实一批素质优、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可将这些优秀后备人才提前安排到村里各个公益岗位,在实际工作经风雨、见世面,聚人气,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定向摸排。可从优秀党员、返乡党员、退伍军人中定向摸排优秀人才;可从现任村“两委”干部中“留”人才;可从乡贤、能人中“请”人才;可从普遍党员中“筛”人才,通过多途径的摸排,厚实农村人才队伍。
三是试岗、上岗。可推行为期6个月的“见习试岗”制度,安排村级后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其他村级公益职务,通过搭建实践平台,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对表现优异的可及时地明确其职务、待遇,并将其纳入到候选人队伍。
5、硬肩膀
加强对“一肩挑”干部的任职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脱贫致富的带路人,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在培训内容上,应加强党性党风教育,提高“一肩挑”干部的政治领导力和政治素质;也可根据不同区位、不同产业和不同村情,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设置针对性、差异化的精准培训内容,提升“一肩挑”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统筹谋划、推动发展的业务能力,等等。总之,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6、送温暖
一是完善退职机制。严格执行村干部歇职和退出机制,强势化解换届前不稳定因素,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
二是增强关怀关爱。可实施村干部特殊榮誉津贴制度,落实提前退职补助,村干部未到退职年龄且与正常退职年龄接近时,或因身体健康或其他等原因提前退职的,可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和补助,使村干部队伍进出有序。
7、立新规
一是完善考核制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强化月度、季度和年度等阶段考核,通过量化显化考评及快速兑现,倒逼村干部干事创业。
二是健全监督机制。“一肩挑”有利于集中优势和资源办大事、办好事、办急事,提高工作效率,但正是由于权力、资源的相对集中,也容易或更易滋生或催生“一言堂”“家长制”和权力寻租等不良现象。为此,应针对这些变化了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加强对“一肩挑”干部的监督,约束权力,规范行为,让其正确地使用好权力,做大做优“一肩挑”的制度红利。
作者简介:刘文旻(1975—),女,汉族,山东烟台,正高级讲师,本科,中共烟台市牟平区委党校,264117,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