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素慧
摘要: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传承中国画的知识与技法,培养小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中国画本身承载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传承。而当下小学阶段的中国画课程占比较少,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中国画。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中国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努力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画、小学美术、运用
引言: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然而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关于中国画的课程很少。并且大多数教师在讲解中国画时,只是让学生模仿作画,没有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中国画的内涵。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水墨的正确使用很难掌握,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对中国画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围绕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一、开展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年纪,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开展趣味性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中国画知识。[1]同时,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开展有关中国画的娱乐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有效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娱乐活动中掌握美术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动物身上的斑点》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课堂引导对学生提问:“哪些动物身上有斑点呢?”学生通过思考后回答:“斑点狗、长颈鹿还有猎豹等动物有斑点。”教师再问:“那学生们知道可以快速又简单地画出斑点的方法吗?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指导学生,在墨汁中加入适量的水,再用毛笔蘸取一点墨水,把墨水滴到宣纸上,纸上瞬间出现了晕开的斑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水墨晕染出来的斑点和直接用笔画的斑点有什么区别?”学生实际观察后发现:“笔画的斑点生硬不自然,水墨画得更加自然生动。”在学生兴致高涨的状态下,教师为学生开展了游戏竞赛,在10秒内画出最多斑点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学生们纷纷投入竞赛,其中一位学生在毛笔上沾满墨水,把墨水轻轻甩到纸上,在10秒内许多大小不一的斑点出现了,最终这位学生获得了奖励。由此可见,教师开展趣味性的美术课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了画画技巧。
二、实践操作中提高学生的画画水平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中国画的水平,就要摒弃传统的以往方式,不能只靠口头讲述。另外,中国画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简单的课堂内容无法让学生正确理解美术知识。因此,教师在中国画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手动实践能力,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中国画水平。[2]同时,教师开展动手操作的美术课堂,不仅能保证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神气的大公鸡》一课中,需要学生能找出公鸡的特征,并用中国画形式画出公鸡神气的样子。首先教师让学生思考:“大公鸡都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说:“大公鸡头顶有红色的鸡冠,身上的羽毛是花的,有高高翘起的尾巴。”学生说出基本特征后,教师问学生:“如果是一只神气的公鸡,它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学生思考后回答:“神气的公鸡会抬头挺胸,有精神。”学生掌握大公鸡的特征后,教师让学生拿起毛笔,用中国画工具尝试画出神气的大公鸡。学生画完后,教师随机选出两位学生的画作,和学生一起讨论画中构图、水墨浓淡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画公鸡时,要用浓墨勾画嘴和眼,用红色点画鸡冠,再用淡墨画颈部等。”教师进行指导后,学生再次进行创作,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的画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学生画完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选出画的最有神的作品。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自身的时间操作,很快地掌握了神气的大公鸡的画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画画水平,还对中国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课堂。信息化教学特点新颖,展示内容丰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信息化美术教学课堂,不仅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画面,还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3]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初步发展的阶段,对内涵较深中国画的知识不容易理解,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挂念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学《春》一课时,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春天的美,用中国画表现出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并且能巧妙和创新的表现感受中的春天。首先,教师进行课堂导入:“学生们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春天有小花还有嫩叶。”教师让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学生画完后,教师发现有的学生画了很多小花,有的学生画了发芽的柳树。这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春天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察找出,视频中在哪些地方体现了春天的到来?使学生投入到视频中观察,学生发现:“视频中除了小花,还用冰川融化为河水、鸭子在河里游泳、青蛙结束了冬眠等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让学生再次进行画作。这一次学生们纷纷借鉴视频中的画面,画出了春天的特征,还有的学生,拓展了自己的思维,不仅画出了冰川化为流水,鸭子们在水中嬉戏,还画出了燕子归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教師开展信息化美术课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加深了对中国画的理解与掌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建趣味性课堂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开展实践操作型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中国画水平;教师利用信息化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因此,教师摒弃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中国画知识,是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谭鑫.浅谈中国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15):174-175.
[2]宋婧.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中国画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5):97-98.
[3]孙路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中国画教学指导策略[J].科普童话.2020(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