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企业扎堆赴港IPO

2021-11-10 00:14向雪
财经 2021年23期
关键词:融资医疗科技

向雪

四年前,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投资了刚成立不久的数坤科技。那时,这家医疗AI企业只有毛新生和马春娥夫妻俩,以及一份计划书。

“哪怕比其他天使项目贵,我也觉得值。”杨瑞荣敢于如此早期地投资一家医疗AI企业,一方面看好行业的未来,另一方面是对前IBM首席科学家毛新生的认可。

这是2017年医疗AI融资的一个缩影。

一位行业从业者曾笑称,之前,医疗AI领域的大部分公司主要通过使用公开数据集对公开模型进行调参,便能形成一个模型进行融资,“不过,靠融资讲故事的时代过去了”。

很快到了2021年,以数坤科技、科亚医疗、鹰瞳科技、推想科技等为代表的医疗AI企业站在了IPO的门口,先后递表港交所。

10月20日,推想科技相关人士告诉《财经·大健康》,他们预计一个月左右就会通过聆讯。而比推想科技早一步递表的鹰瞳科技已通过港交所聆讯,11月5日完成了“敲钟”。

科亚医疗是最早递表港交所的医疗AI企业,本有望成为行业第一股,但《财经·大健康》从港交所披露易发现,科亚医疗的上市申请已失效。

按照港交所规定,由申请日期起六个月内未获批准、被发回、被拒或已自行撤回的IPO申请,都会被列入“失效”状态。后续若要继续推进上市流程,需重新提交招股书。

上述四家企业成立最早距今不过五 六年的时间,均尚未自我造血,处于亏损状态,近两年年亏损额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年营收均不足亿元,年营收最低的要数科亚医疗2020年的业绩,不足百万,只有70.9万元。

“医疗AI行业还处于婴幼儿期。”长征医院医学影像与医学科主任刘士远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

屯“粮”

“如果融资链条断了,能活几年?”上述推想科技相关人士坦白告诉《财经·大健康》,在完全自我造血之前,资金的储备、外部输血很重要。

2020年,推想科技年营收2770.2万元。上述推想科技相关人士向《财经·大健康》透露,他们一套服务器+软件售卖给医院的价格在100万元左右,按此计算,一年下来只售卖出200多套,2019年则更少,不能完全覆盖企业运营的各项成本。数坤和鹰瞳的年营收也不足亿元,处于亏损状态。

与传统医疗医药行业单一企业、单一品类动辄都能创造数亿营收相比,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估计,2020年中国AI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过才近3亿元规模。

“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量还没起来。”上述推想科技相关人士也调侃自己所属行业还处于幼儿园阶段,市场还需要教育。

这些企业真的做好了上市准备吗?

这一行业兴起于2014年左右。鹰瞳科技成立时间最早,2015年9月,那时候还名叫Airdoc,2020年12月更名为鹰瞳科技,推想科技和科亚医疗都是成立于2016年,数坤科技晚一些,成立于2017年。

这些医疗AI企业一出生就喊出,要为中国医疗降本增效、提高中国医疗均质化的口号。

最明显的是在影像科的应用。以肺部CT图像为例,一个病人肺部CT图像少则200幅,多则上千幅。按平均每人500计算,三甲医院一天100个病人左右,共计5万幅图像。如果200个病人,就是10万幅,医生要看这么多图像,视觉易疲劳,漏诊的几率高。

“通过对医疗AI产品的使用,对于漏诊率的降低和医生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有所改善。”华东一家三甲医院的影像科医生曾说。

医学影像AI虽然在早年是投资相当火热的领域,但“很多时候,它们设备还在我们医院,公司却没了” 。北方一家三甲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在2019年一场行业活动中感叹道。

鹰瞳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称,自成立以来,公司已产生重大净亏损,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继续产生亏损。公司还有可能需要寻求额外融资,为未来的运营提供资金。

这个行业不仅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本开支,而且管线产品无法取得监管批准,或者根本不具有商业化的可行性,这些都被认为是潜在风险。

科亚医疗销售总经理王凯的观点如出一辙,这一行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并不是从国外引进一个产品或技术,就可以开始售卖了,对于新事物,市场没有那么容易接受,“如果没有母公司或外部投资,公司撑不了一个月”。

天眼查资料显示,科亚医疗一共完成六轮融资,仅2020年一年就完成五轮融资,已披露融资金额超7.5亿元。

然而,投资机构往往会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到了年限,投资机构就要退出,再加上医疗AI软件企业无固定资产,没有任何抵押物,银行也不会给这类企业贷款。

“办公楼是租的,电脑折旧又不值钱。”上述推想科技相关人士透露。

背靠“大树”的科亚医疗的情况不同,其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控股股东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持有43.21%的股份。周亚辉以游戏起家,数次登上富豪榜单,包括《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2019胡润百富榜》等。

科亚医疗的投资人、约印医疗基金合伙人熊水柔曾向《财经·大健康》透露,以前科亚的融资都没有对外,不需要对外融资,“它们的创始人是周亚辉,自身就是富豪榜上的人物。约印能够投资进去,也是因为聊完之后觉得我们比较专业,再加上我们投了很多项目,可以互相帮忙”。

表:至2021年10月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第三类AI医疗器械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国家药監局。制表:于宗文

不过,对其他一些医疗AI企业,则认为抓住上市机会,打通二级市场的融资渠道,且自己开始商业化,开始逐渐有造血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够往下活下去,滚动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医疗科技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科技在线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