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印泉 伍婷玉 杨尽 胡丹
摘要: 文章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理论,综合运用SPSS、CiteSpace和VOSviewer,对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近40年乡村聚落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热点演化、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论文数量呈现指数增长模式,发文期刊分布集中,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2)研究热点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研究领域多样化和边界模糊化;3)研究主题跨越3个阶段,呈现“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景观格局—演变更新”的时空演化路径;4)未来研究应构建跨学科、多尺度、多维度的框架体系,深入研究典型地域乡村聚落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探索提升绿色宜居乡村聚落建筑技术,聚焦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聚落生态景观,为乡村振兴提供本土化经验和范式。
关键词: 乡村聚落,聚落景观,计量分析,研究热点
DOI: 10.12169/zgcsly.2020.10.12.0001
Evolution and Trend of Research Hotspots on Chinese Rural Settlements
Zhao Yinquan Wu Tingyu Yang Jin Hu Dan
(College of Tourism and Urban Plann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hotspots evolution and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40-years literature from the journal paper database of the CNKI by using the SPSS, CiteSpace and VOSviewer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number of the research papers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the papers have been concentratedly published in a few journals, and there is no core author group formed; 2) The research hotspots cover micro, meso and macro issues, with diverse research fields and blurred boundaries; 3) The research has spanned three stages,and presented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path as rural settlemen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ruraldevelopment-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landscape pattern-evolution and renewal;4)The interdisciplinary, multi-scale and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 will be set up for the future study, with the focus on the general issue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ypical regions, the exploration of new architecture technologies for green and livable rural settlements, and the sustainable rural settlements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local experience and paradigm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Keywords:rural settlement, settlement landscape, bibliometric analysis, research hotspot
鄉村聚居是农村居民与周围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现象与过程[1] ,是当前我国约5.6亿农村人口的主要聚集形式。伴随着我国近40年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的乡村聚落面临着环境持续恶化、传统建筑破败、地域特征丧失、空间秩序混乱、村落城市化和空心化等严峻的问题[2-4] ,乡村聚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正面临剧烈分化与重组[5] 。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新农村、美丽乡村等系列方针政策,激发了学者对乡村聚落的探讨,相关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6] 。乡村聚落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自身的视角开展研究[7-8] ,推动了我国乡村聚落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聚落的意义与价值需要被重塑,相关研究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对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近40年的论文进行系统总结,厘清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探讨乡村聚落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的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论文计量的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或者篇名中含有聚落的期刊论文,检索时间为1980—2019年,得到论文数量3 207篇。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信度,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关键词,人工剔除与本研究无直接相关的文献,剩余有效论文2 649篇。首先采用Excel 2010对论文数量、核心作者和发文期刊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应用SPSS19.0软件对论文数量的累积增长进行拟合,然后运用VOS viewer 1.6.15共现分析(Co-occurrence)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明确研究热点;最后应用CiteSpace.5.7的关键词突现指标(Burstness)分析研究领域的热点演化与发展趋势。
2 文献特征统计
2.1 研究论文年谱及累积指数增长模型
文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规律[9] 。通过对2 649篇论文的年份—数量分析,结果发现(图1),1980—1994年论文数量增长缓慢,此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最近5年的发文量占总文献数量的44.7%,表明近年来乡村聚落的研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普赖斯曲线能够很好地描述科技论文增长与时间呈指数函数的关系。根据普赖斯文献指数公式 F(t) =aebt[10] ,利用SPSS 19.0将时间序列和论文年度数量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累积曲线模型(图2),拟合方程为: F(t) =0.816exp(0.159t) ,决定系数 R2 =0.951, F 显著性检验 P =0.000<0.05,表明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该曲线说明乡村聚落研究还将保持较高的热度。
2.2 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某领域核心作者是指以第1作者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本文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候选核心作者至少应发表论文数量和累计最低被引用量,运用综合指数法指数对候选的核心作者进行排序 [11] ,结果表明,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数4 篇且被引用量大于等于19次可入选核心作者,共54位作者入选。54 位作者发文总数为316 篇,仅占论文总量的12.0%,普赖斯定律表明当前乡村聚落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论文选取综合指数前10位的作者进行展示(表1)。
2.3 发文期刊分布较集中
经过统计整理,2 649篇论文来源于658种期刊,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建筑、城乡规划、地理、文化艺术、风景园林、生态6大领域,其发表论文1 780篇,占总论文数的67.19%,期刊分布较集中。
应用布拉福德定律选择和评价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详见王知津等[12] 的研究。经统计分析,核心区、相关区和离散区的期刊数量分别是20,107和530篇,a值约为5,符合布拉福德定律。综合考虑期刊学科分布、所在区域、影响因子和发文数量,筛选20种期刊为该领域重要期刊(表2)。
3 乡村聚落研究的热点与动态演化
3.1 研究的热点
研究热点是某领域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关键词代表论文的核心内容,其出现频次越多,表明该主题受关注程度就越高,也就成为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VOSviewer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化分析功能,深入挖掘2 649篇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特点,结果出现5 518个关键词,设置最低共现次数阈值为5,共有258个关键词用于聚类分析,形成3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热点聚类主题(图3),即生态可持续宜居聚落的营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开发,以及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演变与重构。
3.1.1 生态可持续宜居聚落的营建
聚落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出现频数为503次,总联系强度为536。该热点主题采用案例实证分析聚落的乡土建筑和景观生态规划,通过对传统宜居聚落的选址[7] 和空间布局[13] 、空间形态[14] 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归纳传统聚落民居建筑演变规律[15] 和生态环境[16] 的特征,并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手段优化提升乡土建筑的性能[17] 。其研究本质是通过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解析人类主动适应和被动调节自然环境的机制,揭示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营建智慧。聚落的选址、景观生态规划和建筑形态演化受到自然條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18] ,与时代背景下村民的生产、生活、生态息息相关[19] ,同时蕴含着严密的生存逻辑。
3.1.2 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开发
传统聚落出现319次,总联系强度为379,是出现频次第2高的关键词。与传统聚落关系密切的有聚落景观、景观保护、文化景观、乡村旅游等关键词,共同聚类形成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主题。
在传统聚落的保护对象方面,早期的保护对象以乡土建筑、民俗文化等为主,后来学者意识到聚落肌理[20] 、田园山水、聚落形态、文化景观[21] 等整体保护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了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保护与更新联动的机制[22] 。在保护对象特征识别方法方面,经历了“定性识别—定量识别—指标体系识别”的过程[23-25] 。在保护方法方面,常青 [26] 提出从地脉构成、环境意象和建筑习俗3个方面加以保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27] ,数字化保护积极探索空间信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为聚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乡村旅游的兴起为传统聚落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适度的开发可以促进传统聚落的健康发展[28] ,但也面临过度开发的风险。因此,应坚持因地制宜地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坚持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开发原则[29] 。
3.1.3 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演变与重构
乡村聚落出现频次为297次,总联系强度425。该主题主要运用GIS分析乡村聚落空间特征,总结发展过程中人地之间的关系,并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进行干预调控,提出优化重构的方法和途径。
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格局和演变是乡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研究的基础[30] 。当前,我国乡村聚落空间总体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和分布密度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聚落形状总体复杂不规则,以及聚落规模差异明显等特征。这可能是由于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受交通条件、土地资源、地形地貌等因素的显著影响[31] ,并与农户生计变化、政府的政策、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等高度相关[32] 。聚落形态受到自然条件和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33] ,而聚落规模受到资源和地形的约束和限制[34-35] 。
3.2 乡村聚落主题的演化
通过CiteSpace 对某研究领域关键词突现指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将数据导入CiteSpace,时间切片为1,节点类型选择为关键词,通过软件突现检测算法得到主题的时间突现变化情况(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乡村聚落研究的前沿领域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并呈现“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景观格局—演变更新”的时空演化路径。2000年以前的研究围绕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内容较为单一;2001—2010阶段,主题词突现增加,热点前沿围绕新农村建设从微观层面的文化景观、建筑、装饰艺术等展开;2011—2019阶段呈现研究的多样性,可以看出近5年的关键词突现较多,预示着可能有新的研究方向。
4 乡村聚落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乡村发展战略目标从脱贫攻坚转到乡村振兴,新的目标使乡村聚落的内涵和价值需要重塑。本文首先厘清当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表3中近5年关键词突现主题,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对未来研究重点关注的方向进行研判。
1) 构建跨学科、多尺度、多维度的理论。乡村聚落研究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需求,依靠单一学科的理论难以解决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学者们扎根广袤的中国乡村,加强理论创新,开展学科专业交叉综合研究,突破学科思维定式的禁锢。新的框架体系学科应融合多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以跨区域尺度、重大性问题为导向,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解决聚落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2) 典型地域乡村聚落转型与重构基础理论。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差异明显,地理格局和文化起源复杂多样。在新时期,以点带面,加强典型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乡村聚落转型发展,重构基础理论研究是促进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应依据地域特征进行多尺度、多维度、长期系统性观测与模拟,厘清并凝练乡村聚落在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子和瓶颈问题;其次,乡村聚落的发展转型应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提升村民幸福感为目标,探寻重构乡村聚落多功能空间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3) 绿色宜居的乡村聚落建筑技术创新。首先,应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运用GIS适宜性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加强聚落建筑的科学选址研究;其次,针对乡村聚落民居分散式的特点,应重视本土化、低维护、分散式和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4) 可持续乡村聚落生态景观营建。建立生态宜居健康的乡村聚落景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要以生态文明为抓手,通过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等手段使聚落成為一个和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区乡村聚落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多灾害耦合的现象,因地制宜地应用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强乡村聚落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
参考文献
[1]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等.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J].地理学报,2011,66(4):515-524.
[2]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3):3257-3262.
[3]王乐君,李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空间的景观更新[J].中国园林,2011,27(11):91-93.
[4]李雄华.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环境建设与村落保护[J].生态经济,2015,31(2):168-171.
[5]屠爽爽,周星颖,龙花楼,等.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和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9,39(11):142-149.
[6]朱晓翔,朱纪广,乔家君.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6,31(1):33-41.
[7]周政旭,王训迪,刘加维,等.山地乡村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研究:以贵州中部白水河谷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7):97-105.
[8]王恩琪,韩冬青,董亦楠.江苏镇江市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的地貌关联解析[J].城市规划,2016,40(4):75-84
[9]陈振标.文献信息检索、分析与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10] PING Q,HE J G,CHEN C M.How many ways to use CiteSpace?a study of user interactive events over 14 month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7,68(5):1234-1256.
[11]宗淑萍.基于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的核心著者测评: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2):1310-1314.
[12]王知津,李博雅.近五年我国情报学研究热点动态变化分析:基于布拉德福定律分区理论[J].情报资料工作,2016,37(3):34-40.
[13]李晓峰,周乐.礼仪观念视角下宗族聚落民居空间结构演化 研究:以鄂东南地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9,554(11):77-82.
[14]王静文,毛其智,杨东峰.句法视域中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华中建筑,2008,26(6):141-143,174.
[15]胡冗冗,石峰,何文芳,等.陕南山地民居的演变与发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6):841-845.
[16]董芦笛,樊亚妮,刘加平.绿色基础设施的传统智慧:气候适宜性传统聚落环境空间单元模式分析[J].中国园林,2013,29(3):27-30.
[17] 崔文河.青南地区碉楼民居更新设计研究:以班玛县科培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6,551(10):88-92.
[18]汪德根,吕庆月,吴永发,等.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9):1864-1885.
[19] 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 建筑学报,2000,535(11):16-22.
[20]刘军民,唐伊娟,郑建栋.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米脂窑洞古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9):12-15.
[21]王云才,PATRICK M,BRIAN K.文化景观空间传统性评价及其整体保护格局:以江苏昆山千灯一张浦片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4):525-534.
[22]汝军红,杨昌鸣.共生建构和谐:新农村建设中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以辽宁绥中长城聚落小河口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79-84.
[23]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4(4):1-8.
[24] 胡最,刘沛林,曹帅强.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2013,68(2)219-231.
[25]胡慧,胡最,王帆,等.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的特征及其识别[J].经济地理,2019,39(8):216-223.
[26]常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3):87-90.
[27]邓运员,代侦勇,刘沛林.基于GIS的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 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初步研究[J].测绘科学,2006,31(4):74-77,6.
[28]赵中枢,胡敏,徐萌.加强城乡聚落体系的整體性保护[J].城市规划,2016,40(1):77-79.
[29]杨载田,刘沛林.南岭山区传统聚落景观资源及其旅游开发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1):35-39.
[30]闵婕,杨庆媛.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及驱动机制:以重庆万州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6,34(1):100-109.
[31]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基于GIS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 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7):56-62.
[32]李红波,张小林,吴启焰,等.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理研究:以苏南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4):591-603.
[33]舒波,赵元欣,陈阳.土地制度对成都平原农村聚落形态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41(4):88-91.
[34]刘杉,张凯莉,周政旭,等.中国西南地区民族聚落景观研究动态及其进展[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5):7-10,43.
[35]李胜坤,张毅,闫欣,等.基于GIS的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湖北省竹溪县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78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