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旅居人员新冠肺炎防控及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2021-11-10 05:02:34徐大利徐道祥孔令光吴秀玲黄佳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旅居知晓率卫生

徐大利 徐道祥 孔令光 吴秀玲 黄佳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潜伏期为1~14 d,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以及密切接触传播[1]。在经过无数医护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之下,国内的疫情已得到明显的控制,但国外疫情却日趋严重,从而导致国内新增病例主要为境外输入人员。针对海外旅居人员,回国之后要求在当地隔离酒店进行14 d 的隔离,其因工作情况较为特殊,工作人员无法充分与之接触,加之该类人员对新冠防控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极易出现恐慌、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开展针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精神卫生知识在海外旅居人员中的知晓率及心理状态调查显得尤为重要,亦可为本地区今后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21 年3 月15 号到2021 年8 月31 号在温州隔离酒店进行14 d 集中隔离的1 500名海外旅居人员。入选标准为:①所有受试者均为海外旅居人员;②年龄17~64 岁;③均能完成调查问卷。剔除标准为:①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③正参与其它研究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最终709 名海外旅居人员纳入调查。其中男性268例、女性441例;年龄17~64 岁,平均(24.18±2.73)岁;婚姻状况:未婚578例、已婚118例、离异11例、再婚2例;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51例、高中52例、大学320例、研究生及以上266例、其他2例;工作:学生536例、生产人员12例、销售人员18例、市场/公关人员5例、客服人员11例、行政/后勤人员3例、财务/审计人员1例、文职/办事人员2例、技术/研发人员5例、管理人员5例、教师13例、专业人士16例、顾问/咨询1例、其他81例。

1.2 调查方法 在隔离期间通过线上“问卷星”的形式进行随机调查,共收回754 份问卷,剔除缺失信息后有效问卷709份。

1.3 调查工具

1.3.1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2]制定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问卷完成对所有受试者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估,共包括10 个条目,总分0~44 分,27 分合格,得分越高表明知晓程度越高。

1.3.2 通过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实现对受试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的评价,主要包含12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是非题,答对计1 分,答错计0 分,8 分合格,得分越高预示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3]。

1.3.3 通过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4]、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5]实现对受试者心理状态的调查。PHQ-9 评分包括9 个项目,总分0~27 分,得分越高预示抑郁症状越明显,PHQ-9 评分≥5 分即有抑郁倾向。GAD-7 评分包括7 个条目,按照出现频率的差异每个条目评分0~3 分,总分0~21 分,得分越高预示焦虑程度越明显,GAD-7评分≥5 分即有焦虑倾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海外旅居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精神卫生知晓率、PHQ-9 评分、GAD-7 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海外旅居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和PHQ-9评分、GAD-7评分比较

由表1 可见,海外旅居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为39.21%(278/709),且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以及学生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分别高于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和非学生人员(χ2分别=8.11、28.55,P均<0.05)。其余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海外旅居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26、0.08、2.13,P均>0.05)。

海外旅居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33.99%,且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高中及以下人员(χ2=19.83,P<0.05)。其余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的海外旅居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69、0.30、0.58、0.03,P均>0.05)。

海外旅居人员PHQ-9 评分平均(4.14±1.20)分,其中年龄≥25 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人员的PHQ-9评分均高于年龄<25 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人员(t分别=9.09、6.16,P均<0.05)。其余不同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的海外旅居人员PHQ-9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2、0.43、0.33,P均>0.05)。

海外旅居人员GAD-7评分平均(2.94±0.77)分,其中年龄≥25 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人员的GAD-7 评分均高于年龄<25 岁、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人员(t分别=18.11、14.87,P均<0.05),其余不同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的海外旅居人员GAD-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1、1.64、0.54,P均>0.05)。

3 讨论

近年来针对多个地区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的相关研究报道表明,国内多个地区的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不尽相同,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地区的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较为匮乏,且对精神疾病本身的认识水平处于较低水平[6~10]。国内的精神卫生专业尚且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服务资源匮乏,配置不平衡,相关专业人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我国不同人群、职业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针对海外旅居人员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精神卫生知识及心理状况调查,国内尚未见同类研究报道,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海外旅居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仅为39.21%,说明了该类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处于较为低下水平,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其相关知识知晓率越高,且在学生群体中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其它人群。考虑原因可能是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受试者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相对较多,且了解并掌握上述知识的难度更低。而学生人群普遍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加之国内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教育较为普及,继而有利于其掌握相关知识。此外,海外旅居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仅33.99%,提示了该类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上述知识知晓率明显增加。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文化水平的提升往往反映了个体健康意识的增强,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越佳,且能通过多个途径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另外,海外旅居人员PHQ-9 评分以及GAD-7 评分均略高,提示了该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欠佳,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关注。同时,海外旅居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的影响。考虑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年龄≥25 岁人群普遍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且拥有自己的事业,所承担的家庭以及社会责任较大,在接受隔离观察期间,难免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继而出现紧张、恐惧以及焦躁等不良情绪。同时,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普遍对疫情防控知识以及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在接受隔离观察的状态下更易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11,12]。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上述人员相关知识的宣教,并重点关注年龄≥25 岁以及文化程度较低人员,以期保障海外旅居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争取早日发现出现心理障碍人员,从而开展积极有效地干预。

综上所述,海外旅居人员新冠肺炎防控及精神卫生知识掌握程度有待提高,部分人员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旅居知晓率卫生
“西宿”旅居品牌形象研究
包装工程(2024年8期)2024-04-23 04:03:56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卫生与健康
过冬!避暑!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新传奇(2018年14期)2018-05-14 15:39:44
过冬!避暑!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新传奇(2018年13期)2018-05-14 09:39:05
卫生歌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1:56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