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鹤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本研究的目的以我校外院的16、17 级英语类学生为对象,针对他们对二外日语的学习具体情况、思想动态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对问卷的回答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及两届学生的数据对比研究,在总结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日语二外教学经验,来考察作为教师如何进行优化教学,以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此调查为同等背景的院校提供有效的相关研究的真实数据。
我校的外语学院的英语类专业的学生的二外课程目前均为日语,二外日语是我校外院的必修课程之一,鉴于我校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对双语的要求不断增多,学好这门课程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可以提高考研的升学率甚至可以促进留学,也为增加学校的综合实力添砖加瓦。
1.调查对象:以广东科技学院16、17 级的英语翻译,商务英语,英语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其中16 级共计调查人数为227 人,17 级共计调查人数为272 人,两个年级的调查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2.调查时间:2019年5月,在此期间16级为二外日语学习的第三学期,17 级为二外日语学习的第一学期。
3.调查方式:使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为不记名调查。
4.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分为如下6 个部分。
充分的学习动机在第二外语教育中,是使学习者走向成功的重
要因素之一(Oxford 1996;Dörnyei 1996,1998);如果没有充分的学习动机,即使拥有优秀的能力,也不能达成长期目标,即使受过优良的教育和接受过适合的课程,也不能保证目标能够达成(Dörnyei%Csize)。
大约在1960 年前后,学者们始对第二外语教育领域进行学习动机研究,其中起到先驱作用,并且留下大量成果的是以R.C.Gardner 为中心的研究组。R.C.Gardner 一系列的研究是为了研究语言的熟练程度和学习者的心理因素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也考虑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守谷智美.2002),其中最著名的是“志向”理论,这个志向的意思就是理由的意思,并且把志向分为综合性和工具性两种,综合性志向是指想更加了解目标语言者所在集团、文化和语言,并且想融入其中。工具性志向是指为了更好的工作或者更好的待遇,为了进入大学等实用性的目的而学习语言。并且R.C.Gardner 研究组以蒙特利尔地区以法语为第二语言的高校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若干个研究,发现具有综合性志向的学生,对语言掌握的程度会更深,但是对菲利宾的学习者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发现具有工具性志向的学生对语言能够更好地掌握。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学习者不论持有哪一个志向都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
关于日语学习动机具体内容本文在王婉莹的日语动机调查表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动机项目共分为13 项(如下表),同时根据上述“志向”理论对,把学生的调查内容分为工具性志和综合性志向。
关于二外日语学习动机具体内容: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占前三的动机两届学生都相同,分别是:1.提高就业竞争力,2.完成学业,顺利毕业,3对中日两国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感兴趣。不同的是17 级是“提高就业竞争力”所占比例最高,为36.4%,次之为“完成学业,顺利毕业”,而16 级数据刚好相反,“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比例最高占33.8%,次之为“提高竞争力”占24.6%,且对中日两国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感兴趣所占比率大体相当占5%左右。本调查报告是针对16、17级学生同时进行的问卷调查,16 级为二外学习的第三学期,17 级为二外学习的第一学期,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初学者希望提高就业竞争力,而经过三学期的学习,很多学生转为只求顺利毕业。数据上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目的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是有所变化的。由主动学习变为被动,我们应该从这个变化中,找出原因(原因分析在后续内容中),适当进行调整。从数据中可以看出16 级学生的工具性动机占74.37%,综合性志向占25.63%。17 级工具性志向占74.65%,综合性志向占25.35%。可以看出16、17 级两届学生的志向比区别不大。对比16、17 级两组数据,相差较多的除第1、第2 项以外,第11 项和第6 项的出入也比较大。第6 项“去日本参观访问用得到”16 级占9.86%,而17 级仅占3.68%。第11 项“想看日语版动漫、动画和日剧”,16 级占4.23%,17 级占8.82%。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会希望通过参观访问等不同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见识,而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动漫、动画和日剧来扩大自己视野。
经过数据分析,对于初学者和已经学过3 个学期的学生都认为假名和单词的读写、记忆是最难的(16 级占50%,17 级占57.7%),其次是句子的结构和句型。认为“假名和单词读写、记忆比较难”的16 级在比率上略低于17 级。相差比较大的是助词的用法,16 级的比率相对比较高,这和17 级学的内容比较少有关,由于17 级是第一学期的课,接触到的助词比较少。
关于假名和单词的读写、记忆,及句子结构和句型。我校选二外日语的学生都是英语专业学生,日语单词记忆其实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大体相同,所以在记忆方面不会存在着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态度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的要积极引导学生,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着讲一些日本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假名是源于汉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主动学习。另外学好假名是学好文字和其他的基础,很多学生之所以动机发生改变或者不愿学习是因为没有过假名这一关,在以后的学习中受挫,所以在教学初期要在假名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尽快熟练掌握假名,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轻松很多。
从两届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相差不大,超过2/3 以上的学生都认为专业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目前我校是周课时2 课时,共学习4 个学期,从学生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16、17 级两届学生都认可这一设置的学生最多,其次是周课时4课时共4 学期。从人类记忆规律和教学上来看,周课时4 学时即2 次课更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目前我校的二外日语课程加上最后一学期的自选课一共为4 个学期,在课时和学分不变得情况下如果改为周课时4 学时,学习2 学期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得效率。同时在现有课时和开课学期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在大三上学期就学完现有课程,为考研学生留出充分的学习考研所需的课堂教授以外的日语内容。
我校目前是从大二下学期即第四学期开始学习二外日语,从16、17级调查结果来看,两届学生均认为第一学期比较合理,本人也同样认为,第一学期设置比较合理,大一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学生在学习上会更有积极性和动力,另外从第一学期开始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考研成绩,目前我校的二外日语的教学内容还不能满足学生考研的二外需求,早开课程有利于学生后续有充分时间补充考研所需内容,我校目前英语专业的考研率不断增加,但是很多学生因为二外日语会选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目前的教学设置下,学生课堂所学内容不到考研所需二外日语内容的1/2。为了考研,剩下的1/2 以上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学,在无法增加二外日语课时的前提下,大一设置课程,考研的学生就会有充分时间学习考研所需内容,会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本专业的考研通过率。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两届学生的在课下学时间大部分都在1 小时以内(占比分别为16 级61.3%、17 级57.7%),其次是在2 两小时以下,这项数据是和前面的几个调查项目成因果关系的,课下学习时间过少,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内容难,特别是假名、汉字这些不需要逻辑思维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动机由开始的“提高竞争力”转化为第三学期“顺利毕业”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下学日语的时间,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通过对16、17 级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比研究,掌握学生对二外日语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可以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我们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