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雪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核心训练在胸腰椎骨折康复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核心稳定训练。并对两组患者12周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论:两组患者经过12周康复训练后,ODI评分和JOA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ODI评分和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核心稳定训练有助与缓解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脊柱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脊柱核心稳定训练;胸腰椎骨折;康复;有效性
胸腰椎骨折是患者的胸腰椎骨质受到外界的作用下遭到破坏。发生骨折的原因与轴向压缩、屈曲和侧方压缩等有关。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外伤后局部疼痛、躯干和双肢感到麻木、意识和呼吸障碍等。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药物和物理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等,传统的锻炼方式比较简单,但是患者容易在下床后出现腰背酸痛和乏力等症状。本文研究在胸腰椎康复护理中对患者进行脊椎核心稳定训练的有效性。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5例),男 18例,女7例,年龄44~75岁。观察组(n=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6~7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符合诊断标准,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并保证患者每日进行合理饮食,避免患者在没有医护人员协助的情况下下床进行训练,对照组实施腰背肌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飞燕点水法:患者仰卧在硬床板上,伸直头、肩等部位并带动双上肢向后方抬起,并保持双腿伸直,并换成双下肢向上方抬高。五点支撑法:患者的平卧在硬床上,并用头和双脚等五个点做支撑,并将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保证脊柱的生理性正常弯曲。在进行以上两种方法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有专业护理人员在一旁进行监督和指导,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训练的动作和训练的前度进行调节,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要对动作进行分解看,患者的肌肉恢复在进行连贯练习,训练的强度要从弱到强进行递增,并引导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自主练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进行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脊柱周围深层小肌肉的训练。第二肌肉持续收缩时间逐渐增加的基础练习。第三,静态时力量和协调性的训练。第四,动态时力量和协调性的训练。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后12周的的下腰痛指数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价:采用下腰痛JOA评分表,总分为 29,最低为0分。腰椎功能治疗结果: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对患者的ODI指数进行统计,该表共有10个问题,包括患者的疼痛强度、提物、生活自理、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等10个方面的情况,量表以问卷的形式让患者进行填写,问卷的回收率为100%[1]。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进行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ODI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12周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JOA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12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对比[n(%)]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损伤的方式,大多数是因为外力作用下对胸腰椎的损害造成的,导致胸腰椎骨折的外力有屈曲、剪切、压缩等,这些外力导致脊柱的结构不稳定,并出现畸形,甚至会损害患者的神经严重时出现爆散骨折[2]。患者身体感受到局部剧烈疼痛,在身体受到压迫时,疼痛会加重。患者神经受到损害时,躯干和下肢的会感觉到麻木或者剧烈疼痛,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功能异常,甚至下肢感官完全丧失,合并损失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和休克等症状,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在临床治疗中,少数胸腰椎骨折患者恢复后,依然存在着重度疼痛的症状,而导致患者疼痛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的原因是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功能训练。胸腰椎作为人体核心的结构,在进行胸腰椎手术后,患者必须进行功能锻炼增加核心肌肉群的力量,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4]。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核心稳定训练)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腰背肌功能锻炼)的76.0%,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ODI和JOA评分数据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经过12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ODI和JOA评分均优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了患者在术后进行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保证躯体运动的协调性,并加快胸腰椎骨骼的愈合[5]。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脊柱核心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病情的康复,并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关淼.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脊柱核心稳定训练的价值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95-296.
[2]陈虹.康复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0):276.
[3]葛仁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 2019,37(18):293.
[4]徐莉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9,19(41):290-291.
[5]李斌.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25(17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