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儿声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11-09 04:50潘军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个性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少儿的美育教育,其中,少儿声乐备受关注,相对应的少儿声乐教学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对此,本文先分析了少儿的身心特点,后详细探讨了少儿声乐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少儿声乐教学;以少儿为中心;个性化;自然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097-03

【本文著录格式】潘军.论少儿声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97-99.

一、概论

美育对少儿全面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相关研究表明,学习声乐的年纪越小,少儿后期发展的可能性越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儿声乐教育出现越来越低龄化的现象。各类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彼此间竞争激烈又相辅相成。研究少儿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并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对策,取长补短,对少儿声乐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声乐学习中的少儿身心特点解析

少儿的生理特征会对声乐学习造成重要影响。在声乐学习中,少儿的嗓音情况会直接影响声乐作品的呈现效果。高音太虚的少儿,在表演一定难度的声乐作品时会出现声音发虚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少儿的音域比较狭窄,无法游刃有余地驾驭声音,且歌唱能力比较有限;有的少儿在演唱时会出现声音颤抖的现象,主要是在演唱某一句或某一段内容时出现气息抖动的现象,音量减弱且气息不够用,主要原因在于少儿比较紧张,后部肌肉用力过度,喉头位置不稳且气息流动不均衡,气息支撑度不够而导致声音颤抖;有的少儿声音沙哑,导致声音沙哑的原因很多,比如天生沙哑、身体不适、变声期、演唱方法不当等都会造成声音沙哑;有的少儿音量过低,主要原因在于少儿的声带还没有发育完全,声带脆弱且稚嫩,导致音域比较窄,此外,有些少儿因为内向、拘谨等所以演唱时声音较小;有的少儿在咬字方面会出现问题,因为少儿还没有完整地学习过拼音,有些少儿的识字量不够且拼读方式不对,也有少儿受到方言影响或父母语言习惯影响,他们发出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有的少儿没有把嘴唇把握好,直接影响演唱时的外在形象;有的少儿无论唱什么字都喜欢采用固定的口型,这就无法把一些数字咬清楚,且翘唇时不仅形象不好看,声音也不好听。

除生理特征外,少儿的心理特征也会对声乐学习造成重要影响。声乐演唱是一种技能,声乐学习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扰,每个声乐学习者都会进入磨合期,这一阶段是学习者最迷茫的阶段。很多学习者会在这一阶段产生放弃学习声乐的想法,而有的学习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声乐,从而怀疑和否定自己。对少儿而言,磨合期是对他们学习声乐的最大考验。少儿的心理、心智都不太成熟,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少儿的情绪可能会时好时坏,当少儿极度兴奋时,他们会积极配合老师,反复练习并乐此不疲,整个教学过程非常顺利;而当少儿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的现象,思维分散,消极怠工,课堂效果也一落千丈。

三、少儿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无法激发少儿兴趣

现阶段很多声乐老师以歌唱曲目累计为主要目标,采用一句一句教唱的模式进行教学,整个课程内容包含学歌、练声两部分,反复模仿、训练的模式让少儿感到单一、枯燥,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虽然有的老师已经意识到该教学模式的陈旧性,但是无法在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没有根据少儿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与现代教学理念相悖

声乐教学机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会考虑老师的教学方式、教材内容安排等相关内容,而没有真正以少儿的身心特点、少儿声乐学习需求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这种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理念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悖,无法体现声乐教学的个性化与层次性。“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毫无针对性可言,很容易导致少儿“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现象产生。

(三)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尚没有出台关于音乐培训机构中声乐老师的资格审查标准,很多音乐机构在聘请声乐老师时,只是单纯地参考其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进行选择,而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予以检验。也有一些少儿音乐培训机构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不负责任地聘请一些熟人或朋友来任课。相关人员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一些声乐老师完全不具备专业的声乐教学能力,却常年活跃在声乐教学工作中。种种因素,导致声乐教师师资队伍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少儿声乐教学效果。

四、提升少儿声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少儿兴趣

少儿年龄小,普遍存在依赖性高而自主能力差的特點,如果老师一味地向少儿灌输知识,让他们反复练习,少儿很容易感到厌烦,从而抵触声乐学习。声乐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自然而放松的过程,唯有如此,少儿才能在欢愉的心境中感受到声乐学习的乐趣。传统的教唱式教学模式以老师为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比较单一,教学氛围非常枯燥,很难激发少儿的声乐学习兴趣。对此,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少儿的身心特点及教学内容来创新教学模式,用有声有色、立体直观、鲜活生动的课堂快速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

1.通过耳朵先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耳朵先行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的最开始播放一段歌曲,让少儿跟着节奏来拍手或即兴舞蹈,并在歌曲播放结束时告诉少儿们该首歌曲的节拍。耳朵先行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快速集中少儿的注意力。在打拍子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太过僵硬化,应保持和蔼、亲切的态度,让少儿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而不是老师“高高在上”的模样。唯有如此,少儿才能感受到自由、亲切,他们才更愿意敞开心扉来融入声乐学习内容。少儿的年龄小,受教育经验有限,他们不能很准确地把握高音,而聆听是他们这一阶段最合适的学习方法。耳朵先行教学法是加拿大音乐教育家沙佛尔提出的,他提倡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循序渐进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积累听觉体验的过程就是培养少儿音乐兴趣的过程,耳朵先行教学法符合少儿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及认知规律,使用该方法能使声乐教学更具层次性、科学性。

2.加入活动环节,充分激发少儿兴趣

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加入活动环节。基础的理论知识一定会让少儿感到非常枯燥,如果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一定会改变少儿对声乐学习的看法。例如,老师可以结合少儿的嗓音条件,以“声部区别”为基础来将少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再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小组安排不同的演唱内容,让少儿在合唱、独唱的过程中体会、对比不同的音色效果及和声效果,在有趣的比较中,少儿们会感受到声乐演唱的奇妙及乐趣,同时,浓烈的集体协作氛围促使幼儿更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老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等,并给予表现好的少儿以奖励,让少儿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快速汲取知识养分,从而增加他们的声乐学习信心。

另一方面,加入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少儿兴趣。少儿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声乐学习之后,演唱基本功、听辨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这时,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少儿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声乐知识,掌握歌唱技巧。例如,老师可以结合少儿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来组织声乐比赛活动,尽可能地让所有少儿都参与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让少儿感受到自身在声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以集体的形式参加活动能增强少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力。比赛的过程就是少儿充分发现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在顺利完成比赛之后,少儿会以更加自信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声乐学习,信心倍增自然兴趣也会倍增。对老师而言,在少儿为比赛进行准备的过程中,老师能及时发现每一位少儿在声乐学习中的不足,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地引导,并作为日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可见,结合少儿学情来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更能体现声乐教学的针对性,体现少儿在声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为循序渐进地培养少儿声乐素养及学习自主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基于少儿兴趣点拓展音乐认知,激发少儿兴趣

在現阶段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以教材为主组织教学。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曲目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少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鲜事物及流行歌曲,在这种情况下再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未免显得过时且落后。因此,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流行元素,基于少儿兴趣点来适时拓展音乐认知,让少儿感受到声乐学习无处不在,而不只是局限于教室。例如在教学《小白船》时,该歌曲是四分之三拍的抒情曲,老师可以在讲解歌词的过程中为少儿营造该曲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拍手的力度来感受节奏的强弱。单纯引导拍手练习难免让幼儿感到枯燥,结合少儿好奇心强的提点,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木鱼、沙锤等教具,这些器具的引入能够快速激发少儿兴趣,在他们探索这些教具的作用、所发出声音的特色、使用方法的过程中,音乐认知边界也得到有效拓展。在此基础上,老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可以用作教具的物体,在有趣的寻找、探索的过程中,少儿的音乐学习热情会快速高涨。

4.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快速激发少儿兴趣

多媒体教学法是有效激发少儿兴趣、快速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尝试。相较于传统枯燥的课堂而言,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堂能将声乐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立体起来。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录音、录像等各种方式开展教学,少儿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前一定会快速集中注意力,在认真观察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不断试错、被纠正、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少儿的乐感、声乐学习能力等都会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老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结合少儿年龄特征及兴趣爱好来搜集一些合适的声乐作品,例如相较于声乐演奏现场视频而言,少儿更倾向于动画类的视频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少儿兴趣点及认知规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收获更好的声乐教学效果。

(二)以少儿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因材施教

1.因材施教,结合少儿自身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无论哪门学科,都应结合学生的本性发展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针对少儿声乐教育而言,应选择与少儿本性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才能让他们更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声乐学习中。为此,老师应该结合少儿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设置层次化的课程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无论少儿是否熟悉所学歌曲,他们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紧张情绪,对此,老师应结合少儿学情来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激发少儿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为个性活泼的少儿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的乐曲,让他们在不同节奏的变化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为那些过于兴奋的幼儿选择抒情、柔美的乐曲,让他们在静谧、温柔的旋律中沉下心来、慢慢汲取知识养分;为不善表达、个性腼腆的少儿选择富有激情的歌曲,让他们在轻快、欢乐的歌曲中学会敞开心扉、抒发情感。可见,针对不同少儿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来针对性设置课程内容,才能真正体现少儿在声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进阶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个人音乐素养及知识储备,同时也改善自身性格中的不足。

2.基于少儿才能的自然发展组织教学

声乐老师应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和学习一些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声乐教学模式,理解这些教学法的先进理念,从而确保声乐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奥尔夫教学法就是现阶段国内外比较流行的音乐教学法。该方法强调孩子才能的自然发展,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用自然的身体节奏来“说话”,这种教学模式与我国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在我国少儿声乐教材中很多作品表现了团结友爱、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等主题,如果引入奥尔夫教学法,让少儿用身体来感受节奏律动,同时融合相应的朗读,一定会将歌词的正能量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少儿在积极向上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和认知音乐内容。值得强调的是,在借鉴和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照搬,而应结合我国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实情,选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精粹及优点进行灵活运用,唯有如此,声乐教学才更具科学性、高效性。

(三)提升少儿声乐师资队伍综合素养

无论是学校声乐教学还是专业机构的声乐教学,师资力量都是确保声乐教学能够持久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此,学校及培训机构应该秉承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来聘用教师,对已有的声乐老师,应通过培训、教研等方法来不断提升老师的专业性。在薪酬、职称上给予声乐老师弹性的空间,让老师在有竞争力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此外,声乐老师也应多学习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内容,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结合不同孩子的个性化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唯有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声乐教学效果才会得到大幅提升。

五、结语

综上,现阶段我国少儿声乐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不太科学、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对此,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少儿为中心来科学规划教学内容,用平等、生动、自由的教学氛围感染少儿,用针对性、层次性、柔性化的教学方式培育少儿,让少儿在生动而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习得声乐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学校及教育机构应对针对声乐老师制定相应的管理、提升办法,让教师队伍在竞争的环境中得到不断优化,为更好地实施少儿声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冀晓朋.浅谈少儿声乐教学中的流行歌曲教学——以教唱《最炫民族风》为例[J].音乐时空,2019(4):128-130,164.

[2]冀晓朋.反思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少儿声乐教学——以少儿音乐节目《音乐大师课》为例[J].北方音乐,2019(2):114-116.

[3]李凤凤.探析倾听在少儿声乐教学中的融合[J].中国文艺家,2019(1):242-242.

[4]张晨阳.关于儿童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音乐,2020(5):63-64.

[5]顾阳卿.少儿声乐教学中音准节奏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9(16):201+205.

[6]谢艳娟.浅谈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J].活力,2019(11):251-251.

作者简介:潘军(1984-),女,安徽南陵,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个性化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基于“三教改革”的个性化智慧教学研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XPON终端个性化参数存储优化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