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焱璐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愈发地重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高校作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有必要从思政教育着手,积极迎接新形势下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培养出高素质型的青年人才。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 意识形态 工作 路径
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前途命运以及我国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决定了我国未来长治久安,高校在国民思想教育方面担负着艰巨的任务,高校要在意识形态的教育中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将高校学生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夯实,不断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和引领,培养能够担负起民族事业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一、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其中有多种多样的思潮汇聚于此,学生群体对于新鲜的事物和思想接受程度更高,特别是在社会创新变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均能够反映出新鲜的思想观念和对事物的追求。国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学生是发展国家、实现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群体,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是培养青年骨干中必不可少的举措之一。高校学生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在面对多元解思想文化的交融时,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核心,致力于实现中国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一)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此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的方向,培养出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新时代中国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逐渐走向国际,为全球经济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将各国经济的发展带动起来,为了实现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培养起具有爱国情怀和责任感的时代新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培养大批心中怀有理想信念和积极价值观念人才的阵地,未来将会是实现国家发展建设目标的主力军。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直接关系到我国命运,决定了是否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培养是由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所决定的,是高校学生成才与成长的重要基础和思想后盾。高校要将培养四有时代新人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培养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可见,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必然方向。
(二)树立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
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离不开文化,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在不断的进步中,标志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时期,有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是文化自信的根,也是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要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激励作用下,全国民族的人们奋勇向前,获取精神的力量,意识形态对于文化前进的方向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灵魂所在,高校中聚集了多种文化,也是产生传播和发展新文化的载体。高校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发挥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中起到推动和引领的作用与价值,有助于时代新人树立起文化自信,加入到文化强国的建设中来,培养时代新人高度的凝聚意识和文化信心。由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延续和传承下来,培养新形势下青年人才的文化信心,实现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
二、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
新形势下高校在意识形态的工作方面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因为西方意识形态在我国高校的校园内逐渐渗透,形成了强势发展的势头,高校学生是求知群体,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对于新的意识形态,很容易受到复杂环境和多元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身边出现的社会现象与事物判断能力有限,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政治倾向性和价值观容易发生被渗透的情况,在高校校园中广泛地涌动着错误的社会思潮,对于高校意识形态的形成產生了负面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了撼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负面干扰和消极的影响。高校师生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下,需要依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形势严峻
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愈发的多元开放,各种不良的思想,在先进的通信技术下悄然滋生,逐渐蔓延和发展,进入到高校校园内,给高校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干扰,导致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价值引领作用被弱化,严重的威胁到了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对于高校师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互联网与高校学生之间的学习和生活相互渗透,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各项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网络环境下信息纷繁复杂,很多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不足,缺少政治警觉性,在面临网络多变价值影响时,容易受到网络多元信息的错误引导,导致思想价值发生偏差问题,网络环境复杂,加重了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难度。
(三)高校内部意识形态工作的薄弱之处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国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载体,但是新形势下高校的内部却存在着意识形态工作的薄弱环节,部分高校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和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方向构建起紧密的关系。对于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思政教育工作的现象和问题,导致意识形态的教育在高校这一关键的阵地中出现了孤立化的形势,学生在意识形态的教育中所受的指导和价值引领有限,出现了意识形态工作脱节的现象和问题。高校各部门以及教师与意识形态教育之间的关系不紧密,缺少畅通的协调沟通机制,人才缺失,参与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陈旧、单一的意识形态工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不强。特别是思政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知识抽象、晦涩,会给学生造成较高的学习难度,学习兴趣不足,难以发觉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作用被限制,导致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薄弱之处,限制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