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依据

2021-11-09 00:49冯来兴黎勤
公关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国家治理体系

冯来兴 黎勤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是新时代制度自信的宣言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体建立在以下四个方面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内在价值、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自身的一系列显著优势以及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 制度自信

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之治”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

一、制度自信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国家到底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是由人们主观事先设定好的,也不是人们临时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在长期发展的历史、社会性质、文化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奠定了制度前提和政治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党领导人民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伟大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中既注重顶层设计,又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提炼升华,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探索中,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得到了更为充分地体现和诠释。如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其本质特征和根本政治遵循。但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口号,它必须要落实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用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实施,而且在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以人民群众的高兴和满意、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等。再比如促进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特别强调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十九大报告将其写进党章,同时进一步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所有这些必然要求“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二、制度自信源自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对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的汲取

制度自信不仅仅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它还有赖于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5000多年文化没有中断,并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包括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制度和治理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有益思想,如大同理想、小康状态、大一统传统、法治主张、诚信观念、公正价值、民本思想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华已经溶进中国人的血液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精神文化之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并将之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相融合,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中国自古以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曾经被周边国家和民族学习、模仿和借鉴。但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都在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寻求中国的出路和道路,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根本政治前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具活力的体制保证和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證,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完善的体系,它吸收人类一切有利于中国发展进步的其他国家治理经验,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而更加成熟和定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也大胆吸收和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优秀成分和进步因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更加丰富、机制更加有效、运行更加顺畅,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大踏步赶上并逐渐引领时代潮流,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三、制度自信源自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一个制度好不好,是否优越,不能仅从口头上去评判,而要从大的原则、大的目标、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全面总结了13个显著优势,这既是国家制度运行的内在逻辑,也是对我国国家治理经验成就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底气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如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的独特优势。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呢?因为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他要办的大事是事关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大事,是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所以这些大事也是人民群众十分乐意,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并为之奉献的大事。再比如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无论时代和国际风云如何发展变化,我们的军队永远是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始终把人民所求所盼所急作为人民军队的第一选择。无论是1998年抗洪、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还是2020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2021年的河南水灾中,每一次重大的灾难、每一次重大的险情、每一次重大的挑战,人民军队总是闻令而动,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向地方伸出援助之手,紧紧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齐心协力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些与西方军队及国民警卫队在重大危机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海神针,人民解放军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压舱石。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国家治理体系
法治角度下中国梦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内涵探析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