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婷
摘 要:高职院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推动思政课建设,可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等方面着手。其中,亲和力是影响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提升思政课亲和力,需要在教学方面下功夫。本研究立足高职院校,探索思政课亲和力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价值意蕴;提升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一论述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亲和力的重要性。近年,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职业能力这一教育目标。而高职院校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相较于其他学科,在培养高素质职业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的亲和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因此,有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价值意蕴
(一)基本内涵
亲和力概念原本属于化学范畴,指两个原子或分子之间趋同的亲密性。随着其内涵属性的扩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特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吸引、彼此亲近的特性。因此,亲和力是基于认可和好感的受支持的能力和吸引力。
亲和力体现在思政课领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潜在动力,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思政课亲和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教学对象所产生的亲近、吸引和融合的倾向,也包括教学对象对思政教育活动产生的和谐、亲近和驱动的情感,这都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升思政课亲和力,让思政课堂受到更多学生欢迎,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前提。
(二)价值取向
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业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在与网络时代大量信息的接触中,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倾向,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为他们带来思想动态方面的实时指导。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思考和认知,是高职院校履行教学管理职能的保障。思政课具备强大的亲和力,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课堂教学也能发挥更大的效能,这是思政课亲和力的价值体现。
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有助于彰显思政课教育教学价值。思政课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又要引导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增强亲和力,思政课才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看待问题时更加科学和理性。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思政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差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要改善当前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情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学理念滞后,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当前,“填鸭式”灌输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仍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采取的主要教学形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明显。此外,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以知识点背诵为主,主要采取期末闭卷的方式进行,课程教育仅限于知识本位,缺乏素质培养。00后学生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个性较为鲜明,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对书本知识、家长教导和学校教育不再过度依赖,且新时代大学生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个人的奋斗发展,充满个性化色彩。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摒弃“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式。
(二)教学内容陈旧,不够接地气
为确保科学性和权威性,思政课教材使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的思政教材。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限,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社会实际存在脱节现象。另外,高校思政课与高中思政课没有真正做到无缝衔接,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和交叉。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追求新鲜感,而教材在生动性、趣味性方面有所欠缺,学生对于陈旧枯燥的知识容易出现懈怠情绪,难免对高职院校思政课产生疏离感和抵触感。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传统课堂教学局限在师生之间,讲授形式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课,师生之间缺乏引导和互动。通常来说,教师会在课堂上将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生活经验等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但是,师生之间思维习惯和视野角度不同,易产生代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是刻板的认知传输,偏重于显性教育,表现为“不管对象、不问条件、不讲成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当今社会,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合时宜。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提升路径
针对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对症下药。思政课本身具备的亲和力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高职院校要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可以从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理念,紧抓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肩负培养“大国工匠”的使命,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社会使命相结合,摒弃功利化。高职院校要在教授知识理论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习惯等综合素质,同时,应改变教书和育人相分离的情况,加强知识讲授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引导和教育好学生。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注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養相结合”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满足个人成长需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发挥作用。
(二)丰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高职院校要面向全体师生,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构建出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辅导读本、经典案例集锦和疑难问题解答为主体的教学资源。教材体系要符合校情、学情,并具备时代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教师参考用书和疑难问题解答要适用于教师教学,学生辅导读本和经典案例集锦要适用于学生学习。高职院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要符合学校、专业、学生的特点,主动为地方社会和经济服务。比如,增加校史、先进教师事迹、最美学生故事等内容,使校本课程显性化。此外,高职院校要加快课程教学转化,加强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充分运用影音视听、主题演讲、面对面讨论、专家讲座、在线阅读等形式,紧跟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热情,促进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三)创新教学方法,助力自主学习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问题链教学等,使思政课更具亲和力。高职院校可以从不同的授课内容出发,灵活把握教师身份,翻转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动性;通过新闻热点播报、演讲、辩论等情境设计,让学生体会价值引领的作用;将学生的关注点与教学重难点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另外,与公共基础专题课堂采用的大班授课方式相比,思政课根据课程设置内容的不同,采用大班、中班和小班的融合教学方式更为科学。除了控制授课規模,高职院校还可以就课堂形式进行创新,如采取微电影、主题研讨、名家讲座等形式,完成课程主题和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黄东升,刘武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要素及其建构路径[J].教育评论,2019(5).
[3]李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9).
[4]栾声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进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
[5]赵强,刘远学.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亲和力的探索与思考[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1).
责编:初 心